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徐承红  贺青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627-2627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36例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查找产后出血的原因,给予相关急救与止血的护理措施,及时抢救产妇的生命.结果 经急救后抢救成功率达到100%,无死亡病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8例,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例.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实施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陈万玲 《现代保健》2012,(21):53-54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监测与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对2002-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并于抢救时及后续观察治疗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31例均保全子宫,所有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积极的监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产后出血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9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有3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行子宫全切术,所有产妇均抢救成功,无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积极抢救和正确的护理下,出血产妇的危险得以解除。结论及时科学的抢救及护理对与产后出血患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英  张燕 《药物与人》2014,(7):226-227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分析并总结我院收治的68例产后出血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了产后出血,68例患者痊愈。结论:做好产前预防、产时监测、产后护理、产后出血的抢救,可为产妇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郭畅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70-4671
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挽救产妇生命。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预防措施不完善,抢救不及时将会造成产后大出血。产后出血起病急、进展快、来势凶猛。开展对产后出血常见病因的预防性护理、诊断、抢救以及全程护理措施的研究,对降低产妇产后大出血死亡率、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病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在短期内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导致循环衰竭而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仍在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中居首位.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我院住院的35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32例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无一例子宫切除及产妇死亡,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剖宫产产后出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采取预防及治疗措施,加强术前、术中、术后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高艳 《中国卫生产业》2012,(30):136-136
目的分析并探讨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1年11月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26例,对26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诊断,处理与防治措施。结果 26例患者中出血量在500~800mL的患者18例,1例出现休克;出血量在800mL的患者8例,有3例出现休克。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及时止血甚至会出现休克,影响到产妇的生命健康,因此在手术中必须加强对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诊断及处理产后出血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产后出血往往发生快,而且来势凶猛,如发现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因此,防止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我院住院156例产后出血达5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及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产后出血作为分娩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的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其发病率较高,是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若抢救、护理不及时或者不正确,一定程度会使得产妇的生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本文就此问题对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出血性休克患者50例,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的抢救措施。结果本组出血性休克5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是产前出血,37例患者是产后出血,5例患者是流产出血。本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抢救后,45例患者能够将子宫完全保留,5例患者通过经腹手术切除子宫。结论产科出血}生休克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抢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医护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产妇的具体情况,促进手术水平有效提高,对保障胎儿与产妇的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体会.方法:对2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胎盘、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通过实施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减轻了产妇的痛苦,使产妇能够快速的康复,降低了由于大出血而引起的产妇死亡率.结论:做好产后出血预防监测和对产妇实施正确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才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严重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笔者对5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产后出血的预防与监测、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预防与监测,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积极寻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结果 64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正确诊断、积极抢救处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只有认真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产后子宫内翻是指胎儿娩出后子宫内膜面向宫颈外翻的病变.现为临床上极为少见的产后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出血、休克及重症感染,常危及母体生命.我院收治1例产后子宫内翻失血性休克产妇,经医护人员默契配合、及时诊治、精心护理,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升妇女孕期及产后饮食营养摄入质量.方法 对我院112例产妇孕期及产后的饮食营养结构调整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同普通摄入大众化饮食的产妇相比,经饮食护理、营养结构调整的112例产妇孕期及产后身体健康素质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更为良好.结论 应当加大对产妇孕期及产后的饮食护理力度,对她们的饮食营养结构进行调整,确保产妇及胎儿能够更为健康.  相似文献   

18.
高椿蓉 《中国保健》2009,(20):918-918
产后出血严重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提高护理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笔者对43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浅析产后出血的抢救与护理 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产后出血病例中有6例未做产前检查、有1例因产妇羊水栓塞,失血过多导致休克未抢救成功死亡。结论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早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及早采取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院对全体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2001~2003年在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的产妇10例,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