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性乳腺癌26例治疗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秀敏 《河北医药》2008,30(7):1075-1076
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男性人群中约为(0.85~1.30)/100 000[1],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为0.38%~1.5%,平均1%.在所有男性癌症患者数中亦不足1%[2].最近20年内,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3].在美国,每年新诊断的男性乳腺癌约为1 600例,每年约有400例患者因乳腺癌死亡,男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自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了男性乳腺癌患者26例,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科治疗的207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切除标本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07例患者中,约62.32%集中在40~60岁,91.30%为浸润性导管癌,另外有52.17%的患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并且均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乳腺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并且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生了淋巴结转移,应加大乳腺癌相关知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近 2 0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较快速的增长。预计 2 0 1 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可能达到 1 4 0万。欧洲很多乳腺癌高发国家 ,乳腺癌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中国是全球乳腺癌发病较低的国家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其发病率近年也逐年上升。近年来乳腺癌年发病率年增长已达 3%~ 4%。上海乳腺癌发病率已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北京、上海、重庆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近2 0年有较大幅度升高。乳腺癌的防治已成为肿瘤防治工作的重要课题。乳腺癌常发生在女性 ,男性患者约占 1 %。患者大部…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也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之一 ,常较肺转移发生的多且早 ,在所有乳癌中约有30 %~ 45 %的病人出现骨转移 [1 ]。我们对 1998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 ,2 1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全身 ECT骨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试图探讨乳腺癌骨转移与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 2 15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2~ 73岁 ,平均47.6岁。双侧乳癌 4例 (其中 1例左侧为浸润性导管癌、右侧为浸润性腺癌 ) ,副乳腺癌 1例。双侧卵巢切除 2 2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2 1例 ,浸润性腺癌…  相似文献   

5.
<正>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年轻宫颈癌患者约占同期宫颈癌患者的15%~20%。本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新发乳腺癌,占女性所有肿瘤的18%。乳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50%-60%,近50%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18-30个月。人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新的治疗策略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有文献报道发病率为乳腺癌的0.38%~1.5%,平均1%[1]。发病平均年龄60岁,较女性高出6~11岁,且60岁以上占34%。2006年月-2011年12月我院共收治男性乳腺癌29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12例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免疫组化检查证实ER、PR和HER2/neu均为阴性的三阴性乳腺癌144例(20.2%)。回顾性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生存预后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0.2%(144/712)为三阴性乳腺癌,多见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截至2009年10月31日,144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2~147个月),有57例患者出现复发及转移,38例已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组局部复发率及骨、脑转移发生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on-TNBC)组患者相比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肺、肝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2、5、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58.2%和53.7%,总生存率分别为80.8%、66.5%和55.2%。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约占所有原发性乳腺癌中1/5。这些患者以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发生内脏转移及总生存率低为主要特点,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情况无明显关系。伴有恶性肿瘤家族史、容易出现肺转移和肝转移可能与该器官表达某些特异性受体有关,也可能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曹娇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38-283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5年生存率约50%~60%,近50%患者治疗后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18-30个月[2],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发现晚期转移后会感到绝望甚至选择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年龄多在40岁~60岁之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为23/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约7%~10%。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造成的解剖和生理上的改变,使患者心灵遭受极大的创伤,不利于病情的恢复[1]。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使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手术期间死亡;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5.0%和85.0%,对照组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80.0%,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手术创伤小、形体外观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2]。乳腺癌患者中,约有20%~30%可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扩增及其编码蛋白的过度表达[3]。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DNA合成增加,癌细胞生长加快,转移能力增强,且易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对内分泌治疗、放疗不敏感,病程进展较快。因此,Her-2的过表达预示着疾病复发及患者生存率的降低[4]。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1~3].临床以乳腺肿块为主要表现,并局部浸润、皮肤改变、远处转移等.可并皮肤溃疡的乳腺癌属局部晚期乳腺癌,肿瘤破溃、有恶臭、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院2000年1月 至 2005年6月收治Ⅲ期乳腺癌并皮肤溃疡患者18例,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约占1%,在全部癌症中约占0.1%~0.2%[1].1980~1995年我院共收治男性乳腺癌12例,占同期乳腺癌的0.8%.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病情、手术治疗、预后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各项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总结、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情均有较好改善,未有手术死亡病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复发率为6.7%(2/28)、远处转移率为10.0%(3/30)、术后1年生存率为93.3%(28/20)、术后3年生存率为80.0%(24/30);I期、Ⅱ期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清扫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保持较美观体形,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据《南希博士女性健康指南》的统计数据:面部黄褐斑,中青年女性的患病率为28.2%,其中约有27.5%~31%的患者,同时患有子宫肌瘤、乳房肿块、卵巢囊肿或其他妇科病;乳房肿块,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高达38.8%~49.3%,其中约有1%~2%可能会转化为乳腺癌;子宫肌瘤,30岁以上的女性患病率为20%,其中约有20%~30%的患者可能因此而不孕,有30%的患者可能因此而切除部分或整个子宫,有1%~2%的患者可能转化为癌。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期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由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的变化及其对癌肿产生的影响与妊娠期乳腺癌相似,所以常将二者统称为妊娠期乳腺癌。其诊断标准为妊娠期、哺乳期或产后1年内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1]。我院自1995~2005年共收治妊娠期乳腺癌患者11例,占同期乳腺癌的1.3%。现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年龄27~42岁,平均33岁。其中8例发生在妊娠8~12周,3例发生在哺乳期。左乳6例,右乳5例;10例临床表现为乳房无痛性包块,1例哺乳期患者表现为炎性乳癌;病史4~12个月;11例均有生育史。术后病理证实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的基本特征,旨在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09~2012年收治54例≤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以及随机抽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4例中年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患者都通过病理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确认病情.结果 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同时间内患上乳腺癌疾病的有9%,出现误诊的有20例患者,误诊率为37.0%.年轻女性患者与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的1个月内,Her-2阳性(40.7%、18.5%)、腋窝淋巴结转移4~9个(20.4%、9.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脉管癌栓(13.0%、5.6%)、pTNM分期Ⅲ~Ⅳ期(40.7%、25.9%).两组患者通过彩超、钼靶X线进行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概率为42.6%与74.1%.结论 中年女性乳腺癌患者与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而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误诊概率,较强的侵袭性,并且有着较晚的pTNM分期,及早确认病情与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商品名:赫赛汀(her ceptin) ,是第1个用于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 )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的细胞外部位,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对分子质量为14 5×10 3。其对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确切疗效受到临床的关注。1 作用机制HER2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受体,约2 0 %~30 %乳腺癌患者有HER2的过度表达[1] 。绝大多数患者HER2的过度表达是由于HER2基因扩增引起的,这种扩增存在于乳腺肿瘤发展的早期,且在导管癌中非常常见。HER2基因扩增引起HER2基因转录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1993年 1月~ 1998年 8月间经手术治疗的 2 85例乳腺癌患者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乳腺标本的ER状况。结果  2 85例乳腺癌ER检测阳性率为 6 8 0 7% ,同期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188例的ER阳性率为 6 6 49% ,二者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术后发生复发转移 11例 ,ER阴性组发生复发转移多于阳性组 ,且易转移至内脏 ,ER阳性和阴性组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 1 5 5 %和 8 79%。结论 乳腺癌的ER状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当ER阴性时 ,应积极施行化学药物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