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臭灵丹草药材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并建立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叶表皮制片、粉末制片等显微鉴定方法对臭灵丹草的茎、叶组织构造及粉末进行观察。结果:对臭灵丹草药材的茎、叶组织构及药材粉末进行显微观察、照相,制定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结论: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特征明显,可为臭灵丹草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甘青梅  左振常 《中成药》1993,15(2):11-12
二十五味珍珠丸系由珍珠、肉豆蔻、麝香、金礞石等25味藏药材粉末制成。本文对组成的各药材粉末特征,作了研究和描述,并附有25种粉末的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粉未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及其应用。方法:查阅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总结了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结果: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具有广泛性、专属性和稳定等特征。结论: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对鉴别粉末性药材及混淆品,或含有粉末性药材的中成药,有效高的价值,并对研究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及其应用。方法 :查阅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 ,总结了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结果 :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具有广泛性、专属性和稳定等特性。结论 :中药材粉末显微特征的专属性和稳定性对鉴别粉末性药材及混淆品 ,或含有粉末性药材的中成药 ,有较高的价值 ,并对研究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该实验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颠茄草Atropa belladonna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根、茎、叶横切面显微特征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颠茄草的药材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通过研究,明确了颠茄草各药用部位的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为日后工作中颠茄草药材和饮片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贝母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为推广这一药物资源提供了鉴定依据,为新疆贝母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描述了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以及粉末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新疆贝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芙蓉菊进行生药学鉴定,为今后药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法。结果:描述了药材性状、横切面构造及粉末显微特征。结论:药材根、茎、叶横切面及粉末的显微构造特征明显,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维吾尔特色药材牛舌草开展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的鉴别研究。方法徒手切片法、粉末制片法、石蜡切片法和薄层色谱法。结果获得了药材根和茎的横切面显微特征、粉末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鉴别特征。结论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完善和提高牛舌草药材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锦灯笼药材的显微特征,并制定显微鉴定标准。方法:锦灯笼药材的宿萼、果柄、果皮、种子等组织制片采用福尔马林-醋酸-乙醇(FAA)固定液固定,石蜡制片法制备;锦灯笼药材粉末制片采用水合氯醛透化,稀甘油封片的方法。OLYMPUS DP72光学显微镜观察并对主要的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摄影。结果:锦灯笼药材的组织切片每个部位不低于5张,对10批锦灯笼药材样品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观察,特征清晰明显,符合显微鉴定要求。结论:为制定锦灯笼药材的显微鉴定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唇形科植物迷迭香进行初步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组织横切面及粉末显微鉴别方法。结果:通过对迷迭香药材茎、叶的横切面显微鉴别,茎、叶、花的粉末的显微鉴别,详细描述了迷迭香的生药学特征,找出了迷迭香的详细鉴别特征。结论:可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利用药材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火麻仁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进行研究,为火麻仁的生药学鉴别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火麻仁原植物以及药材进行性状观察,对火麻仁药材的纵切面以及粉末进行显微特征观察;研究火麻仁的理化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 全面的描述了中药材火麻仁的性状特征,粉末和纵切面的显微特征,以及其薄层色谱特征.结论 火麻仁的药材性状特...  相似文献   

13.
描述四种有毒中药粉末洋金花、马钱子、千金子和芫花的显微特征,为粉末药材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疆地区维药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进行显微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组织横截面、粉末鉴别等方法对药材的显微鉴别进行研究。结果:对药材的茎横截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描述、绘图。结论:白花丹药材茎横截面及粉末的显微图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婴儿消食散由红参、槟榔、榧子、鸡内金、山楂等16种粉末药材制成。本文对婴儿消食散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对16种组成药物的显微鉴别特征作了简明描述,并附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16.
丁锤  张炜  边樱  张朝凤  许翔鸿  张勉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244-2248
对来源于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萎软紫菀A. flaccidus和块根紫菀A. asteroides的藏紫菀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药材进行了性状观察和描述,拍摄了药材照片;对药材粉末进行了显微观察,描述了主要显微特征,并制备了粉末显微图谱;以灯盏甲素和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藏紫菀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3种来源藏紫菀在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区别,二者结合可以较好的区分3种不同的来源;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来源于缘毛紫菀和萎软紫菀的药材薄层色谱图较为一致,块根紫菀具有一定差别。该实验建立的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方便、有效地区别3种不同来源的藏紫菀药材。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珠子参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珠子参西北主产区的陕西和西南产区的贵州所产的珠子参药材进行生药鉴定研究,为该药材及其同属药用植物的鉴别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对珠子参药材进行鉴定研究.其中显微鉴别分别对根茎的节和节间横切面、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结果 对两个不同产区珠子参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相应的组织、粉末的显微彩色图谱.结论 不同产区珠子参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鬼箭羽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以木栓翅入药的鬼箭羽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研究,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将鬼箭羽的木栓翅和药材粉末分别制作装片,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在药材粉末中发现一种新型纤维—其腔内细胞壁环纹增厚。结论:环纹胞腔纤维这一显微特征为鬼箭羽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疆牛至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为推广这一药物资源提供鉴定依据,为新疆牛至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描述了新疆牛至叶、花、茎的药材性状以及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新疆牛至叶、花、茎的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地方药材水蜈蚣的生药学鉴定及薄层色谱研究方法,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基源、药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原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特征、粉末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特征。结论这些特征可作为水蜈蚣药材的生药学鉴定依据,为水蜈蚣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