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乳头血性溢液4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我院 1990~1999年收治 45例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1例 ,女 44例 ;年龄 2 5~ 73岁 ,病理确诊良性病变平均年龄 40岁 ,乳癌平均 5 2岁。病变部位及肿块大小 :均为单侧发病 ,左乳 34例 ,右乳 11例。外上象限 18例 ,外下 12例 ,内上象限 5例 ,内下 3例 ,乳头下 7例。扪及乳房肿块 2 7例 ,其中恶性肿块 11例 ,占 40 . 7% ,大小在 0 . 5~0 .6 cm,良性肿块 16例 ,占 5 9.3% ,大小在 1.0~ 3.5 cm。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导管单纯切除 3例 ,导管及腺体部分切除 31例 ,改良乳癌根治…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手术治疗乳头溢液 12 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5~ 76岁 ,平均年龄 :良性疾病为 41 6岁 ,恶性疾病为 5 2 8岁 ;良性疾病 10 2例 ,恶性肿瘤 2 4例。乳头溢液时间 :从 1个月~ 10a ,平均为 2 3个月。单侧乳头溢液 12 1例 ,双侧 5例 ,乳头溢液伴乳腺包块者 68例。溢液性质 :血性 80例 ,浆液性 3 9例 ,乳汁样 4例 ,水样 3例 ,2 4例恶性肿瘤均为血性和浆液性。病理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72例 ,导管扩张症 2 2例 ,乳腺囊性病 8例。恶性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9例 ,导管内…  相似文献   

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3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Papillo mas ,IP)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的良性肿瘤 ,是乳头溢液最常见原因之一。本院 1 986~ 2 0 0 0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1 34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4例中 ,男 1例 ,女 1 33例 ,年龄 1 6~78岁 ,平均 45 9岁。 1 34例中 ,1 2 7例为乳头溢液 ,其中血性溢液 94例 ,浆液性 33例 ( 1 2例伴有乳晕区肿块 ,7例乳晕外肿块 )。肿块大小 0 5~ 3cm。 7例患者为单纯肿块而无乳头溢液 ,其中乳晕下 5例 ,外周 2例。病变发生在左侧 71例 ,右侧 5 5例 ,双侧 8例。病程 3d~ 1 0…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 1982 - 0 7~ 1986 - 0 4乳腺良性疾病误诊 8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6~ 6 4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17d~10 a,平均约 18.6个月 ;临床表现乳房肿块 7例 ,伴疼痛 5例 ,乳头溢液 2例 ;右侧 6例 ,左侧 2例 ;肿块在乳房外上象限 3例 ,内上象限 1例 ,乳晕处 3例 ,未扪及确切包块 1例 ;肿块直径 1~ 10 cm不等 ,其中大于 3 cm以上 5例 ;腋淋巴结扪及肿大 2例 ;8例中有 2例作了乳腺管造影 ,分别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较粗 ;手术标准根治 3例 ,改良根治 1例 ,单纯乳房切除 4例 ;病理报告 :标准根治 3例分别为乳…  相似文献   

5.
乳头溢液是发生于乳腺仅次于肿块的最常见病症。通常指妇女在非哺乳期出现的乳腺异常分泌,多为病理现象。我院1986~1997年间共手术治疗了154例乳头溢液患者,就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住院手术患者,男1例,女153例,年龄16~78岁,中位年龄44岁。恶性病例平均52.3岁。除1例16岁女性患者外,其余女患者皆有生育史。154例乳头溢液患者,病程3天~13年,血性溢液80例,浆液血性48例,浆液性26例。左侧78例,右侧68例,双侧8例(占5.2%)。双例患者中,同时发生者2例,另外6例发病间隔6月~22…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2006-03/2007-10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了纤维乳管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行纤维乳管镜检查乳头溢液患者43例,年龄29~60(平均35.5)岁。经纤维乳管镜检查者19例,行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其中血性溢液8例,乳汁样溢液5例,浆液性溢液4例,水样溢液2例。经彩色B超检查25例乳头溢液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为对照组,其中血性溢液12例,乳汁样溢液6例,浆液性溢液5例,水样溢液2例。见表1。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扩张症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乳房疾病 ,其发病率一般占乳房良性疾病的 5 %左右。本文报道 16例 ,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均系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为非哺乳期妇女。年龄 2 3~ 6 1岁 ,平均 47 5 %岁。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13例 ,皮肤及乳头凹陷 4例 (2 5 % ) ,肿块表面破溃 2例(12 5 % )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1例 (6 2 5 % ) ;乳头溢液 5例(溢液为浆液性 3例 ,血性 2例 ) (31 2 5 % )。术前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症 6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 ;急性乳腺炎 1例 ;乳腺结核 1例 ;其中误诊为乳癌者有 4例。2 病理资料2 …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扩张症亦称浆细胞性乳腺炎,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随着病理检查的普遍开展,发现的病例有增多趋势。本病在临床上与其他乳房疾病,尤其是乳癌较难区别,易导致误诊误治。我院自1983年5月~1990年5月收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本病40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年龄:23~60岁,平均38.72岁。其中31~45岁18例,占45%。病程:1个月以内者19例,~12个月15例,~5年3例,~10年2例,20年1例。主要临床表现:右侧23例,左侧17例。局部肿块38例(1×1×1.5~10×7×8cm),疼痛10例,乳头溢液7例(血性液4例、淡黄色液3例),患侧  相似文献   

9.
黄穗渝 《护理研究》2004,18(17):1563-1563
乳头溢液是女性乳腺疾病病人常见的症状之一 ,约 5 %的乳腺疾病病人为自发性乳头溢液 ,而在常规的乳腺检查时约10 %的妇女存在乳头被动性溢乳。乳头溢液从性质上可分为血性、浆液性、浆液血性、水样、乳汁样等 ,从颜色上可分为鲜红色、咖啡色、淡红色、淡黄色、乳白色等 ,从溢液乳腺导管的分布和数目上可分为单孔或多孔、单侧性或双侧性[1] 。我科从 2 0 0 1年 2月起对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腺导管介入治疗 2 5 60例 ,有完整资料 2 42 5例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2 0 0 1年 2月— 2 0 0 3年 9月我院门诊诊治乳头溢液 2 42 5例病人…  相似文献   

10.
乳头溢液(nipple discharge)是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的乳腺三大症状之一,发生率3%-8%。溢液性质主要有乳汁样、脓样、粘冻状、浆液性、浆液血性和血性7种类型。其中浆液性和血性病理性溢液占91%-93%.恶性病变占10%-15%。因此,对乳头溢液应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不同性质及其与乳癌的关系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单侧单孔乳头溢液病人进行乳房B超、导管造影、细胞病理学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鲜红色血性溢液8例,其中乳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例;暗红色或咖啡色血性溢液33例,其中乳癌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扩张症4例,乳腺增生症2例;淡黄色浆液性溢液29例,其中乳癌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5例,乳腺炎4例,乳腺增生症4例;清亮透明性溢液25例,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导管扩张症13例,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症5例。结论乳头血性及淡黄色浆液性溢液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后应及时手术以防癌变;导管微切术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性乳腺炎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其临床表现易与乳癌、乳腺结核等疾病混淆 ,极易误诊误治。笔者收集 1990~ 2 0 0 0年浆细胞性乳腺炎 2 0例 ,均经病理证实 ,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已婚女性 ,年龄 2 4~ 5 0岁 ,平均 36岁。 35岁以下12例 ,病程 7d~ 4 a,平均 1a2个月。临床表现 :乳房肿块 16例 ,包括术后复发 1例。位于右乳 15例 ,左乳 5例 ,均位于乳晕周围 ,靠外上 10例 ,外下 4例 ,内上 4例 ,内下 2例。大小 2~ 10cm,平均 3.5 cm,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条索状。有触痛 14例。肿块伴皮肤粘连 9例 ,伴乳头内陷外观桔皮样改变各 1例 ,乳头溢液…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扩张症4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导管扩张症少见,临床较易误诊。我院1966~1987年共手术治疗45例,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误诊40例,其中误诊为乳腺癌21例,纤维腺瘤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慢性囊性增生病4例,结核1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40例均为女性。年龄15~62岁,平均41.2岁。病程10天~10年,平均13.5月,其中1年以内者33例,1年以上者7例。主要症状与体征:乳头溢液12例(30.0%),其中血性5例,浆液性7例;乳房疼痛13例(32.5%);乳头内缩12例(30.0%);乳房肿块32例(80、0%);乳房皮肤有改变者17例(42.5%),其中肿块与皮肤粘连8例,桔皮样变4例,炎性改变4例,慢性窦道1  相似文献   

14.
我院乳腺科2004-12~2005-12选择性对68例女性患进行乳导管造影检查,其中30例进行乳腺腺段切除术,通过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其诊断符合率86.7%.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32~70(平均42.3)岁.均为单侧乳腺单孔溢液,其中浆液性28例,浆液血性14例,血性26例.本组手术治疗30例,术前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初步诊断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或导管结构紊乱,行乳腺腺段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导管内乳头状25例,其中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导管原位癌1例.乳导管扩张症4例.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6.7%.2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1例口服三苯氧胺10 mg、2次/d口服(5 a).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女,53岁。发现左侧乳腺无痛性肿块3个月入院,自述乳头溢液史6 a。体检: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实性肿块,约4cm×3 cm,质硬、压痛,活动度可,边界不清,乳头淡黄色溢液,皮肤无病理性改变,双侧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患者取适当体位,充分暴露肿块,常规消毒,10 ml注射器穿刺抽吸,吸取物均匀涂片,湿法固定,H-E染色,镜检。吸出物为血性,镜下可见大量成团的腺上皮细胞,胞体大小不等,较不规则,核大而不规则,异型性明显,染色质致密,浓集呈粗块状,部分区域可见成团裸核样细胞,胞核形态同上。另见大量成团的肌上皮细胞,呈梭…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对60例疑诊为乳腺癌住院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恶性肿瘤。其中左侧乳腺36例,右侧乳腺24例;单发54例,多发6例;外上象限30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10例,内下象限12例。浸润性导管癌46例,占77%;髓样癌4例,占7%;导管原位癌4例,占7%;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4例,占7%;小管癌伴浸润性导管癌2例,占3%。超声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3.3%,误诊率为6.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头血性溢液是乳房疾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而未扪及肿块者 ,临床处理较为困难。 1990年 8月~ 1998年 4月 ,我们手术治疗 14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4例均为非哺乳期育后妇女 ,年龄 2 5~ 70岁 ,平均38.2岁。均因乳头血性溢液就诊 ,病史为 2天~ 2年。其中多导管溢血 5例 ,双侧乳头溢血 3例 ,有 1例为双侧多导管溢血。 48例就诊时均未扪及乳房肿块。144例均在初诊时行溢液细胞学检查 ,随后作彩色超声检查 ,术前常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 ,作乳腺 X线检查 6 0例。检查结果见表 1。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行乳腺导管剥离加区段切除 135例 ,对于…  相似文献   

18.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发现右乳肿物7个月,无乳头溢液、无压痛。查体:右乳房增大,外上象限触及大小约6.0 cm×5.0 cm肿块,边界不清,质韧。影像检查:双乳钼靶X线:右乳外上象限见大小约6.2 cm×5.0 cm卵圆形等纤维腺体密度影,局部界欠清,内未见钙化,提示BI-RADS 3类,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影(图1a,1b)。超声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结构紊乱,回声增强,局部腺体明显增厚,内可见扩张导管,内部及周边未探及血流信号(图2a,2b)。乳腺MRI平扫+增强:右乳外上象限见大小约6.5 cm×4.6 cm卵圆形异常信号影,界限清晰,T2抑脂呈等高信号(图3a),T_1WI呈混杂稍低信号(图3b),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乳头血性溢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60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0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中良性病变46例(76.67%),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占29例,乳头状瘤样增生6例,乳腺增生伴导管扩张8例,乳腺囊性增生3例;恶性病变14例(23.3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内癌12例.在17例绝经患者中,恶性病变12例,占70.59%;在21例合并肿块者中,恶性病变13例,占61.90%.结论 乳头血性溢液应积极给予外科治疗,绝经后或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血性溢液患者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1资料患者,女性,24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无意中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最大径约3 cm,无明显疼痛,皮肤无红肿,无皮肤粘连,无乳头溢血溢液,近期自感肿块增大就诊。体检:左乳外侧象限可及4 cm×8 cm大小肿块,边界尚清,活动欠佳,质地韧,无明显皮肤粘连,左侧腋下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右乳及双侧锁骨上淋巴结阴性。生化检测结果: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结果:示双乳乳腺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结构较紊乱,呈结节状团块状改变。左乳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