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对9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治疗180天,分别在治疗初期和治疗末期对脑性瘫痪惠儿进行评估.结果:本组共98例.脑瘫惠儿治疗前后的综合功能比较,治疗后功能明显提高(P<0.01);综合评估显效为17例(17.35%).有效为81例(82.65%),总有效率100%.结论: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康敏 《四川中医》1995,13(11):51-51
小儿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表现为抬举、握持、起坐行走、蹲站等软弱无力,不能运动,日久肢体瘫痪废用,甚至肌肉痿缩的一类病证.西医将该类病分为软瘫和硬瘫.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的一种面神经疾患,以单纯性的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推拿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 1 985~ 1 999年 1 5年间遇“萎症”数1 0例 ,选取小儿“萎症”1 0例 (成人除外 ) ,总结研究 ,年龄为 3~ 8岁 ,病情为“小儿急性脊髓灰白质炎”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例患儿均由他院或上级医院诊断经住院治疗后遗下肢瘫痪 ,经多方治疗无效 ,转治我院门诊 ,男 4例 ,女 6例 ,“双下肢瘫痪 4例 ,单侧下肢瘫痪 5例 ,原因不明性下肢瘫痪 1名 ,无重度瘫痪 ,病程 2例〈3个月 ,6例〈6个月 ,1例为〈1年。1 .2 诊断标准   (1 )小儿萎症前期有发热史。   (2 )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性瘫痪性症状 ,肢体运…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壁变性或破裂而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内,引起昏迷和瘫痪.因其临床主要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故属中医学中"中风"证范畴.  相似文献   

6.
癔症性瘫痪是功能性瘫痪,是一种以癔病为原因的暂时性肢体运动障碍,是癔病的肢体表现。癔病是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分为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转换型和以精神症状为主的分离型。本病患者的心理脆弱、反应敏感,既对瘫痪非常恐惧,又怕治疗,不愿配合。癔症患者发生瘫痪时,表现可分为偏瘫,单瘫和截瘫3种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癔症性瘫痪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5年来针灸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刺取穴规律、针刺手法和除针刺以外的治疗方法,充分显示了针灸治疗该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50例小儿脑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结论 综合性康复治疗是治疗小儿脑瘫的有效方法,应注重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一般资料216例中,男126例,女90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年;症状;右侧瘫痪128例,左侧瘫痪85例,全身瘫痪3例。门诊治疗176例,住院治疗40例,治疗期间停服西药,接受蒙药治疗。分型及治疗风痰型 1.轻型:眩晕,乏力,口眼歪斜,手足拘急或麻木,左侧半身不遂,肌张力4级以止。2.重型:神识模糊,肢冷汗出,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又称面瘫,它是一种以面神经炎或脑中风所引起的面部一侧肌肉瘫痪运动障碍,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