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病因病机、小儿体质特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体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小儿体质与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儿体质特点与小儿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小儿“三有余,四不足”及“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体质特点与小儿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和治疗的相关性。正确认识小儿体质的特点及其与小儿肾病的证的关系,以期利用小儿体质特点指导本病的诊断、治疗及复发和并发证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王力宁教授认为小儿的疾病和治疗与体质密切相关,掌握小儿不同体质的发病特点有利于临床的辨证论治。强调临证时应重视小儿体质的辨识,做到辨病、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体质可分可调,临床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患儿应因质施养,因质施治。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4.
儿童麻疹47例临床报告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7例小儿麻疹临床分析,探讨不同年龄小儿麻疹临床特点,为小儿麻疹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丽江市医院自2006年以来住院的小儿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麻疹预后与年龄、体质、是否接种麻疹疫苗相关。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段小儿麻疹的特点制定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历军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和外邪入侵共同作用而发病,病机在于“热、虚、瘀”,治疗上根据不同时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益气各有侧重,同时注重调理小儿正气,增强小儿体质。  相似文献   

6.
简要论述和分析了小儿体质特点及其与肺系病证的发病关系,认为小儿肺系疾病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多热性、易变性、泛传性、易闭性、易衰性等;小儿“三不足”的体质特点决定了小儿肺系疾病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三有余、四不足"是明代医家万密斋提出的关于小儿体质特点的理论,该理论高度总结了儿童时期五脏有余、不足的体质特点。小儿鼻鼽可因五脏失和累及肺脏发病,病因病机与小儿"三有余,四不足"密切相关,亦不离津、气、血三者。在临床诊治中结合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体质特点进行辨证论治,明确鼻鼽的病因、病机,发作期与缓解期不同阶段的临床特点,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诸法合用,做到有的放矢,可收到显著疗效。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8.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孙丽平教授从小儿体质特点出发,指出气虚质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常见体质,其本质为元气虚弱,气的功能长期低下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衡,故疾病反复发作。孙教授以五行学说为指导,提出气虚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当从肺脾论治,祛邪以治标,扶正以固本。同时注重"治未病"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调节患儿体质,从根本上降低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体质特点与性早熟的相关性。方法对按照不同乳房发育Tanner标准分期的50例患儿进行诊断,分析不同分期患儿的体质特点,比较各型体质患儿的发病率。结果不同Tanner标准分期患儿的体质分型情况为:B2期寒、热、虚、湿型体质分别为1、12、8、4例,B3期寒、热、虚、湿型体质分别为1、8、4、2例,B4期寒、热、虚、湿型体质分别为0、6、2、2例。寒、热、虚、湿4型体质患儿的发病率分别为4.0%、52.0%、28.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P<0.05)。结论小儿体质特点与性早熟的发生关系密切。性早熟患儿中热型体质居多,寒型体质较少,临床上应采用滋阴降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小儿体质学说谈小儿针刺深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儿体质特点的分析,根据针刺治疗原则,结合文献资料,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决定小儿针刺深浅的主要因素,并且浅刺是小儿针刺操作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操作方法则需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结合时令对患儿整体状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易感机制不外病原因素和宿主因素两端,儿童之所以较成人易感,与小儿体质特点,特别是小儿"肺常不足"生理病理特点相关,掌握二者关系,对于指导小儿肺系的疾病预防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代医家对于小儿体质特点进行了深入探索,其理论趋于系统化、完善化,更好地指导了"治未病"临床实践。笔者在多年的小儿体质调理临床工作中逐渐认识到体质调理亦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体质调理的必要性、依从性、度的把握等,在解决思路的探索中,认识到"病前状态"的深入研究可以作为我们今后"治未病"实践的新的工作方向,或许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儿咳嗽为临床多发病,根据小儿的体质特点和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探讨小儿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小儿的中医体质分类及分类标准.方法:通过广泛文献研究,确立小儿体质的划分依据并进行分类,结合预调查及专家访谈,制定最终的分类标准.结果:初步确定正常质、脾气不足质、痰湿质、脾阴不足质、内热质作为小儿体质分型并制定分类标准.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掌握小儿的体质分类及分类标准,为临床及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体质学说在中医儿科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体质学说对小儿体质特征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归纳分析,并进一步论述了小儿的体质特征决定了小儿疾病发生、发展和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所具有的独特性,从而阐释了以体质学说来正确地指导儿科临床疾病的防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永剑 《首都医药》2012,(24):41-42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病机及其与少阳胆的关系。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小儿体质的特点及其发病机制与少阳胆的关系,辨证施治。结果与结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胆气怯弱,但禀春生之气,生机蓬勃,邪气侵犯常杀阳升之气,故易伤少阳;少阳即是阳气初生之意,其阳气虽不至盛,但寓轻清冲和之气,禀清阳上升之性。小儿体质及发病与少阳胆之生理病理极其相似,故小儿发热从少阳胆论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以中医体质学概念为基础,讨论古今对小儿体质的认识,并指出在小儿养育,防病治病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史正刚教授在治疗小儿咳嗽时,注重小儿特殊的体质特点,明确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掌握用药时间,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9.
汪受传教授根据高热惊厥患儿的体质特点及本病的疾病特点,认为其病机多为肺卫不固、风痰内伏、心脾两虚,在此基础上治宜补肺固表、消风豁痰、养心健脾,以期有效防治小儿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20.
依据中医小儿体质学说原理,提出对体弱患儿"因质施护"以达到提高小儿体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止预后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