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近年,我们应用胃双重对比造影诊断早期胃癌1例,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患者女,54岁,以往无明显胃病史,近年中上腹部有间歇性隐痛就诊。在本院作GI显示:胃窦部小弯前壁见约10mm左右龛影,龛边不整齐,较僵硬,周围有少数颗粒状隆起以及指压迹征。诊断为早期胃窦部溃疡型癌。建议作胃镜检查。外院胃镜:胃窦部溃疡。活检报告: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活动期。经1个月口服洛赛克、雷尼替了等治疗后GI复查病灶无明显变化。再做胃镜检查仍诊断为四窦部溃疡。而病理提示:胃窦粘膜高度异常增生,有早期胃癌变可能,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胃小弯近幽门前壁可扪及2.5cm直径的肿块,质中偏硬,未及浆膜,周围淋巴结不肿大,肝(-),盆腔(-)。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邪前壁小弯  相似文献   

2.
胃假性淋巴瘤是少见的良性病变,临床上、内窥镜、X 线易误诊为胃癌,病理组织学上有时与恶性淋巴瘤相混淆。现将我院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女性,52岁。中上腹疼痛1年余,近3个月加剧伴呕吐。入院前2次胃镜检查发现胃窦部粗糙,结节状,蠕动减少,拟诊胃癌;两次粘膜活检病理报告均为“胃窦部”慢性溃疡伴腺体轻~中度不典型增生。GI 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体检腹  相似文献   

3.
例1,男,46岁,2年前开始间歇性头痛、头晕,逐渐加重,有时伴有恶心、呕吐。5个月后,突然眼睑及口唇抽搐,嘴吐白沫,约10分钟后消失,此后常有类似发作。入院前几天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呛食,神志有时不清。检查:精神淡漠,双眼底视乳头水肿。右中枢性面瘫。咽反射迟缺,悬雍垂偏左。左例偏瘫。双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迟钝。膝反射左侧活跃。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 ),细胞数10个/mm~3,糖定量30—40mg%。双侧颈内动脉造影:右侧大脑前动脉向左侧呈弧形移位,虹吸部C1、2聚拢。左侧虹吸部向下受压呈“u”字形,大脑前动脉呈弧形向左移位,距中线  相似文献   

4.
例1 女,48岁。上腹部胀痛不适12年,时有返酸,近3个月疼痛加重,食欲减退,间歇黑便,呕吐。查体:左上腹偏左触及一2.5cm×2 cm大小包块,质硬,微压痛、表面光滑,胃内有振水声。上消化道钡透:胃窦部小弯侧可见4cm×1.8cm龛影,诊断胃癌。手术所见:胃体积较大,除胃底小部分正常,全胃呈皮革样改变,幽门部有一4cm×3cm×3cm 肿块,游离,胃周围无肿大淋巴结,术中诊断为皮革样胃癌,行胃癌根治术(R_2)。病理  相似文献   

5.
例1:患儿杜×,男,3岁,本县王家庄人,于1992年7月10日来诊。母代述:患儿于10天前不思饮食,乏力,精神萎,近5日发现尿黄短少,皮肤发黄伴恶心呕吐。患儿于2个月前不明原因反复发热伴发皮疹,久治不愈,后经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每天口服强的松以维持正常体体温,激素停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王××,女,7岁,汉族,河南密县人。因头痛,呕吐己4个月,视力减退月余,于1976年4月30日入院。 4个月前(1976年1月)患者出现无原因的头痛呕吐,数日后左眼内斜,头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似刀割样,以前额为重,多在早晨和下午3时加重,头痛剧烈时常伴有喷射性呕吐,食量减少,身体日渐消瘦。病后无明显发热,但有时手摸患儿前额时,有热感,未测体温。病后用过磺胺、青霉素、链霉素、经数日治疗,疗效不明显。3个月前,患儿曾在郑州市某医院檢查,诊为颅内高压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颅内蛛网膜下腔囊肿较为罕见,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非肿瘤性囊囊肿,亦称蛛网膜下腔水囊肿。我院从1962年以来收治5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例1,男性,7岁。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头颅两侧不对称,右颓部向外膨隆,膨隆处随年龄增大。入院前3个月开始隐约头痛,逐渐加重,1个月来且伴有恶心、呕吐。检查:右颞部隆起,隆起部触之坚硬,表面光滑。头、颈部歪向右侧。双视神经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8岁,于1996年4月3日入院,主诉:发热,头痛伴两耳流脓3天,该患儿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头痛(最初前额部痛,后枕部痛,并向下蔓延到颈部),两耳流黄脓,胀痛(过去有慢性中耳炎,1个月前治疗好转),经本村医生诊疗后,给予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及滴耳油,该患儿并于第二天晚9时左右出现头痛、寒战、发热,同时出现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咳嗽、腹痛、纳差、腹泻而来院就诊。 体格检查:T:39℃,R:24次/分,P:88次/分,神清,语明,重病面容,流鼻涕,咽部充血,扁桃体不肿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稍迟钝,角膜  相似文献   

9.
<正> 胃肠结核诊断较难,易与其它许多疾病相混淆和有多种临床表现。一、表现为腹块和很少见的放射学特征。例1,出现上腹痛,呕吐和体重减轻。脐部触及一个8×8厘米大小,不规则,结节状肿块。钡餐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第3段下缘有一个充盈缺损,粘膜完整。术中见到结核样改变,全小肠浆膜下结核。抗结核治疗3个月,钡餐复查正常。例2,出现全腹痛,体重减轻和腹块。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胃窦部大弯侧显著不规则。此外,十二指肠第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1岁。因上腹部持续性隐痛6+月,疼痛加重半月于1992年2月10日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阴性,肝脾未扪及,上腹部胃前区扪及约4cm×3cm大小包块一个,质硬、压痛,边界清楚。胃肠钡餐检查:胃窦壁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其间有较大龛影存在,临床诊断胃癌,于2月1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见胃窦部有一约6cm×5cm肿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粘连,质硬,幽门处有数个肿大淋巴结,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大体标本见次全切胃组织一个,沿胃大弯剖开,胃窦部有一约6cm×5cm×2cm包块,表面  相似文献   

11.
颅咽管瘤为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多发生在鞍上,发生在侧脑室和小脑桥脑角部者,极为罕见,我院几年来各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例1:男性,6岁。患儿入院前3个月开始,间歇性头哺,经多方治疗无效,入院前一个月头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走路不稳。检查:神志清,精神淡漠,发育智力差,颈部抵抗感,走路不稳,右指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6岁,因发热、头痛十余日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好转2天,又因发热、头痛、呕吐、抽搐3天来我院.查体:昏睡,咽充血,心、肺、腹正常,脑膜刺激征" +”,膝腱反射减弱,巴氏征"+”.腰穿脑脊液外观微混,压力240mmH2O,Pandy"++” ,细胞数1 800×106/L,淋巴细胞94%,糖、氯正常.经抗炎、降颅压等对症治疗,1周后好转出院,1个月后随访无不良主诉. 患儿男,8岁,因发热、头痛、呕吐2周,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治疗病情有好转,体温正常3 天后又出现发热,体温在39℃左右,嗜睡、烦躁交替出现,呕吐、头痛剧烈,畏光、反复抽搐.查体:嗜睡、咽部充血,心率96次/分,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不大,脑膜刺激征"+”,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外观清,压力280mmH2O,Pandy"+ ”,细胞数960×106/L,淋巴细胞90%,1周后复查脑脊液细胞数190×106/L,淋巴细胞 90%,Pandy"+”,糖、氯正常值,压力150mmH2O,入院后经抗炎,降颅压,退热,高压氧,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好转,随诊3个月患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正> 患儿王×,8个月,男性,住院号330742。于1983年5月24日以黑便3天,腹胀呕吐1天急诊入院。近4个月来患儿曾多次有间歇性黑便及食后呕吐史,皆经保守处理好转,唯大便潜血始终为阳性,并有肉赘样物便出史。家族中无同类病史。曾做钡检,提示胃窦部变形。查体:体温36.7℃,脉搏140次/分,发育营养较差,贫血外貌,其它无异常发现。化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9岁,2008年8月因间断性头痛、恶心呕吐3个月,加重伴视力下降入我科。3个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以额、双侧颞部痛为主,呈钝痛,伴恶心呕吐。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前因视力下降,佩带近视眼镜。近3 d患者头痛进行性加重,于立位行走时明显,卧位时缓解,并出现双眼视物模糊等情况,在当地医院行头颅CT考虑鞍区占位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5.
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院近年来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54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规律性疼痛20余年,伴黑便3天于1982年11月17日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余无特殊阳性体征发现。胃镜示胃窦部小弯侧近幽门处粘膜糜烂。高低不平,蠕动差。活检报告胃窦组织炎性假瘤形成或恶性淋巴瘤可能。胃钡透示鲁窦粘膜皱襞增厚,胃壁僵硬,伴浅表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疑诊胃窦癌。术中见胃窦部浆膜呈灰白色,且有-4×4×3m大小的肿块,质硬界不清,幽门管狭窄,幽门下淋巴结肿大。作根治性胃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摘要 患儿,女,10岁.主因间断发热1个月,3小时头痛伴惊厥2次入院.患儿1 个月来间断低热,食欲下降和乏力,轻咳,无胸闷憋气,无头痛头晕,服退热药体温暂降,未服其他药物.入院前3小时突感头痛、呕吐,继而惊厥,两眼斜视、口吐沫、四肢发挺,1~2秒后自然缓解,抽后神清.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例1,女,1岁10个月,因反复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4月9日由某县医院转入.入院前半个月患儿不明原因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色渣样物及胆汁,亦无蛔虫,有纳差、腹胀.初始时每天呕吐1~2次,未予特殊诊治,后呕吐加重,每天3~5次,多于进食后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胃原发性恶性神经鞘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 ,70岁。上腹部隐痛 4年 ,加重 2 0天 ,偶有呕吐。术前上消化道造影 :十二指肠球部可见巨大软组织肿块影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电子胃镜 :胃窦大弯及十二指肠球部大弯可见隆起 ,呈分叶状 ,约 4cm× 3cm大小 ,表面粘膜完整 ,钳触之实质感。于全麻下行胃窦部肿物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胃窦前壁内 ,约 6cm× 5cm× 4cm大小 ,多结节状 ,活动度较大 ,可脱垂入十二指肠内 ,也可还纳胃窦部 ,未发现有周围肿大淋巴结 ,切开胃壁行肿物切除。病理检查 :肉眼可见肿物呈分叶状 ,6cm× 4cm× 3cm大小 ,包膜尚完整 ,表面光…  相似文献   

19.
喻韬  邓建军  赵亮 《四川医学》2009,30(8):1339-1339
患儿,男,5岁4个月。因误服维生素A39h,头痛,呕吐19h于2007年11月2日入院。患儿入院前39h误服维生索A胶丸98粒(2.5万IU/粒,即245万IU),入院前19h出现头痛、烦躁、呕吐,不伴发热、昏迷、抽搐及视力模糊等,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院外给予洗胃、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等治疗。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等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分类比例正常,小便示:隐血(3+),大便正常,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正常,病程第8天头部CT未见异常。诊断:急性维生素A中毒。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 ,6岁 ,因发热、头痛十余日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好转 2天 ,又因发热、头痛、呕吐、抽搐 3天来我院。查体 :昏睡 ,咽充血 ,心、肺、腹正常 ,脑膜刺激征“ +” ,膝腱反射减弱 ,巴氏征“ +”。腰穿脑脊液外观微混 ,压力 2 4 0mmH2 O ,Pandy“ ++” ,细胞数 180 0× 10 6 L ,淋巴细胞 94 % ,糖、氯正常。经抗炎、降颅压等对症治疗 ,1周后好转出院 ,1个月后随访无不良主诉。患儿男 ,8岁 ,因发热、头痛、呕吐 2周 ,当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经治疗病情有好转 ,体温正常 3天后又出现发热 ,体温在 39℃左右 ,嗜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