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韦晓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67-2067
目的 探讨乌梅丸(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43例,均为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收治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22例患者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其余21例选择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5.45%,单纯西药治疗总治愈率为61.9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乌梅汤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对血清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入92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皮肤瘙痒程度评分、血清甲状旁腺素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中治疗前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程度比较中治疗前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缓解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一般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配合全面护理措施应用于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皮肤瘙痒总缓解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靳兰凤 《工企医刊》2013,(6):468-469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9月-2012年10月的64例尿毒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6次为一个疗程,10个疗程后观察两组血清尿素氮、β-微球蛋白、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PTH、β2-MG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变化;患者头晕、骨痛、皮肤瘙痒、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可以明显增强对患者体内尿毒素的清除力度,减轻临床症状,与单独采用血液透析方式比较,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4,(17):155-15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病例进行抽样,按照随机数列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观察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与行为评分法对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25例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评分为(0.52±0.15),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有14例(56.00%),显效5例(20.00%),有效4例(16.00%),无效2例(8.00%),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20例尿毒症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的评分为(3.15±0.58),症状完全消失6例(30.00%),显效4例(20.00%),有效4例(20.00%),无效6例(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治疗后并发皮肤瘙痒的程度,显著提升了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非酮与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平行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甲氨蝶呤联合米司非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孕酮、β-HCG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的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华正辉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82-2583
目的 观察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8%(28/36),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纠正贫血,协助顺利过渡至绝经期,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辅助治疗小儿腹泻患者的疗效,探索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部按摩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用药的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确诊慢性胃炎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方案基础上应用四君子汤加减汤剂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候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四君子汤加减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控制临床症状并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颈肩腰腿疼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改善疼痛症状比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短期疗效明显,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并分析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计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祛敏通鼻喷膜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有着服用剂量少、见效快、使用方便以及吸收迅速等优势,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琦 《智慧健康》2022,(3):154-156
目的 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方案,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84例,结合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42例,在应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相似文献   

14.
边雯雯  李颖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356-1356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丙戊酸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丙戊酸钠治疗组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何婷婷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98-3199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08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中抽取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室性早搏患者使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采取单纯修补术,对照组30例采取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7.1%)明显小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采取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更具优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与分析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患者温经祛瘀汤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为92.00%,参照组患者的总疗效为76.00%,通过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成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温经祛瘀汤的治疗方式,发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症复发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红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59-2559
目的 观察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放置节育器后阴道点滴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84例放置节育器后阴道点滴出血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成2组,各有42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消炎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39/4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32/4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经期、周期、月经量皆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理想(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放置节育器后阴道点滴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明显优于传统使用的消炎痛,服药方便,改善月经情况,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海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非洛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观察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