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哺乳类心房含有能利尿、利钠及扩张血管的生物活性肽。心房利钠因子(ANF)是偶然发现于心脏的第一个肽激素,具有利钠、利尿及扩血管性质。最近,作者曾发现两种ANF的前激素(Pro-ANF),即126个氨基酸N—终末端的1~30和31~67,它们具有强大扩血管及利钠性质。前ANFs1~30,31~67及ANF有激活cGMP酶作用类似的  相似文献   

2.
心脏利钠多肽对正常人和病人的钠及血容量的平衡起重要作用,它具有代偿性的扩张体循环动脉、利尿、利钠和抑制肾素的作用。 心房利钠肽(ANP)是心房合成及分泌的28氨基酸(AA)肽链,其前体为126AA,分泌时分为N-端98AA(N-ANP)和具生物活性的ANP两部分,N-ANP较稳定、易测定、半衰期长。  相似文献   

3.
De Bold等在1981年实验后即证明心房组织的利钠活性与心房的特异性颗粒有关,并证实含有强大利钠作用和松弛血管的肽,这种肽被命名为利钠因子。 过去5年间,作了大量的工作,完成了分离、弄清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并合成了这种有活性的多肽。另外,更多地认识了心房利钠肽(ANP)的生理、药理及其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理。本文目的是强调  相似文献   

4.
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隶属于利钠肽系统,利钠肽系统由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V型利钠肽(VNP)和树眼镜蛇属利钠肽(DNP)五种肽类及其受体组成[1].人体中以心钠肽、脑钠肽的含量最高.利钠肽家族可与利钠肽受体结合,发挥促进排尿、排钠,舒张血管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能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而NT-proBNP无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房利钠肽浓度的变化,作者观察了5例男性和10例女性患者,年龄38-75岁(63±15)。心衰程度:Ⅳ级7例、Ⅲ级5例、Ⅱ级3例。病因:冠心病8例、心脏瓣膜病2例、高心病2例、房间隔缺损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血浆心房利钠肽浓度(放免法测定)在入院时都非常高,达251.4±64.7皮克/毫升(MISEM),正常为31.7±12.0皮克/毫升,n=124。经治疗心衰症状缓解后,所有患者心房利钠肽水平皆下降,达92.5±29.4皮克/毫升(P<0.005)。这可能是由于左室容量超负荷减少所致。另Singer等报告1例56岁男性患者,心衰恶化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脑利钠肽变化及预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钠肽系统主要包括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和D型利钠肽(D-type natriuretic peptide,DNP),其中BNP在心力衰竭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指导和预后判断等各方面的作用已得到肯定.本文综述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BNP水平变化及规律,及对临床AMI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房利钠肽(ANP)首先是从心房组织中分离出来的,B型利钠肽(BNP)及C型利钠肽(CNP)则是日本人Sudoh等分别于1988和1990年从猪脑中提取出来。随后研究发现,ANP和BNP主要在心脏组织中合成,ANP在心房中而BNP在心室中;CNP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表达。然而最近研究表明,CNP也在内皮、巨噬细胞及心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利钠肽通过与利钠肽受体(NPR)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钠肽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钠肽家族是一组结构相似 ,但起源不同的肽类 ,包括心房利钠肽 (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 ,A型 ,即心钠素 ) ,脑利钠肽 (brainnatriureticpeptide ,BNP ,B型 ,即脑钠素 )和C型利钠肽 (C typenatriureticpep tide,CNP ,C型 )。其结构中都有一个 1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为家族成员共同特征。ANP、BNP为心脏循环激素 ,主要分别来源于心房、心室 ,具有较强的利钠、利尿、舒张血管、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 (RAAS)和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的增殖的作用。CNP主要来源于血管内皮、脑和肾 ,在人体作为内皮获得性自…  相似文献   

9.
利钠利尿肽的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臧益民裴建明冯华松牛国保朱妙章(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西安710032)关键词利钠利尿肽自deBold等发现心房提取物对大鼠具有利尿和降压作用以来,已证明利钠利尿肽家族有5个成员,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利尿肽(ANP)、脑利...  相似文献   

10.
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一种心脏激素,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和扩张血管作用,对血压和体液容量的调节有重要作用。原来认为,ANP只能由成年哺乳动物心房心肌细胞合成、贮存和分泌,心室心肌细胞则否。但近来证明,ANP也见于衰竭的心室心肌细胞。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大量的ANP实际上正是从心室心肌直接释入体循环。心肌梗塞病人血浆ANP水平增加;心室梗塞区和非梗塞区心肌组织中ANP水平皆增加。研究对象为5例死于心肌梗塞的患者,年龄48~82岁(平均65),男3、女2例。对照组为5例死  相似文献   

11.
<正>20年来心血管病治疗的重大进展之一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病人(HFr EF)。目前的心衰指南建议,所有的HFr EF和QRS波时限延长(150 ms)病人均采用CRT。10年来还组织过多项大的药物治疗临床试验,直接针对新的靶标。几种内源性利钠肽具有扩血管、抗纤维化和利钠作用,用药物抑制neprilysin能增强内源性的生理利钠作用。《PARADIGM-HF研究》旨在观察ARB-neprilysin抑制剂LCZ696用  相似文献   

12.
肺是心房利钠肽(ANP)的重要来源并拥有着完善的利钠肽调节系统.许多免疫器官能够检测出 ANP,多种免疫细胞表达利钠肽家族的受体,提示ANP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既往对利钠肽和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舒张支气管、减轻气道高反应性方面,但目前研究发现利钠肽系统可能在哮喘免疫、炎症等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并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及防御.  相似文献   

13.
C型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中的一员,高度保守,分布广泛,与心房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具有相似的结构和生理特性。C型利钠肽主要和利钠肽受体B结合,通过抗纤维化、抗过度增殖、抗过度肥大、抗炎症等生理效应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心力衰竭时体内C型利钠肽的变化对疾病有预测意义,外源性C型利钠肽通过改善心脏功能对心力衰竭心脏起保护性作用。现就C型利钠肽的特征及其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脑利钠肽(BNP)与心房利钠肽(ANP)有类似的利钠、利尿及降压活性。BNP也存在于心脏。血浆BNP水平增加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左室肥大,说明BNP是一种对心血管疾病具有病理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晚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三种标志物早期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在心血管事件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2013-10至2014-01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衰中心住院的晚期心衰患者64例。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3天及6天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B型利钠肽(BNP)及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 ST2)的水平,终点事件为心衰再住院、心脏移植或心血管死亡。随访观察6个月后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与否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24例)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40例)。结果 :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住院6天各标志物水平无明显变化,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NT-pro BNP及BNP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 ST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OC曲线分析,与入院时水平相比,治疗后6天各标志物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事件,s ST2在各研究阶段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均高于NT-pro BNP与BNP。结论 :晚期心衰患者治疗后标志物的水平较入院时具有更强的心血管事件预测能力,s ST2可以更有效评估晚期心衰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16.
当心房扩张时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及房性心动过速时,血浆心房利钠肽(ANP)浓度增高。心肌梗塞的急性缺血伴有心室功能的损害,扩张的心房将释放出较多的ANP。作者测定4例在疼痛发作2小时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病人的血浆ANP浓度。其中3例应用全身纤溶治疗;另1例则不用此方法。每30分钟从肘前静脉取血后马上分离血浆,在放免测定前于-20℃冰冻保存。 结果所有4例病人血浆ANP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在疼痛发作的最初3~8小时ANP水平降低,尽管此时临床检查或胸部X线检查有心衰的征象。3例病人出院后再次检查则发现ANP浓度增高。  相似文献   

17.
心房利钠肽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利钠肽属于利钠肽家族,其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促进细胞内环鸟苷酸水平升高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心房利钠肽具有利钠、利尿、舒张血管平滑肌、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作用,在维持血压,水、钠平衡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7681例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回顾性数据库.最终入选患者726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NLR值分为三组,低值组(<2.5909)23...  相似文献   

19.
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得到重视,而正确的认识是合理应用的前提。BNP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主要用于急性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并需根据不同年龄设定切点值。还可用于非急性心衰样症状的判断以及对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价。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其它使BNP升高的因素。BNP在心衰治疗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中叶,Henry(1956)和Gauer(1963)等发现,中心血容量增加时,水和钠排泄的增加乃系心房的作用。电镜工作者在心房肌细胞胞浆内发现大量致密颗粒。DeBold(1981)发现静脉注射心房提取物可产生利钠作用。3年后确定心房利酵因子(ANF)是一种肽,有许多特性,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