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方法自2013-01—2014-01对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均〈100 ml。32例均获平均12个月随访,1例稍有髋外翻。1例出院后1个月发生感染,经二期处理后愈合,其余骨折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对于闭合复位PNF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医生必须熟练掌握骨折复位、手术操作以及术中软组织保护等方面的技巧,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8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DSH)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较少,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在伤后3~7天,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3分钟;失血量平均160ml;骨折全部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均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36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对骨折端干扰小、固定强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闫军  周劲松  孙成良  胡波  李雷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6):503-505,50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1例。按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12例,Ⅳ型7例。闭合复位,经皮置入PFNA。结果手术时间32~75min,平均46.40min。术中出血量60~140mL,平均84.3mL。1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及退出、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疗效依照Kuderna改良Merle D′Aubigne标准评估,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PFN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结果 29例获平均随访10个月,平均3个月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按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89.7%。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6):1481-1484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本院行PFNA或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5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刀口恢复情况、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结论]微创复位PFNA内固定术更适合应用于老年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闭合微创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结果 14例获6~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中l例.结论 PFNA内固定技术设计合理,抗旋转能力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卧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采用侧卧位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的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稳定,内固定在位。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4~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75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6.5%。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2—2017-02间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术,观察组行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术比较,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11-01—2013-07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45min,出血量平均70ml,住院时间平均15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6个月。54例术后获得随访2~25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5~95分,平均91分。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尤其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更适用,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两种常用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的年龄大于70周岁的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分别应用DHS及PFNAⅡ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内固定的过程中均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拍摄X线片复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牢固,随访6~36个月,36例骨折全部愈合,与DHS手术方法比较,PFNAlI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组比较,PFNA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操作简单,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固可靠,是目前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3-90岁,平均71.2岁。其中跌伤26例,交通伤4例;左侧16例,右侧1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9d,平均4.3d。入院后均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中失血量80-350mL,平均失血量150mL,手术时间40-80rain,平均50min,住院时间8-15d,平均10d。随访时间5-20个月,平均12个月,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6例,中3例,优良率90%。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稳定可靠、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永清  阮朝阳  项昶  张纲  朱群威  钱铮 《中国骨伤》2013,26(10):833-83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ur intramedullary nail,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高龄(80~9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54例(PFNA组),男22例,女32例;采用传统开放复位钉板内固定术32例(对照组),男12例,女20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2年以上的随访,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骨折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三平面复位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3-12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通过手法及牵引复位后不能达到解剖复位,采用器械辅助微创三平面复位。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5~85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35~140 ml,平均75 ml。术中无血管及神经损伤。切口及穿刺针眼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复位情况按照Baumgaertner等的标准评定:优23例,可5例。结论器械辅助微创三平面复位能够使股骨粗隆间骨折达到良好的闭合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髓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缺点,并比较髓内固定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经皮股骨伽玛钉、PFN、PFNA)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以及各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功能康复情况。结果 1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3年。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差值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按Harris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为86.3%,PFN组为85.7%,伽玛钉组为82.9%。结论经皮股骨伽玛钉、PFN、PFNA内固定对功能恢复无统计学差异,经皮PFNA内固定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后康复良好,可适用于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牵引床与手法牵引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12—2016-12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手法牵引组),19例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牵引床组)。比较2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5~12)个月。与牵引床组进行比较,手法牵引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更短,X线暴露次数更少,术中出血量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股骨大粗隆顶点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采用侧卧位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在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而且不需要使用牵引床,术者掌握一定技巧后就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 56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周。疗效按Sanders功能评分评定:优42例,良12例,差1例,失败1例,优良率96.4%。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InterTan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2—01分别采用PFNA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放射学评分和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结果66例均获得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InterTa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放射学评分略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Tan和PFNA内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各有优缺点,术者可根据熟悉程度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