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探讨施捷因对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2例脑出血患者起病1、3、7d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浓度在起病1、3、7d均显著升高,经施捷因治疗后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捷因可以显著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治疗对脑梗死大鼠血清S-100β蛋白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NGF治疗组,建立MCAO大鼠模型,腹腔注射NG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脑梗死大鼠起病第1、3、7天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S-100β蛋白与NSE浓度在起病第1、3、7天均显著升高,NGF治疗组大鼠经NGF治疗后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F可以显著减轻脑梗死大鼠的神经损伤,这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照研究微创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双额叶挫伤患者的血清脑损伤特异性蛋白表达。方法将109例双额叶挫伤患者分为2组:微创组55例应用颅内压监护、单侧翼点入路经大脑镰开窗处理双侧病灶等微侵袭治疗技术,对照组54例选用常规双侧骨瓣开颅手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结果微创组和对照组入院至手术时间分别为(5.23±1.05)h与(10.30±1.98)h,差异有显著性。微创组手术前后血清NSE、S-100β水平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后1 d的NSE和S-100β表达较术前显著上调;微创组NSE、S-100β表达在术后1 d、3 d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治疗双额叶挫伤在降低术后脑损伤特异性蛋白表达方面优于常规开颅术。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脑出血患者起病第1、3、7、14d血清NSE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神经功能缺损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脑出血组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并与出血量大小及SSS呈正相关。结论血清NSE的水平变化对判断脑出血量大小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变化特征及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病例组入院时、治疗3d后、治疗7d后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并分析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入院时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血清NSE、S100β测定值在入院时、治疗3 d后、治疗7d后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β测定值在治疗第3天时达到高峰,显著的高于入院时和治疗7d后(P0.05);病例组的患者依据不同出血量分组,结果显示在入院时、治疗3d、治疗7d后,血清NSE、S100β测定值组间比较为出血量≤15ml、患者出血量15~30ml、患者出血量≥30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S100β与NIHSS评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19、r=0.338)(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随着治疗时间发生显著变化,并且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变化及其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56例,对照组30例。测定脑出血病人起病第1、3、7d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分析浓度的变化与出血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组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其浓度的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出血后NSE及S100β蛋白浓度越高,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P<0.05);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P<0.001)。结论脑出血病人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血量;与神经功能缺损及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可用于判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发病在48 h内的4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组19例,脑出血组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1例)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变化及其与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增高(P<0.05),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中重型亚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较轻型亚组水平高(P<0.05)。结论血清NSE、S-100B蛋白、MB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判断、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对早期脑梗死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有鉴别诊断价值,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的脑卒中患者。  相似文献   

8.
杏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S-100β蛋白和NS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杏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与潘生丁的复方制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NSE的影响。方法: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每日静脉滴注杏丁注射液25毫升,连续14天)和对照组(43例,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毫升,连续14天),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7天和14天检测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 05);S-100β蛋白在治疗后第3天、7天和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 05或P<0.01);而NSE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O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P相似文献   

9.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 (NSE)对梗死灶大小和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第 1、 3、 7d血清NSE水平 ,并分析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在起病第 1、 3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3d达峰值 ,且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NSE变化对准确反映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血糖脑病(hypoglycemic encephalopathy,HE)患者外周血清中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HE患者62例(研究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62例(对照组)。搜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信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清中S100β蛋白和NSE的表达水平。分析低血糖持续时间对HE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治疗后3 m HE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综合评分。分析HE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表达水平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NIHSS评分与血糖水平、低血糖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低血糖持续时间延长,HE患者外周血清S100β蛋白和NSE表达水平持续升高,至24 h后基本达峰值(P<0.05)。HE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表达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NIHSS评分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低血糖持续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HE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β蛋白和NSE的表达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对HE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癫(癎)(EP)发作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 和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放免法、ELISA法测定25例癫(癎)发作患者24 h 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NSE、S-100蛋白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癫(癎)发作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癫(癎)发作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的升高可反映患者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损害情况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S-100B与NSE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6-01收治的90例HIE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与重度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研究对象各时期血清S-100B与NSE的水平,对比各组S-100B与NSE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S-100B与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亚组血清S-100B与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S-100B与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动态监测显示,出生后1、3d,观察组S-100B与NSE含量逐渐升高,至第7天时S-100B与NSE含量降低(P0.05),血清S-100B与NSE浓度高峰出现于出生后第3天。结论临床检测S-100与NSE有助于HIE的早期诊断,且可作为判断HIE病情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于脑出血后3个月采用m 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患者各时间点间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D多重比较显示,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各时间点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第1 d、第7 d血清S100B(F=350.425,F=109.170;均P<0.05)及NSE水平(F=103.296,F=63.300;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7,P=0.791;F=1.470,P=0.2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脑出血轻度亚组与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 d血清S100B及NES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呈正相关(r=0.818,r=0.619;均P<0.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第1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显著降低(P=0.041,P=0.018),两组间第7 d及第90 d血清S100B(P=0.101,P=0.468)及NSE(P=0.077,P=0.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亚组患者第1 d及第7 d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组(均P<0.05),两组第90 d血清S100B、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S100B、NSE水平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颅内血肿量,对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评估、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未成熟癫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变化,探讨其对未成熟脑癫癎发作的意义。方法采用三氟乙醚诱导建立未成熟大鼠癫癎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惊厥组(单次惊厥组和反复惊厥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大鼠发作第1,2,7和15天时血清NSE、S-100B、GFAP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次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血清NSE[(8.57±0.56)μg/L]和S-100B[(0.45±0.06)μg/L]表达水平即升高(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反复惊厥组大鼠于惊厥发作第1天时血清NSE[(9.33±0.61)μg/L]和S-100B[(0.78±0.10)μg/L]表达水平即达峰值(均P=0.000),此后逐渐下降,至第7和15天时降至正常水平(均P0.05),血清GFAP表达水平自反复惊厥发作第1天即升高[(0.44±0.05)μg/L,P=0.004],至第7天达峰值水平[(0.63±0.08)μg/L,P=0.000],此后逐渐下降但至第15天仍高于对照组[(0.40±0.05)μg/L,P=0.018]。结论 NSE和S-100B为单次惊厥发作性脑损伤的高敏感性生物学标志物,反复惊厥发作可使脑损伤程度加重,GFAP表达变化不具有脑损伤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第3d、7d、15d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体积(PHE)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各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发病第3d时达到高峰,以后下降。大量出血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0.2660±0.0674)μg/L]明显高于小量出血组[(0.0729±0.0247)μg/L](P<0.01)。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发病24h内)与NIHSS评分(r=0.4612,P<0.05)、血肿体积(r=0.8870,P<0.01)、PHE(r=0.3680,P<0.01)呈正相关,与改良Bathel指数呈负相关(r=-0.402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以作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OR3.7,95%CI2.0~13.2)。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其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提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可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02—2020-02开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S-100β、NSE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S-100β、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大面积梗死患者S-100β、NSE水平高于腔隙性梗死和小面积梗死患者(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1分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高于NIHSS评分16~30分和≤15分患者(P<0.05);血清S-100β、NSE水平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与NIHSS评分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升高,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人与非扩大病人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 16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入院后第2~3d复查脑CT有早期血肿扩大的为扩大组,其余为非扩大组,所有病人于入院第1、3、5、7、14d测定其血清NSE的浓度,比较两组病人同天内的测量值有无差别.结果血肿扩大组病人起病后第3、5、7d血清NSE浓度较非扩大组显著升高(P<0.05),第5d最高,第1、14d NSE浓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病人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非扩大病人在第3~7d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循环血小板微颗粒(PMP)及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水平。方法 300例ACI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72例和小面积梗死组228例,另取健康对照组60例。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PMP、EMPs及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原(MMP-9)水平。分析PMP、EMPs与H-FABP、S-100β、NSE、MMP-9的相关性。结果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浆PMP和EMPs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组的血清H-FABP、S-100β、NSE、MMP-9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对照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PMP和EMPs水平与H-FABP、S-100β、NSE、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水平的PMP及EMPs可能参与了ACI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IL-6、hs-CRP及神经功能相关指标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炎性反应指标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神经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情况予以分组,对比分析不同病情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下患者血清IL-6、hs-CRP、NSE、S100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血清IL-6、hs-CRP、NSE、S100B蛋白表达水平上,高血压脑出血病情重型组中型组轻型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预后死亡或植物生存组残疾组良好组(P0.05)。结论随血清IL-6、hs-CRP炎性指标及NSE、S100B蛋白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的升高,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逐步加重,且预后越差,四者可作为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动态变化对新生儿颅内出血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06—2023-06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ICH新生儿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7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预后情况分为痊愈组(n=55)和未愈组(n=30),比较各组血清S-100β、NSE、MB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100β、NSE、MBP水平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4 h、72 h、7 d的血清S-100β、NSE、M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2 h的血清S-100β、NSE、MBP水平最高,出生后7 d下降(P<0.05)。ICH IV级患儿出生后24 h、72 h、7 d的血清S-100β、NSE、MBP水平高于ICH Ⅲ级、Ⅱ级和Ⅰ级患儿,ICH Ⅲ级患儿出生后24 h、72 h、7 d的血清S-100β、NSE、MBP水平高于ICH Ⅱ级和Ⅰ级患儿,ICH Ⅱ级患儿出生后24 h、72 h、7 d的血清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