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肾移植患者发生下生殖道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阴道镜门诊应用宫颈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12例肾移植患者是否合并宫颈、阴道、外阴、肛周等部位的癌前期病变;用凯普核酸分子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中8例患者宫颈阴道分泌物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结果:(1)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11例;(2)阴道镜检查宫颈转化区异常10例,同时合并阴道或外阴、肛周多部位病变8例;(3)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级5例,CIN1级及(或)宫颈HPV感染6例;同时合并阴道或外阴、肛周多部位病变8例;(4)HPV基因分型的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感染5例,低危型HPV感染1例;(5)失访1例。获得随访的11例(6~66个月)均持续存在宫颈细胞学及(或)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无1例进展为浸润癌。结论:女性肾移植患者发生高危型HPV感染与下生殖道多部位的癌前期病变相当常见。高等级的C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与肛周上皮内瘤变(AIN)的发生率高且消退缓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及多重感染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状瘤基因分型技术对300例(慢性宫颈炎症组121例、CIN158例、CIN2 42例、CIN3 20例、宫颈鳞癌组SCC 8例、正常对照组51例)就诊患者进行HPV分型检测。运用?2趋势检验比较HPV在不同病变中的总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析HPV亚型在多重感染中的分布及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宫颈炎、CIN1、CIN2、CIN3、SCC组的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3.92%、9.92%、15.52%、19.05%、15.00%、12.50%。不同宫颈病变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多重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组多重感染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最常见,二重感染最常见的HPV亚型组合是HPV16+51型。结论 CIN1、CIN2、CIN3及宫颈癌中HPV的感染率均高于正常和宫颈慢性炎症组,高危型HPV多重感染(高危与高危)增加宫颈上皮内病变风险,但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董颖 《生殖与避孕》2012,32(6):417-422
目的:评价宫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TCT检查结果异常,包括意义不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和鳞状上皮癌(SCC)的163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16、18、31、33、45、52、56、58)分型,并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不同年龄段绝经妇女TCT结果异常的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PV分型检测阳性者80例,感染率49.1%,随着TCT检查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亦逐步增加,与低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63例TCT异常患者中,病理学诊断阳性51例(CINⅠ级24,CINⅡ级9例,CINⅢ级6例,宫颈浸润癌12例),阳性率31.3%(51/163)。随着TCT检查宫颈癌变级别的增高,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阳性率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宫颈炎组中HR-HPV阳性40例,感染率35.71%,宫颈CIN阳性组中HR-HPV阳性29例,感染率74.4%(其中CIN I级70.8%,CIN II级77.8%,CIN III级83.3%),宫颈浸润癌组中HR-HPV阳性11例,感染率91.7%,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升高,HR-HPV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⑤TCT联合HPV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敏感度均高于TCT检查,分别为96.1%、78.4%、66.7%(P<0.01)。TCT联合HPV分型检测、单独HPV检测对CIN及宫颈癌筛查的假阴性率低于TCT检测,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3种筛查方法的特异度、假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8.55%(68/69);HSIL组单一型别感染率为81.82%,多型别感染率为18.18%,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2、58最常见;宫颈癌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5.45%,多型别感染率为4.55%,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最常见.所检出的HPV型别中以HPV16的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②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③HSIL与宫颈癌感染的HPV基因型呈多样性.且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以HPV 16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因宫颈病变行宫颈病理检查的患者1280例(包括宫颈炎症870例,CINⅠ115例,CINⅡ102例,CINⅢ109例,宫颈癌84例),均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行HPV分型检测。对其中304例行LEEP治疗后的CIN患者于术后6个月、1~2年行HPV分型检测。结果:(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HPV感染率、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HPV单一感染率均呈增高趋势,而多重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2)本组中304例CIN患者在我院行LEEP治疗后6个月和1~2年定期随访。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年HR-HPV感染率(81.3%、22.4%、5.6%)逐渐降低(P<0.05)。CINⅠ、CINⅡ、CINⅢ患者术后6个月HPV感染率分别为16.8%、21.9%、28.0%(P>0.05),术后1~2年HPV感染率分别为3.0%、5.2%、8.4%(P>0.05)。(3)术后1~2年HPV阴性组、HR-HPV阳性组、低危型HPV(LR-HPV)阳性组复发率分别为0.7%(2/281)、41.2%(7/17)、16.7%(1/6)(P<0.05)。结论:HPV分型检测为早期发现和预测宫颈病变转归提供了可靠警示,可作为CIN患者LEEP术后监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正常但高危型HPV感染妇女的宫颈病理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2月就诊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的30岁以上行宫颈细胞学+Cervista高危型HPV联合筛查妇女的临床资料,对细胞学正常但高危型HPV感染且行阴道镜检查的218例妇女取活组织检查,分析其病理结局。结果:218例患者中,宫颈病变占27.5%(60/218),其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占11.0%(24/218),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占13.8%(30/218),宫颈浸润癌占2.8%(6/218)。HPV A9组感染共141例,其中CINⅡ/Ⅲ及以上病变21.3%(30/141),HPV A9组阳性与A9组阴性者比较,CINⅡ/Ⅲ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使细胞学检查阴性,对宫颈高危型HPV检测及阳性结果尤其是A9组阳性,应高度重视,立即行阴道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浸润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库尔勒市妇女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亚型分布,分析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选取在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妇科行宫颈活检的库尔勒市妇女458例进行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行HPV分型检测的女性分为正常/宫颈炎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及宫颈癌(CC)组,检测各组HR-HPV感染情况;比较不同年龄HR-HPV感染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炎组、CIN1组、CIN2组、CIN3组、CC组HPV感染率分别为20.80%、47.92%、71.43%、74.12%、81.67%;HPV感染年龄高峰为≥50岁(P 0.05);CIN1组HR-HPV感染以16型、58型及52型最为常见,CIN2~CIN3组HR-HPV感染以16型、58型、52型、33型最为常见,CC组HR-HPV感染以16型、18型、53型最为常见。结论库尔勒市妇女宫颈病变的程度与HR-HPV感染率相关,应加强对≥50岁库尔勒市女性的重视,定期进行HR-HPV分型检查及宫颈病变筛查。  相似文献   

9.
孕期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与母婴垂直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运用PCR结合DNA探针杂交检测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不同孕期的405例孕妇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DNA分型检测,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出生洗净后对其口咽部和生殖器黏膜细胞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对各自感染率及感染分型进行分析。结果405例孕妇中71例感染HPV病毒,感染率为17.5%;宫颈光滑组定为宫颈正常组,其HPV病毒感染率为5.6%(12/214);宫颈病变组感染率为30.9%(59/191);孕期被检出的型别有16、18、31、33、35、43、56、58、6、11型,分别占HPV感染的37.7%、7.8%、7.8%、6.5%、1.3%、3.9%、2.5%、10.4%、9.1%、13.0%。57例新生儿中,16例感染HPV病毒,感染率28.1%;感染型别有16、11、6、35、31、58,除1例外均与其母亲感染型别相同,经阴道顺产与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HP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9.4%(6/31)和38.5%(10/26)。结论孕期存在HPV病毒感染,以16型病毒感染为主,宫颈病变与HPV病毒感染关系密切;HPV病毒存在垂直传播,以16型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女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及不同HPV基因型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妇科诊断并治疗的632例不同级别CI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及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级别CIN患者HPV的感染状况。结果 632例样本中,共304例检测出HPV阳性,阳性率为48.10%;其中高危型-HPV检出率为25.63%(162/632),低危型-HPV检出率为22.47%(142/632),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以HPV16亚型为主,低危型以HPV6亚型为主。感染患者中,多基因型混合感染占39.80%(121/304),其中CIN2和CIN3患者占混合感染总例数的68.60%(83/121)。20~30岁组和41~50岁组HPV检出率(63.97%和50.27%)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0 1)。CIN1、CIN2、CIN3患者的单一基因型感染率分别为27.41%、30.47%、28.49%,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3患者多重基因型HPV检出率(22.35%)略高于CIN1(19.89%)和CIN2(16.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1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11.96%)明显低于CIN2(72.73%)和CIN3(69.2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20~30岁和41~50岁组是HPV感染的高发人群;不同级别CIN患者均存在高危型HPV感染,但在高级别CIN患者中感染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移行区大环切除术(LLETZ)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及ⅠA1期子宫颈癌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经子宫颈癌"三阶梯"诊断步骤诊断为CINⅢ并行LLETZ手术的567例患者,追踪观察其术后随访情况,探讨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567例患者的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均为CINⅢ,LLETZ术后病理诊断为CINⅠ、CINⅡ、CINⅢ、ⅠA1期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1例、65例、433例、48例。定期随访12~72个月,547例患者的总残留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76%和1.94%。术后病理切缘为CIN者共46例,其中CINⅠ17例、CINⅡ13例、CINⅢ16例;切缘无病变者521例。(2)LLETZ术后病理切缘阳性与切缘无病变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术后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HPV持续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4例切缘为CINⅢ者术后1个月再行LEEP术者与46例单纯随访观察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切缘残留CINⅢ病变者的术后病变残留率及复发率均高于CINⅠ/Ⅱ及再行LEEP手术者。(3)术后HPV持续阳性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非HPV持续感染者(P<0.05)。结论:(1)LLETZ术切除标本切缘病理对预测病变残留、复发有临床价值,且与术后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但切缘状态并不是患者行二次手术的唯一指征。(2)术后HPV持续阳性者的复发率增高,临床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2.
宫颈病变四种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的4种检查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活检、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1月在本院宫颈门诊就诊的1308例患者,分析其TCT筛查结果,HPV-DNA检测结果,阴道镜指示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及LEEP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TCT检查1308例中,阳性182例,阳性率13.9%,TCT阳性报告中CIN及宫颈癌检出率85.7%。LSIL诊断符合率63.4%,HSIL诊断符合率86.7%。TCT漏诊率12.8%;(2)HPV检测212例,阳性检出率67.0%,HPV感染率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CINⅠHPV检出率59.3%,CINⅡHPV检出率77.4%,CINⅢHPV检出率96.0%,浸润癌HPV检出率达100%。HPV(+)组CIN检出率93.7%,HPV(-)组CIN检出率74.3%;(3)TCT(+)HPV(+)组中,CIN以上病变检出率95.3%;TCT(-)HPV(-)组中,CIN以上病变检出率58.8%,无1例CINⅢ以上的病变;(4)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66.5%;CINⅠ符合率83.1%;CINⅡ符合率63.5%;CINⅢ符合率58.6%。术后病理级别下降24例(11.7%),术后病理级别上升45例(21.8%)。结论:TCT有较高的阳性筛查率,但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HPV有更好的阳性筛查率,HPV阳性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TCT与HPV结合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尤其两者均阳性时预测价值更高。阴道镜活检较难发现宫颈上皮深处及宫颈管内病灶,LEEP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活检的不足,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但存在影响病理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合理使用TCT、阴道镜检查、HPV检查及LEEP,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的基因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行子宫颈癌筛查的72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HR-HPV)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对于细胞学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和(或)HR-HPV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多点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724例中经病理确定为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51例(34.67%)、17例(2.35%)、48例(6.63%)和10例(1.38%),宫颈脱落细胞hTERC的扩增率为11.05%。①724例HPV阳性率为39.64%;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19.86%与5.26%(χ2=37.556,P <0.01)。②hTERC扩增在细胞学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组为5.19%、ASCUS为10.23%、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为(LSIL)11.84%、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为2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为73.17%、鳞状细胞癌(SCCA)为100.00%、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为50.00%;hTERC在HSIL及以上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χ2=186.755,P <0.01)。③在不同组织学结果中hTERC的扩增率分别为,NILM 3.70%、CINⅠ4.38%、CINⅡ47.06%、CINⅢ58.33%、浸润癌90.00%,hTERC在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和NILM者 (χ2=144.597,P <0.01)。结论:hTERC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与否有可能作为判断有无高度病变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状态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别检测114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HPV生物状态及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结果:在非CIN、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宫颈组织标本中hTER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78%、10.00%、50.00%、78.37%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01)。随着病变程度升高,HPV整合发生率逐渐升高(0.0%、10.00%、18.75%、72.97%、80.00%)。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HPV整合率有显著差异(χ2=52.49,P<0.001)。其中,非CIN组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Ⅰ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 DNA整合情况和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一致,用两种方法预测宫颈癌的效果一致。结论:HPV生物状态和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HPV感染与HPV整合、端粒酶激活有时序性差异,但HPV整合和hTERC基因扩增的时序性和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的基因型整合状态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5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0例宫颈正常组织的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多重PCR法检测HPV16 E2/E7表达。结果:FHIT蛋白的总阳性表达率为57.26%(67/117),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5.00%、80.00%、75.00%、60.00%和26.19%。随着宫颈病变加重,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5;P=0.003)。117例单纯HPV16阳性标本HPV16总整合率为81.20%,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整合率分别为60.00%、66.67%、75.00%、95.00%和92.86%;随病变加重,整合率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3,P=0.003);FHIT蛋白阳性表达在不同HPV16整合时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9,P=0.000)。结论:HPV16基因整合可能通过诱导FHIT基因低表达从而促使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组蛋白H3乙酰化状态与宫颈HP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分别与CINⅠ级转归的关系。方法:(1)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治疗的正常宫颈、CINⅠ、CINⅡ~Ⅲ、宫颈癌组织各30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其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水平;(2)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仁济医院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CINⅠ级的161例患者,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的水平,采用凯普技术检测宫颈HPV感染分型。结果:(1)CIN病变组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与正常宫颈组和宫颈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Ⅰ和CIN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水平增加,进展为CINⅡ级以上的发生率进行性升高,(+++)组最高达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高危型HPV16/18感染的CINⅠ级,其组蛋白H3乙酰化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低危型和非16/18高危型(P0.05);进展为CINⅡ级以上发生率与低危型和非16/18高危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的治疗方案对CINI级转归的影响不同,LEEP术后随访6月无1例复发,HPV转阴率77.94%(P0.05)。结论: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和HPV感染类型与CINI级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V亚型在宫颈疾病谱中,即从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和CINⅢ)到宫颈癌连续发展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因宫颈疾病就诊的189例患者HPV亚型检测的结果。结果:HPV总感染率56.1%(106/189),复合感染率22.6%(24/106)。正常者HPV感染率19.1%(12/63),检测到的HPV亚型主要是HPV52,58,53,16和33。CINⅠ者HPV感染率57.9%(22/38),最常见的HPV亚型是HPV52,其次是HPV58,16,33和18。CINⅡ者HPV感染率70.5%(31/44),HPV52,16,58,33和18等亚型最常见。CINⅢ者HPV感染率89.3%(25/28),HPV亚型以HPV16,52,58,31,33为主。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100%(16/16),HPV16检测率最高,其次是HPV18,52,58和33。结论:宫颈疾病谱中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亚型是HPV16。不同宫颈病变中HPV亚型感染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其潜在转归能力,同时提示临床医师应关注宫颈疾病患者高危HPV亚型情况。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其基因型的分布。方法:用PCR-RFLP法检测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HPV感染并进行分型。先用PGMY09/11共同引物扩增生殖道粘膜型HPV L1区的高度保守区,然后联合使用RsaⅠ、MseⅠ、PstⅠ和HaeⅢ4个限制性内切酶对阳性PCR产物进行酶切,利用不同的酶切片段鉴定HPV的基因型。结果:在239例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205例(85·8%)HPV感染,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感染率分别是66·7%,89·9%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共检出22型HPV,其中主要基因型及其感染率分别是HPV16(45·6%)、58(12·1%)和52(6·3%)。结论: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的基因型至少可达22型,其中以HPV16、58和52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ERC基因作为宫颈病变筛查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官颈病变筛杳的7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宫颈脱落细胞行液基细胞学榆查,并行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II)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必要时行阴道镜活榆及病理检查.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细胞内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情况.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TERC基因异常扩增结果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正常、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不典型腺细胞(AGC)中,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分别为5.8%、22.2%、30.8%、27.8%、86.4%和1/1,正常、ASCUS、ASC-H和LSIL者均明显低于HSIL者(P<0.01).在病理检查结果为官颈上皮内瘤变(CIN)I、CIN Ⅱ~Ⅲ和浸润癌中,TERC基冈异常扩增率分别为9.3%、77.8%和96.7%,CIN I明显低于后两者(P<0.01).HPV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的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明显高于HPV阴性者(分别为33.5%和5.2%,P<0.01).TERC基因异常扩增诊断CIN 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为81.88%,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的36.96%(P<0.01);其特异度(93.32%)明显高于HPV 检测的33.93%(P<0.01);阳性预测值(81.29%)与细胞学检查(86.44%)相似(P>0.05);而阴性预测值(93.56%)低于HPV检测(97.06%,P<0.05).结论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增加,且其扩增与HPV感染有关.应用FISH技术检测TERC基因异常扩增作为分子遗传学指标,可以辅助细胞学榆查和HPV检测,协助筛出CIN Ⅱ及以上的高度病变和宫颈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D1a和E-cadheri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a和E-cadherin在同期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56例宫颈鳞癌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结果:(1)CD1a+朗格汉斯细胞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中数量逐渐减少,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IN中该细胞数量随病变严重程度减少,CINⅠ和CINⅡ、CINⅠ和CINⅢ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CINⅡ与CINⅢ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E-cadher-in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癌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逐渐下降,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CIN中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随病变严重程度呈下降趋势,CINⅠ和CINⅡ、CINⅠ和CINⅢ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CINⅡ和CINⅢ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宫颈组织中CD1a+朗格汉斯细胞的细胞数与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呈正相关(r=0.912,P0.05)。结论:CD1a+朗格汉斯细胞与E-cadherin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