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12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为(9.24±0.28)分、(6.27±1.27)分,观察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为(9.18±0.25)分、(3.86±2.10)分,治疗前两组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积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予综合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医药结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并评价治疗后5年的生存质量。方法将来我院就诊的6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病情使用常规化疗,治疗组除常规化疗外,在化疗间歇期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服用自拟配方中药汤剂,用Karnofsky功能指数评定以及单位测评法评定治疗后1、3、5年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计算其5年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晚期卵巢癌5年生存率(85.0%)高于对照组(70.0%)(P〈0.01),治疗组1年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结合化疗,能使晚期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延长,使治疗1年后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9例复发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采用PPT化疗方案)和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后及肿瘤突变负荷(TMB)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1~2级和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B-H患者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对复发晚期食管癌的抗肿瘤效应更好,可更有效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扶正和胃合剂治疗大肠癌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和胃合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方法:扶正和胃组单用扶正和胃合剂治疗,扶正和胃合剂联合化疗组,中成药对照组用鸦胆子乳注射液治疗,观察Karnofsky评分、中位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扶正和胃合剂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结论:扶正和胃合剂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沈迪  郜妙 《上海医药》2024,(3):28-32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联合化疗对晚期胃癌和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3例晚期胃癌和12例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以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应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分、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气化瘀解毒法联合化疗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癌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3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分别为(10.27±3.28)分,(8.85±2.29)分和(7.42±1.54)分,对照组分别为(13.25±3.34)分,(11.36±3.07)分和(9.57±2.2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5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化疗,同步3DCRT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KPS评分为(75.3±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9)分(P〈0.05),但两组总体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19%(P〈0.05),两组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相当(P〉0.05)。结论 3DCRT放疗同步XELOX方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时加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虽未显著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但能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动脉灌注贝伐单抗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卡氏生存质量评分以及6、12个月生存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16.67%)和临床获益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和55.5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416.52±10.89)mg/L和CEA(254.57±50.72) mg/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34±11.89)mg/L和(314.56±69.84)mg/L(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PS评分(76.86±6.7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9±5.8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生存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6.11%(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的生存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痛、黑便、过敏反应和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单抗联合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患者血清AFP和CEA的水平,疗效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使用在高耐药性乳腺癌化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晚期高耐药性乳腺癌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2组都选择常规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进行化疗,对照组口服他莫昔芬10 mg/d,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托瑞米芬30 mg/d,1次/d.比较2组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病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完全缓解35例,部分缓解15例,有效率71.4%,对照组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20例,有效率50.0%.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092,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研究组为(90±6)分比(76 ±5)分,t=15.978,P<0.05;对照组为(84 ±5)分比(75 ±4)分,t=8.772,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093,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42±5)个月比(37 ±5)个月,t=5.091,P<0.05].结论 在高耐药性乳腺癌化学治疗中,内分泌药物联合使用能促进近期疗效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存期间与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硝菔增液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患者,按照入院编号单双数分为中药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各30例。中药组使用硝菔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停药后30 d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PAC-QO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中药组患者MBI评分(83.13±10.75)分、PAC-QOL评分(33.79±9.47)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5.27±14.43)、(40.88±13.4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11.86±4.33)分、停药后30 d复发率10.00%均低于对照组的(16.56±5.22)分、3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菔增液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便秘具有快速通便、无毒高效的作用,且无明显依赖性,有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西医化疗结合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院内收治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17±2.24)岁;研究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55.44±2.37)岁。两组均予以同种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联合应用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主证、次证积分,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CA125、CA199、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CD3+、CD4+、CD8+等免疫指标,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主证胃脘疼痛、食少纳差积分,次证气短乏力、精神萎靡积分分别为(1.21±0.36)分、(1.04±0.27)分、(1.13±0.45)分、(1.25±0.33)分,均低于对照组[(1.96±0.44)分、(1.88±0.62)分、(2.02±0.17)分、(2.29±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05、7.349、10.946、11.690,均P<0.05)。研究组CEA水平、CA724水平、CA125水平、CA199水平、AFP水平分别为(3.12±0.45)μg/ml、(6.63±0.24)U/ml、(30.21±1.14)U/ml、(32.14±1.15)IU/ml、(20.12±2.23)mg/L,均低于对照组[(5.41±0.26)μg/ml、(8.92±0.71)U/ml、(32.47±1.36)U/ml、(34.24±1.36)IU/ml、(23.25±2.7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68、18.077、7.534、6.976、5.219,均P<0.05);研究组CD3+、CD4+、CD8+、ORR、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83、11.144、8.822,χ2=7.198、9.181,均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略高于对照组[11.43%(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05)。结论 将益气扶正解毒汤+足三里穴位注射等中医疗法与西医化疗相结合,可促进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症候、体征改善,对降低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均有积极意义,此中西结合疗法未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扶正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江市中医医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中药健脾扶正联合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42.5%,对照组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KP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中药健脾扶正为主与化疗联合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6例卵巢癌预期性恶心和呕吐Ⅱ级和Ⅲ级患者完全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音乐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音乐干预.结果 对照组呕吐分级多集中Ⅰ、Ⅱ级[分别为15例(45.5%)、12例(36.4%)],呕吐级别评分为(2.33±0.24)分;而音乐干预组经过音乐干预后呕吐分级多集中在0、Ⅰ级[分别为11例(33.3%)、18例(54.5%)],呕吐级别评分为(3.18±0.31)分.音乐干预组预期性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和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音乐干预能减少和降低卵巢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和呕吐的程度,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 将24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12例.所选患者均于入组前行精神压力测试和心电图检查.测试证实心肌缺血后常规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0.1g,1次/d,倍他乐克25 mg,2次/d,阿托伐他汀10 mg每晚口服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振源胶囊0.25 g,3次/d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压、心率和抑郁自评表(PHQ-9)及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情况.结果 24例行标准精神压力测试后,患者ST-T段较测试前改变(0.051 ±0.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精神压力引起入选患者心肌缺血.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舒张压、PHQ-9评分、GAD-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6 ±5)mmHg(1 mmHg =0.133 kPa)比(92±6)mmHg,(69±4)次/min比(83 ±6)次/min,4.5±1.2比7.8±3.4,2.3 ± 1.4比5.8±3.8](均P<0.05).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舒张压、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6±5)mmHg比(90±8)mmHg,(67±6)次/min比(84±7)次/min,5.8±2.8比7.6±3.9,5.2±3.7比5.9±3.3](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PHQ-9评分、GAD-7评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改善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类中药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草药以其多成分,多作用机制的优势在我国肿瘤临床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是常用的一类药物,目前已经发现该类中药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具有逆转作用。现就MDR的发生机制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逆转MDR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贺  张龙生 《中国医药》2014,(5):649-653
目的 探讨中药益气缩泉汤对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合并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及益气缩泉汤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和护理,益气缩泉汤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4 d为1个疗程,以自行排尿情况测定为疗效评估点,观察2组患者排尿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益气缩泉汤组72 h尿频次为(45±10)次,单次尿量(90±24) ml;常规治疗组72 h尿频次为(46±10)次,单次尿量(89±26) ml.治疗后益气缩泉汤组72 h尿频次(22±14)次,单次尿量(321±109) ml,常规治疗组72 h尿频次(36±19)次,单次尿量(195±l16)ml.治疗后2组患者72 h尿频次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单次尿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益气缩泉汤组治疗后72 h尿频次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尿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益气缩泉汤组治疗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5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缩泉汤治疗老年男性脑梗死恢复期尿失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黄慧云  黄兵  李斌  常彦祥  王甲林 《中国医药》2014,(12):1765-1767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6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2 500 mg/(m2&#183;d).对照组患者给予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口服亚叶酸钙200 mg/m2;微量泵输入氟尿嘧啶2 400 mg/m2,共46 h.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5%(1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88±8)分比(65±7)分;对照组:(79±9)分比(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外周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3%(10/33)比3.0%(1/33)、27.3%(9/33)比0.0%、21.2%(7/33)比0.0%、24.2% (8/33)比0.0%、24.2%(12/33)比0.0%、21.2%(7/33)比0.0%](P<0.05).2组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能有效地治疗晚期胃癌,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赵源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75-3377
目的观察Bell麻痹最佳组织疗法和措施,探索急性Bell麻痹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和后遗症的关系。方法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1(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加中药饮片面瘫祛风复正汤(牵正散加减)内服结合西医疗法。对照组1采取纯中医疗法(针刺、面瘫祛风复正汤),对照组2采取纯西医疗法。10 d为1个疗程,三组均治疗至少3个疗程和至少观察3个月。采用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量表等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个疗程和第2、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1-3个月后,三组均可降低HB分级,提高F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FDIP和FDIS评分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2%(46/50),优于对照组1的76%(38/50)和对照组2的72%(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4%(2/50),低于对照组1的20%和对照组2的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24.65±9.95)d,少于对照组1的(33.46±11.35)d、对照组2的(35.76±12.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Bell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中医组和单纯西医组,且后遗症发生率低于2个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心汤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心衰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心汤治疗),每组各6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功能总有效率(91.7%vs78.3%)、中医证候评分总有效率(91.7%vs73.3%)均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5.0%vs16.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LVEF(47.0%±1.0%VS44.4%±1.2%)、E/A值(1.3±0.4vs1.0±0.3)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复心汤治疗心衰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