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卢国栋  陈园  曹钦 《贵州医药》2022,46(3):381-382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两组入院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高流量面罩吸氧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9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研究组的综合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的能力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宣肺补益汤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5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宣肺补益汤及穴位贴敷.统计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3例,给予对照组有创通气治疗,给予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指标水平比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浓度、呼吸频率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通气时间与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躯体、心理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比有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更显著,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而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_1、FVC及FEV_1/FVC水平较对照组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改善,研究组血气指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不良率6.66%较对照组22.66%低(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及无创呼吸机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肺功能水平,改善血气指标,且治疗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方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00例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及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的7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及对应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和治疗7d的pH、PaO2、PaCO2、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3、7d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微循环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治疗的不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72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微循环指标及血流变指标。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管襻畸形率、红细胞聚集及白微栓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流速、毛细血管流速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管襻形态积分、血液流态积分、襻周状态积分及总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襻顶血管直径观察组为(13.25±1.24)μ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8±2.27)μm(P0.05);(3)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变指标较高,而微循环状态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科室进行治疗的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进行治疗的不伴有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PaO2、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a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指标,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46例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生命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辅助治疗后,观察组PaCO2、呼吸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肺康复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等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陆丰市甲子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作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6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心理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护理前高,但研究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0.05);研究组患者心理评分比对照组低,且总有效率94.12%比对照组79.41%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与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的缓解,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10mg)对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7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盐酸氨溴索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10mg/次,1次/n,疗程6个月。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孟鲁司特(10mg)治疗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更好地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缓解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 2型呼吸衰竭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治疗中应用精心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 COPD合并 2型呼吸衰竭患者 62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 BiPAP治疗,对照组 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3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与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 COPD合并 2型呼吸衰竭患者行 BiPAP治疗中,采取精心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大幅提高,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在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PaO2、PaCO2以及SaO2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PaO2、PaCO2以及SaO2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泮托拉唑能有效的改善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俏华 《北方药学》2015,(10):184-185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6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未应用镇静药物,观察组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 结果:治疗6h、12h以及24h后,观察组Ramsay、RA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处理,能够发挥较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BiPAP双水平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48 h的心率和呼吸改善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48 h,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以及pH值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双水平无创通气对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1):239-242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COPD呼吸衰竭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86例,按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43例)、研究组(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43例),比较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RR、HR、PaCO_2显著比对照组低,研究组治疗后PaO_2、FEV1/FVC、FVC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 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可有效改善COPD呼吸衰竭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的病情,维持良好的肺通气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陆建保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51-3452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37例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9例,采用BiPAPn~吸机加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18例,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稍有改善,两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AP对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米诺环素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通过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插管率高,治疗总有效低,而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插管率低,治疗总有效高,效果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中使用米诺环素,有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效果,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