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5):14-16
"阴阳平衡"与"内环境稳态"是分属中医学和西医学不同医疗体系的重要基本概念。阴阳平衡与内环境稳态皆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与生命活动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从"阴阳平衡"与"内环境稳态"审视中西医学对健康、疾病的理解及临床诊治,不难看出两种理论体系所反映的相关认知并无不同。该文将"阴阳平衡"与"内环境稳态"作一对比,浅析中西医学不同理论之相似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通过观察滋阴清热活血方对MRL/lpr狼疮小鼠肾组织VEGF表达及其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究该方的肾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MRL/lPr狼疮小鼠模型按尿蛋白水平平均分为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中药加激素全量组、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分别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4周。于第2、4周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变化,4周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小鼠肾组织的病理损伤情况和免疫复合物沉积及分布情况。结果 给药第2周时,中药组与激素组、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尿蛋白含量均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尿蛋白含量下降显著(P<0.01);给药第4周时,中药组尿蛋白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激素组和中药加激素半量组尿蛋白含量下降显著(P<0.01)。HE染色观察中药组小鼠肾脏病理的改善优于激素组,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小鼠肾脏病理改善尤为显著。免疫荧光检测中药组和激素组小鼠肾脏IgG沉积均有明显减少(P<0.05),中药加激素全量组小鼠肾脏IgG沉积减少尤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肿瘤的生长依赖于新生的血管为其提供营养成分和氧气。中医理论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大量实验研究文献表明,清热解毒药可以通过下调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清热解毒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清热解毒法也已成为中医治疗肿瘤主要大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在基底动脉瘤中应用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的对象为2005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77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血管内治疗组)39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比例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计算P<0.05,差异明显。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血管内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冠脉造影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方法。由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冠脉病变的多样性,冠脉造影检查对于冠脉病变的评估已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随着冠脉支架植入技术的发展及成熟,随之出现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使患者再次面临急性心血管事件风险概率增加。因此,在冠脉造影中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查已成为冠脉介入手术的热点,其能充分评估冠脉管壁、管腔及病变性质,有利于病情的充分评估及支架选择、支架释放的应用。该文就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自1977年Gruentiz首次报道应用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成功地重建狭窄的冠状动脉循环以来,介入性心导管治疗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9.
掌握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护理。选取2例在外院采用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的患者动静脉内瘘在透析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做好宣传教育,正确掌握使用中的护理要点,对延长人造血管内瘘寿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及血管内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法对冠脉病变情况的检查结果.结果经统计发现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的最小血管径为(2.23±0.46)mm,直径狭窄率为(32.21±8.76)%,病变长度为(13.27±6.61)mm.与血管内超声检查的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超声检查对钙化病变以及偏心病变有更好的敏感性.结论冠脉造影检查可能会低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冠脉狭窄的性状,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以及介入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运用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火旺型痤疮的临床经验。禤老认为现代人患痤疮,其根本原因在于素体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过旺,导致肺胃血热,上熏面部而发痤疮。可采用滋肾泻火、清肺解毒的治疗原则,以二至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组成的消痤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解毒法配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确诊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伽玛刀治疗和对症处理;观察组31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养阴清肺解毒法辨证施治。3个月后观察癌瘤病灶变化情况、生存质量(KP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瘤体缓解率(CR+PR)33.33%,稳定率(CR+PR+NC)93.33%;对照组分别为20.69%、93.10%;两组癌瘤病灶变化情况无明显差异。KPS评分提高率分别为73.33%、24.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在改善咳嗽、气急、咳痰、胃纳、乏力、口干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肺解毒法配合伽玛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稳定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是进行三羧酸循环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自噬指细胞通过自吞噬作用,选择性清除受损和冗余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中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稳定的一种保护机制。许多研究证实,线粒体功能失常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直接参与了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发展。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核心病机,其对应治法为滋阴清热,研究该治法的生物学实质,是客观了解T2DM中医微观辨证论治的关键一步。本文总结整理了线粒体自噬与T2DM的关系,并对线粒体自噬与消渴病滋阴清热治法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翟理黄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39-40
老年常见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等多因气虚血瘀、痰浊壅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肾精亏虚、湿热下注、津亏肠燥引起。治宜清热、滋阴之法。 相似文献
15.
大青叶等清热药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味清热类中药大青叶、水牛角、龙胆草、生地、黄芩提取物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上述单味清热类中药提取物对HaCat细胞的24h抑制率.结果:大青叶、龙胆草、黄芩、生地提取物具有抑制HaCaT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药物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水牛角提取物具有促进HaCaT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药物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可能是大青叶、生地、黄芩、龙胆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水牛角治疗银屑病的作用与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无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补肾阳方剂中配伍补阴药的特点。发现补阴药以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等出现频次最高,现代补肾阳方剂中补阴药剂量比和味数均较古方明显增加,主治范围也有所扩大。提出当前补肾阳方剂配伍补阴药已成为临床主要配伍形式。当肾精亏虚明显时,配伍补阴药剂量比宜大;虚寒内生之象较著时,则配伍补阴药剂量比宜小。其结果可为临床合理应用补肾阳方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滋阴泻火中药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辛基酚(OP)和双酚A(BPA)的拟雌激素活性的拮抗作用。方法:30只21天SD雌性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玉米油)、染毒组(OP 100mg/kg+BPA 100mg/kg)、治疗组(喂饲OP100mg/kg+BPA 100mg/kg+中药40mL/kg),每天灌胃1次,连续14天后检测子宫增重和子宫内膜ER的表达。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湿重、脏器系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高度及平滑肌厚度、子宫内膜腺上皮高度,腺体数目及内膜ER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与染毒组相比,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辛基酚和双酚A具有拟雌激素活性,滋阴泻火中药对辛基酚(OP)和双酚A(BPA)的拟雌激素活性的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治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0):1049-1051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肌肤毒聚阴疡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祛聚、改善患肢血供、营养神经及抗生素,溃疡创面配合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养阴清热解毒,药用四妙活血汤,治疗28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麻木、发凉、疼痛缓解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肢皮温及踝肱指数(ABI)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Ⅱ级糖尿病足阴虚血瘀、毒聚肌肤阴疡证患者疗效显著,能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养阴清热、宣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组63例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55例,观察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2%,临床治愈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20%、83.64%(P<0.05);治疗组的类风湿因子滴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清络通痹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紊乱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生石膏药性辨析及对其清热功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代医家对生石膏药性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有的认为其性为微寒,有的认为是大寒,从而直接影响了石膏的临床运用。针对这一医学疑问,根据有关石膏药性及其临床运用的历代中医学文献,文章基本阐明了石膏的药性为微寒而非大寒。并对石膏的药性与其清热功效之间的联系作了分析阐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