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常洪雁 《吉林中医药》2004,24(12):46-46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16~ 70岁 ,平均 4 3岁 ;其中Ⅰ型不完全脱垂者 1例 ,占 5 % ,Ⅱ型完全直肠脱垂 (不合并肛管脱垂 )者本组 9例 ,占 4 5 % ,Ⅲ型完全直肠脱垂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者 10例 ,占 5 0 %。1 2 治疗方法 将 5 0 %葡萄糖与消痔注射液 ,按 19∶1的浓度配制 ,作点状粘膜下注射术或直肠后间隙注射术 ,通过药物的致炎作用和异物刺激作用 ,使直肠脱垂的粘膜和肌层 ,直肠与周围组织产生纤维化而被粘连固定。2 术前指导2 1 入院教育  (1)患者面对陌生的医院环境表现为紧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
捏脊和心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领然  侯小藏 《河北中医》2009,31(12):1897-1898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行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的疼痛及不良情绪往往影响伤口愈合速度及手术成功率。2006—09--2008—06,我们对2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了捏脊疗法及心理干预,疗效满意。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R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采用PPH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注射穴位包括上巨墟、足三里、神门、天枢、咳肛及背俞穴,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直肠肛管测压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9 d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好转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PPH术可显著改善RC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地保护肛门功能,提高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舒张压,降低肛管静息压。  相似文献   

4.
氟尿嘧啶栓用于直肠癌术前辅助化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直肠癌术前氟尿嘧啶(5-FU)辅助化疗更合理的给药途径,作者应用同位素ˉ(14)C标记的5-FU栓剂,经直肠腔内给药,进行了组织浓度和分布的测定?结果发现经直肠腔给药后,癌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的5-FU浓度较高,比传统的静脉给药为高,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将有利于破坏癌灶和淋巴结中的癌细胞,防止直肠癌复发和扩散?提示直肠癌术前采用5-FU辅助化疗,可减少Dukes'B和C期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正>乙状结肠造瘘术适用于:①直肠癌或肛管癌切除术后,或不能切除的直肠癌,肛门癌作永久性人工肛门。②外伤性直肠破裂,作暂时性人工肛门。③用于直肠的感染及狭窄。其方法是将乙状结肠近端拉出,于左下腹行人工肛门,以期恢复肠道的通畅性和血液供应,或使粪便暂时不进入远端结肠,从而减少手术处肛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癌术前介入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6例直肠癌合并肝脏转移癌的患者进行术前肝脏及直肠局部介入化疗,其中6例对肝脏转移灶进行栓塞。术后3周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局部化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手术安全进行,有5例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切除直肠及肝脏转移灶,14例原发灶完整切除。手术中出血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术前进行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可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扩散。在综合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acon’s直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直肠阴道疾,处理不当可导致保肛术的失败。作者使用中药,并肛管引流及流质饮食,治疗《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典型病例王某某,67岁。距肛6cm直肠癌,19%年7月行Bacon’s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第22天体温升高达38C,持续便意感;第25天发现阴道内流出大量粪便,查拖出肠段受肛门挤压已部分断裂。次日在能麻下行残留肠段切除,发现直肠和阴道有约ICni孔相通,形成直肠阴道展。用肛管1根,经肛门作引流,进流质饮食,并服用自拟升清化浊场;黄茂3呛,防风、车前子、益智|仁、石窟蒲、柴胡…  相似文献   

8.
<正>近20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结直肠肿瘤的早期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仍然有5%~20%的患者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肿瘤邻近脏器或组织的浸润或粘连,表现为局部晚期;30%的患者已经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癌[1],很多已丧失手术时机,此时主要治疗手段是新辅助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但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和二线化疗药物有效率低,且化疗的不良反应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效果,总结手术体会.方法:对3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手术过程、肿瘤根性切除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手术安全性、TME切除及肿瘤根治切除效果.并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若干体会进行讨论.结果:3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16.32分钟,术中失血量平均120.0毫升.切除直肠标本远近切缘均未见癌残留,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18.21枚,直肠切缘至肿物下缘距离平均2.45cm,直肠系膜切缘距肿物下缘距离平均4.23cm.下床活动时间平均1.84天、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40天、住院时间平均11.34天.术后并发症共5例,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微创、安全、有效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具有良好的根治效果,符合TME要求.熟悉盆腔的解剖,掌握适当的手术技巧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虚证便秘患者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及益气润肠液对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健康人组(28组)、益气润肠液组(36例)、麻仁丸组(36例)和西沙比利组(35例),并检测了用药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肛管收缩反射、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排便反射、直肠阈感觉、直肠最大耐受量。结果:虚证便秘患者直肠感觉功能明显减退,肛管振约肌反应性降低(P〈0.01);益气润肠液治疗后能有效地改善直肠感觉功能,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直肠癌患者80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40例(腹腔镜组),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40例(开腹组),行两组各指标比较.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在失血量、进食时间、排尿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方面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腔镜组无吻合口漏、尿道感染、再手术等现象.结论:腹腔镜直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腹壁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微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46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分别检测化疗前及化疗1、2、3个周期后2组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及MVD变化,并对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组化疗后第1、2、3周期,血清TGF-β_1水平及MVD均较本组化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综合临床疗效统计显示,治疗组客观反应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下调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GF-β_1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MVD,抑制肿瘤生长、浸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血管的抑制和癌细胞的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在临床诊治中出现的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其如何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其在体检中正确的检查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误诊误治直肠癌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单发直肠腺瘤恶变局部粘膜下切除:25例直肠癌经手术治愈或缓解;9例直肠癌行姑息手术。结论:重视直肠指诊是避免直肠癌误诊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直肠肛管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应加强医生业务水平、提高医生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制抗癌方对AFB1染毒的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多处肝细胞炎性变化和胶原纤维增生、肝小叶变窄、肝细胞内瘀胆等慢性肝炎和早期轻度肝硬化征象,并可见诸多肝细胞失去正常排列,肝小叶结构消失,被大量不典型增生灶及增生结节取代,出现了大量异形细胞,异形细胞形态基本接近癌细胞,中药组小鼠上述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肝小叶结构存在,可见少量肝细胞不典型增生灶和增生结节,异形细胞显著减少,并可见较多的肝细胞凋亡.结论:新制抗癌方具有抗肝细胞炎症,防止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变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换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温盐水坐浴后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苦参汤坐浴后康复新液换药治疗,观察其创面分泌物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术后抑制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愈合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10):1409-1410
目的:对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与FOLFOX4方案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分析7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复方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亚叶酸钙,38例)和对照组(FOLFOX4方案,4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近期疗效、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预后情况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直肠肿瘤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肿瘤 ,我院自 1 994年 3月— 2 0 0 1年 3月共收治并手术治疗该类患者 5 0例 ,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0例患者年龄 3 0~ 83岁 ,平均 65岁。病史 2~ 3个月 ,多以反复腹泻、便秘、便血、肠梗阻等就诊而发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钡剂灌肠及直肠镜检。病理活检 :直肠癌 45例 ,直肠息肉 5例 ,其中 3例已恶变 ;1 0cm以上者 2 1例 ,7~ 1 0cm者 1 5例 ,7cm以下者 1 4例。2 方  法2例距肛门 1 0cm以上者均行保留肛门直肠癌根治术 ,1 5例 7~ 1 0cm者 1 2例行直肠低位吻合术 ,3例行拉下式直肠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术中及术后30 d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资料,并结合国内国际最新研究探讨其远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3例,平均手术时间220 min(180~2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0 mL(100~600 mL),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32 h(26~46 h),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5例(14%),其中1例脑梗死患者死亡,另1例直肠阴道瘘患者尚未行二次手术治疗。随访1~26个月,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术后短期内有良好的临床结果,远期疗效不次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8):960-961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方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2例接受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按照常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31例采用在化疗的基础上口服益气养血中药治疗。治疗后进行评价,主要观察骨髓抑制发生的情况,化疗完成率以及其他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降低(P0.05),血红蛋白下降及血小板减少两组无明显差别。益气养血方能够显著减少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剂量。益气养血方的应用并未增加肝肾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且安全性良好。结论 :益气养血方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提示其具有一定骨髓保护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化疗同时建议服用。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是消化道中仅次于胃癌的高发恶性肿瘤[1],其发生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误诊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国内报道该病误诊率48.2%~87.8%[2].我院普外科1996-2006年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12例,其中95例就诊前曾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84.9%.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