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清宫八仙糕原为清代宫廷小儿乳食用,又为慈禧太后所喜用。具有健脾和胃等功效。它对治疗老年人脾虚证的疗效分析已经报告过,认为该方剂与胃肠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它对胃肠的作用机理应用形态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尚未见有人报道。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大黄致虚的大、小鼠胃肠粘膜病变治疗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八仙糕是《外科正宗》用于治疗痈疽见脾胃虚弱证的处方。克罗恩病属难治性疾病,病因病机复杂。本文从肠痈角度探析克罗恩病,并从外科内治出发,分析八仙糕治疗克罗恩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捏脊疗法治疗90例小儿脾虚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青 《光明中医》2009,24(2):295-296
目的:观察运用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治疗前记录90例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然后采用捏脊疗法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记录患者症状,并与治疗前比较疗效.结果:90例患者治疗前后对比,痊愈71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有效率94.4%.结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八珍糕配合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健脾八珍糕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四缝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食欲恢复正常时间及食量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八珍糕配合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胃气虚证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膏方辨证调治45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总有效率为87.1%,经膏方调治后患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膏方调治脾虚肝乘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胃汤加减对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郁脾虚证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适量益胃汤进行治疗,同时选择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要对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具体症状、免疫球蛋白、可溶性白介素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同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使用益胃汤之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身体功能基本恢复。结论:益胃汤对郁脾虚证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中医临床诊断肝郁脾虚证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患者52例,随机分成2组各26例,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2组均外用复方樟脑乳膏,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1%,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亚急性湿疹脾虚湿盛证疗效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肝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拟中药调肝补脾方,每日1剂,疗程为4周;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g,每天3次,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调肝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香苏理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西药口服,治疗组30例给予香苏理气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苏理气汤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患者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畅中饮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畅中饮,对照组予中成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及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畅中饮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可以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肠安方治疗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脾虚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胃肠安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积分、症状疗效、胃镜和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安方可改善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逆转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健脾益气方治疗脾虚易感儿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脾益气方用于治疗小儿脾虚证有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此方治疗脾虚易感儿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原理,我们于1980~1986年对62例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及实验研究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脾虚湿阻证)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1∶1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泻Ⅱ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和中药安慰剂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Ⅱ号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证)的效果较好且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胃胀舒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颖 《光明中医》2007,22(5):59-61
目的:观察胃胀舒合剂治疗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胃胀舒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48例,并与吗丁啉片治疗作对照.结果:胃胀舒合剂临床总有效率为85.42%,吗丁啉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41%,胃胀舒合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对腹胀、恶心、厌食、嗳气、早饱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胃胀舒合剂对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和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胀、胃痛、喜按喜嗳、纳呆少食、大便稀溏、肢体乏力、气短懒言、呕吐清水症状、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炎1号方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40例Hp(+)和40例(-)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分别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Hp(+)组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喹诺酮类+呋喃唑酮抗Hp治疗,观察组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Hp(-)观察组和对照组仅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和胃复春治疗,1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1号可显著改善Hp(+)和Hp(-)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适用于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虚泄泻患儿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状积分、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的70. 00%(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IgA、IgG、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健脾固元膏穴位敷贴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疗效可靠,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临床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益肝健脾饮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属肝郁脾虚型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纯中医辨证治疗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乙肝肝郁脾虚证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中药复方益肝健脾饮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阿拓莫兰)保肝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肝功能、HBV-DNA、乙肝五项、腹部彩超等疗效指标。结果:从改善中医临床证候及肝功能指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改善肝脾B超、e抗原转阴率、HBV-DNA阴转率方面,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益肝健脾饮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及肝脏炎症等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瘀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UC患者84例,均给予口服热瘀散治疗,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4.1%。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热内蕴证、脾虚湿盛证疗效最好,与其他证型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瘀散治疗轻、中型UC各证型有显著疗效,尤其以湿热内蕴证、脾虚湿热证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