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于中风病人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90例中风病人进行情志护理干预,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干预前、后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情志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P<0.05),护理干预后病人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结论:中风情志护理不仅可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而且通过对中风病人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中风病人负性情感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对中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威胁极大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的突然及缓慢的后遗症期给病人心身造成很大的创伤,人的气质、性质及心理因素对该病的发生、病势及转归具有重要影响,故重视及加强中风病人发病阶段的心理护理,是中风病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1 中风护理问题的评估中风病人一般具有语言沟通障碍、躯体移动障碍、无能为力和焦虑四项问题,其评估标准如下。1.1 语言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的定义为:个人在与人际交往中使用或理解语言的能力低下甚至丧失的状态。主要评估依据是:①不会说通用的语言;②说话或发音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降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方法:对我院30名出血性中风死亡病人和19名缺血性中风死亡病人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对中风康复治疗方法的探讨.结果:①脑水肿、脑疝在中风早期(小于5天)死亡病人中起重要作用,占同期死亡病人的55.6%,占总死亡病人的30.6%;②在缺血性中风过程有可能出现混合性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变的可能.③急性期开始采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后期肢体功能的康复.结论:要降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除做好中风病人急性期的护理外,做好中风病人的健康教育,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时发现中风先兆症状,及早防治,对预防复发是很重要的.同时提出中风病人急性期开始采用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发挥中医心理学护理的优势在中风病人辨证施护中正确运用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110例中风后遗症病人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风后遗症病人康复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110例中风后遗症病人在院康复治疗期间的功能恢复、心理支持、安全管理以及中风复发的预防方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传统中医理论,注重整体观念,正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功能康复的同时,保障病人安全,注重心理康复,预防复发、生活照顾等方面。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干预,跟踪服务,健康指导,对远期疗效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此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如果医治及时,预后较好;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和护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甚至会引起死亡。以下是我科治疗38例中风老年病人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7.
发挥中医心理学护理的优势在中风病人辨证施护中正确运用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中风病人的临床疗效和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黄秀玲 《中外医疗》2008,27(19):112-113
目的 探讨中风病人社区护理的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出院回家的中风忘者进行家庭护理,即社区护理.结果 中风患者出院后经过社区护理,在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健康教育和康复方面都有明显进步.结论 中风惠者进行社区护理完全可行.此干预模式有利于中风病人的进一步康复,可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是一种较理想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风病的护理体会青海省中医院刘玲俐,杨凌岩我科从1985年至今,治疗上百例中风病人(包括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风),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很好疗效外,在护理上也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急性期护理1.1急性期昏迷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昏迷...  相似文献   

10.
中风病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很高,有资料表明其发生率在 25%~60%之间,与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即往有情感障碍史及中风病史等关系密切。其危害性很大,它能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影响肢体、语言功能的恢复,使疾病治疗复杂化,死亡率增高等。因此加强中风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总结了我院260例中风伴有心理障碍的病人的心理护理。1 临床资料 本组260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164例;年龄42岁~86岁,平均64岁;脑梗塞212例,脑出血48例。2 心理护理2.1 抑郁失望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发现自己突然瘫痪,…  相似文献   

11.
老年中风病人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本文介绍如何对老年中风病人的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中风病人实施康复期护理后,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01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康复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8.04%,对照组总满意度88.00%,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病人实施康复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改善患者及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关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风患者(包括出血和梗塞)发病后常出现偏瘫、意识障碍、失语、吞咽困难等,患者长期卧床,易于引起便秘,导致血压波动,部分病人再次中风,故预防便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防止再次中风,现将我科2003年3月—4月收治中风患者预防便秘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威胁生命、致残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长期以来中老年人心理上都怕得中风,一旦得了中风,思想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我科自1998年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陆波,李玉幸中风患者经过救治,神志虽已清醒,但多遗有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后遗症。此时,护理是相当重要的,现将我科1987~1995年间收治的57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57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风不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更有年轻化的趋势。中风急性期后,多数遗留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口眼歪斜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因此恢复期的护理对日后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至关重要。根据我科2002年-2004年对300例病人因人而异地进行恢复期的护理和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燕 《青海医药杂志》1996,26(11):57-58
中风病人护理心得青海省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张燕中风是心脑等疾病引起人体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血溢放脑,以昏仆、半身不遂、四肢麻木、舌赛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发病急骤,当病人脱离危险后,由正常健康人成为瘫痪病人。心理上往往无法承受沉重的打击,以至意志消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50例中风病人且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护理措施,同时对其进行观察,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 此次康复护理措施总有效为82.00%且在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 有效及综合性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促进中风病人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风中脏腑多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多数病人、伴有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本病起病急、病情重、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严重地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难度较大。笔者根据多年护理实践,就中风中脏腑病人的临床护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残率高,对中风病人作好恢复期 的护理工作,使病人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完全自理是至关重要的。方法 本文作者从饮食、情志、肢体及言锻炼四个方面论述了中风病人恢复期的中医调护:依据病情的辨证用餐,因人制宜地情志护理,恰当适时的肢体及言语的功能锻炼,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病人、陪护、医护三方面通力合作。制度切实可行的计划。结论与结果 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