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8年8月~2001年1月,已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正确的康复指导在髋关节功能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28~76岁,平均52.3±5.8岁。其中股骨颈陈旧性骨折15例,股骨颈新鲜骨折5例,老年性髋关节炎1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创伤性关节炎11例,髋关节肿瘤1例。方法(1)术前指导:术前应让病人了解手术的目的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作用,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交流,消除病人心理困扰,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病…  相似文献   

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是保证膝关节术后良好功能的治疗措施。为促进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正常,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护理康复训练方法,临床上收到了满意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1年5月~11月共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膝关节结核1例,关节置换术后松解1例;左膝7例,右膝4例;女10例,男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56岁。1.2方法(1)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指导:①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主动的踝关节伸屈练习,每次都使踝关节极度背伸、背屈,使腓肠肌充…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及适当调整双下肢长度等,近期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手术[1]。我科1998年10月~1999年12月对31例髋关节疾患病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 本组31例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2~87岁,平均62.0岁。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强直4例、髋关节骨关节病3例。病程2~5年。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髋关节疼痛并向…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病废髋关节功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而术前术后早期对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20例老年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69岁。手术固定方式:15例采用非水泥固定,5例采用骨水泥固定。1.2方法(1)术前康复指导: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健康状况与心理状态,将术后康复内容向患者进行解释和说明,消除病人对手术本身及术后早期康…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开展较早但相应的康复护理工作起步较晚,影响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通过对6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8年9月~2001年9月,全髋关节置换术62例,其中年龄≥81岁5例,71~80岁16例,61~70岁31例,51~60岁7例,≤50岁3例。1.2术前护理训练(1)预防肺部并发症:术前指导患者行胸肺训练,做深呼吸,张口吸气后用鼻慢慢呼气,或让患者吹气泡、气球,以增加肺活量。对肺部痰液较多的患者,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排…  相似文献   

6.
在1999年3月~2001年3月中对胃癌、肺癌、肝癌、喉癌术后患者256例进行了观察,为减少术后患者便秘,我们采取了术后和术前心理康复指导,解除心理障碍,给患者提供了正常健康的心理。1对象与方法将256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34例中男69例,女65例。年龄38~74岁,平均52.4岁。术前术后均介入康复。第2组122例中男70例,女52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6.7岁。只在术后给予康复指导。方法:(1)心理康复:手术前,病人烦躁不安,恐惧、紧张、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此时做…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防脱位护理及康复指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丽霞  周望京 《天津护理》2004,12(3):177-17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预防、护理及康复指导,降低发生率,恢复病人髋关节功能。方法:总结分析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通过卧位、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技巧的护理及康复指导,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结果:4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经随访3个月~2年中仅1例发生脱位。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能有效防止脱位发生。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7月~2001年1月共收治16例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给予积极的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患者16例18膝,其中男7例7膝,女9例11膝,年龄56~69岁,平均64.3岁。骨关节炎8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所有患膝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双膝屈曲挛缩畸形,平地行走、上下楼梯及下蹲功能障碍。1.2方法(1)术前护理:术前护士应多与患者接触交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向其家属耐心讲解手术目的、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7年3月~2000年元月对收治的40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施行了术后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肌肉抗阻力锻炼,使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后康复训练与指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40例病例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60~86岁。致伤原因:直接暴力15例,间接暴力25例;骨折部位:头下型31例,头颈型9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髋关节侧方切口,行THR,术后按计划进行康复锻炼。1.2锻炼方法THR于术后第2天开始锻炼分3个阶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6例髋关节结核,其中活动期2例,静止期11例,愈合期3例;平均年龄374(22~60)岁,术前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3周以上;术后对活动期和静止期髋关节结核患者予常规抗结核治疗6个月以上。经术后平均29(12~71)个月随访,按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术后为:疼痛550±089,髋关节功能525±085,髋关节活动度512±131,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P<001)。本组除1例结核病灶复发和1例大转子截骨处骨不连外,未见其它并发症。表明在现代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结核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方法且术后结核病灶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远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按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制定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计划。采用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康复组患者Harris评分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3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康复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对术后中远期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开展的越来越多。我科在1995年12月~1999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67例71髋 ,男32例 ,女35例 ,年龄30~74岁 ,平均年龄58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26例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 ,强直性脊柱炎6例 ,陈旧性髋关节结核6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松动3例 ,髋关节脱位髋内翻1例 ,股骨颈脂肪瘤1例。术后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正确管理患肢 ,术前示范便盆放置的正确方法 ,宣教术后肢体的位置、禁忌动作 ,宣教制动患肢的意义。术后患肢予外展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利用康复教育光盘进行围术期健康知识教育,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卧位训练、引体向上训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利用梯形外展垫使术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并早期进行渐进式的康复锻炼。结果:患者均于术后12-15d出院,出院时可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无疼痛及其它不适。随访6个月-3年,髋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术前注重实施心理护理,指导术前功能锻炼及术后早期进行渐进式的康复训练,同时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可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底采用美国捷迈(Zemmer)公司生产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TKA)10例,术后应用持续被动运动(CPM)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0例病人,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46~68岁,平均57.6岁。均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2例为外伤术后,所有患者屈膝<90°,其中3例患者屈膝<70°,1例屈膝仅30°。1.2方法(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取硬膜外麻醉,膝正中或内侧纵切口,切除全部骨膜,安装美国捷迈公司人工膝关节(Ⅰ/BⅡ后稳…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欲望低下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黄燕萍 《护理研究》2003,17(18):1077-107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骨无菌性坏死、某些髋部骨折的理想手段。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 ,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不但与疾病有关 ,亦与病人的信心、精神状态即康复欲望密切相关。我科 1999年—2 0 0 1年共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72例 ,其中 9例病人术后出现康复欲望低下 ,发生率为 12 .5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2 0 0 1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欲望低下的9例病人中 ,男 1例 ,女 8例 ,年龄 68岁~ 82岁 ,平均 75岁。分别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 9例病人均采用非骨水泥…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负重关节,由于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而导致严重的关节疼痛、不稳、畸形,日常生活活动严重障碍,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均可选择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我科于1999年6月~2002年1月共行了1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有效的康复训练,其功能均达到满意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1例,其中女10例,男1例,年龄57~77岁,平均66.3岁;2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行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10例为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1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3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及相关知识,术后尽早开始康复锻炼,逐日递增直至出院。结果:本组病例术后3d内即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2周出院,出院时均可在助行器下独立行走,康复训练期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前、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患肢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被认为是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最佳治疗手段。针对手术数量的逐年增多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工作应予以重视[1] 。我科从 1998年— 2 0 0 0年共做髋关节置换术48例 ,经针对性地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病人住院时间从原来的 4周~ 5周降至 2周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从原来的卧床 1个月降至 3d~ 5d ,术后并发症大幅度下降 ,髋关节功能恢复有了很大提高。现就其早期康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髋关节置换术病人 48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2例 ,年龄5 0岁~ 72岁 ,平均年龄 61岁。2 早期康复护理措施2 .1 术前康复…  相似文献   

19.
从 1999年 12月~ 2000年 12月对收治的 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60例中,男 28例,女 32例,左侧全髋关节置换 34例,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26例,年龄 46~ 78岁,平均 62岁, 60岁以上占 66.6%,其中新鲜骨折 16例,均为头颈型骨折,陈旧型骨折 36例,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 15d,最长 20个月,平均 50d。 方法: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肢体末端的关节要进行活动锻炼,如下肢的足趾,手术当天及术后第 1天应多次进行活动锻炼。术后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训练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均就随访6~12个月。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aris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5例,中5例,优良率88.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分阶段性康复治疗,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