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胆草与仙鹤草配伍的非特异免疫抗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秀球 《广东医学》2005,26(11):1478-1479
目的探讨植物生药龙胆草与仙鹤草伍用的非特异免疫抗疟作用。方法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SP)吞噬功能实验等实验方法检测不同用药组和感染对照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及MPS的吞噬指数。结果龙胆草加仙鹤草组疟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分别与仙鹤草组和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龙胆草加仙鹤草组对疟鼠MSP吞噬指数分别与仙鹤草组和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龙胆草与仙鹤草配伍可以提高感染疟原虫小鼠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MPS的吞噬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对参杞复合剂进行了小鼠免疫功能试验。方法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要求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足跖增厚法)、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检测(Jerne改良玻片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半体内法)试验。结果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参杞复合剂30天,中、高剂量组的足跖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中、高剂量组的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中、高剂量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参杞复合剂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相似文献   

3.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在肝内的清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在宿主体内消亡的机制。方法:电镜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和药物敏感(N)株小鼠肝脏内白细胞和疟原虫的相互作用。结果:感染N株小鼠的肝脏内未见白细胞增生、浸润、感染RC株小鼠肝脏的门管区和血窦内可见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生、浸润,并伴有大量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滞留。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的表膜相互粘附,大量与吞噬细胞直接接触或未接触的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的虫体出现危机状态(crisis form)。偶见巨噬细胞吞噬游离的裂殖子,但未见吞噬整个感染疟原虫红细胞。结论:宿主可能主要通过活化单核-巨噬细胞诱导疟原虫发生危机状态,清除RC株红内期疟原虫,而并非依赖白细胞直接吞噬、溶解疟原虫。  相似文献   

4.
腹腔注射100或200mg/kg.d 兔磷脂,连续用药4d后,LACA 小鼠碳粒廓清率、校正廓清率 K_8值和吞噬指数α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SC200mg/kg.d RBP 4d后,LACA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血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增加(P<0.01),并提高吞噬功能受押小鼠的吞噬细胞功能(P<0.01)。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食积小鼠模型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DTH)、血清溶血素测定等免疫指标的实验研究,发现食积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吞噬百分数和吞噬指数均为 P<0.005,DTH 为 P<0.01,血清溶血素测定为 P<0.05。食积用药组灌喂具有导滞清热作用的防惊汤后,即恢复至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这为中医所说的“有宿食积滞则易感染外邪导致发热”的理论以及防止食积患儿感染外邪和高热惊厥的预防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牡蛎糖胺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萌  杜国威  田景波  刘赛  于囡  李文 《河北医学》2008,14(2):127-129
目的:探讨牡蛎糖胺聚糖(O-GAG)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观察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结果:随O-GAG浓度的增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强,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胸腺指数ACV和O-GAG低、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O-GAG高剂量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脾脏指数O-GAG中、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O-GAG高剂量组与病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牡蛎糖胺聚糖能显著提高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刺梨多糖对小鼠抗应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刺梨多糖的药理作用,为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小鼠口服给予刺梨多糖,以人参皂甙为阳性对照,观察刺梨多糖对小鼠游泳时间、常压缺氧、高温及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刺梨多糖可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游泳时间、耐高温时间和耐低温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P<0.05或P<0.01),并能增加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百分率,提高吞噬指数、延长小鼠血液的半数溶血时(P<0.05或P<0.01)。[结论]刺梨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耐高温及耐低温的能力,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热凝聚IgG(HAG)代替IC,用碳廓清实验检测了不同剂量的HAG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乐统(MPS)吞噬功能的影响。找出了使小鼠MPS吞噬功能饱和的HAG剂量,从而建立了用HAG封闭MPS吞噬功能的动物模型。本模型可用采进一步研究如何用药物来增强MPS在饱和状态下的吞噬功能,加快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仙人掌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组用仙人掌提取物灌胃,阳性对照组用胸腺肽灌胃,10 d后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吞噬能力较空白对照组增强明显(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仙人掌提取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感染小鼠小肠组织病理的调节。方法对昆明小鼠采用腹腔注射105个感染伯氏疟原虫的红细胞建立动物模型。对部分对照小鼠和感染伯氏疟原虫的小鼠经腹腔注射300 mmol/Lα-乳糖溶液,每日2次,达到竟争性封闭半乳糖凝集素的目的。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趋化因子受体2(CCR2)]以及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1(YM1)和抵抗素样分子α(Fizz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Student t检验分析。结果在感染后第8天,伯氏疟原虫单感染组小鼠和伯氏疟原虫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小肠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标记物iNOS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单感染组和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中CCR2的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伯氏疟原虫单感染组小鼠感染后第8天相比,伯氏疟原虫感染+α-乳糖组小鼠小肠组织的病理损伤更加严重,小肠组织中iNOS和CCR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断半乳糖凝集素-受体相互作用可能通过促进小肠组织巨噬细胞M1极化,加重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感染小鼠的小肠组织病理,提示半乳糖凝集素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控制伯氏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病理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 31岁,来自黑龙江,因心慌、胸闷、憋气半个月,来心内科门诊。进入诊室时,有两位 50多岁的妇女陪同,均面有愠色。当我请患者详说病史时,有一位妇女说:“挂了那么多科的号,看了那么多医生,做了那么多检查,吃了那么多药,什么事也不管。”从她那愤愤不平的态度中,我已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德育课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专设课程,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程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内容已作系统规定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运用。笔者以为,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应着力于树立“一个目标”和在“三个改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从"两个凡是"到"两个突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创新成果.三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创新性是它们共同的真谛.应随着时代、形势和实践的发展,坚持思维方式、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Normal" and "deviant" sexual behavi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Marmor 《JAMA》1971,217(2):165-170
  相似文献   

19.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作者对书名中"直"怀有疑问,思考后提出三个假设。通过查阅文献得出结论,书名"真"因避讳制度改为"直"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经典理由 大医院总被冠以“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的称谓。但在目前面临生存压力的大环境下,医院如何不丢弃“防”的功能,在慢病管理中有所作为,己成为医院彰显公益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