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慢性湿疹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89.6%,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8%(P<0.05)。结论西药联合养血祛风法中药复方治疗慢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抗组胺药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标准招募亚急性湿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抗组胺药联合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治疗,3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17例,显效21例,总显效率84.4%,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显效率73.3%(P<0.05)。结论健脾利湿法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亚急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164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组胺药和中药配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2周后评价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66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93.90%,高于临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24%(P=0.0406<0.05)。结论中药配方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湿疹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予盐酸西替利嗪10mg每日睡前服用,治疗组加用盐酸异丙嗪穴位注射1次/d,以10d为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2.6%。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侵袭性牙周炎并发荨麻疹的治疗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下是否必需使用抗组胺药。方法将80例侵袭性牙周炎并发荨麻疹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片、甲硝唑片和氯雷他定片,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片和甲硝唑片,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并发荨麻疹时可不使用抗组胺药。但对极少数较重荨麻疹患者,不仅要用抗组胺药,必要时包括糖皮质激素在内的药物都要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养血滋阴祛风药膳对慢性荨麻疹调养治疗后皮肤改善作用.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药膳组和对照组,药膳组每星期3次饮用养血滋阴的三乌茶;对照组给予抗组胺药物,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2年观察皮肤复发出疹情况统计.结果 药膳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9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药膳组与对照组显示相同,没有差异性.结论 养血滋阴祛风药膳能够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且方便营养,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7.
目的玉屏风颗粒联合安脱达(Alutard SQ)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13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玉屏风颗粒联合安脱达脱敏治疗组68例和单纯脱敏对照组65例。均同时口服抗组胺药物。疗程6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54%,治疗组为89.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安脱达脱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张作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38-38,41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6例,在同时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及内服抗组胺药的基础上,治疗组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为15.8%和63.2%,对照组分别为0和30.8%。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及抗组胺药治疗神经性皮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组胺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是6%,对照组复发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荨麻疹比西医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止痒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70例单纯性皮肤瘙痒症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药内服抗组胺药物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观察两组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02,P<0.001)。结论养血祛风止痒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皮肤瘙痒症较单用西药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2015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各32例,4组患者选取两组分为观察组A与观察组B,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第二代抗组胺药依巴斯汀与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剩余两组患者分为对照组A与对照组B分别使用依巴斯汀与西替利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经对比,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第二代抗组胺药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 <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雷公藤多苷联合不同的第二代抗组胺药进行治疗,拥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单独的抗组胺药治疗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0):151-154
目的了解应用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统计抗组胺药物品种、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不同用药方法处方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4张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中,非镇静类抗组胺药物DDDs占99.66%,应用抗组胺药物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占81.73%。结论抗组胺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联合应用抗组胺药物不规范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148例临床确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74)和对照组(n=74),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抗组胺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调查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3%,组间差异较大(χ2=9.365,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发生率为2.70%(2/74),对照组发生率为14.86%(11/74),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15,P<0.05)。经过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其中观察组复发率为1.35%(1/74),对照组复发率为10.81%(8/74),组间差异明显(χ2=7.025,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和抗组胺药物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汤伟  刘应万  张义娟 《淮海医药》2010,28(5):447-448
目的观察等离子联合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后给予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结果治疗患者60例,显效54例(90.0%),有效5例(8.3%),无效1例(1.7%),总有效率为98.3%。结论等离子联合抗组胺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 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痊愈4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方法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1年2月。收集以依巴斯汀与其他药物对照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评价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包括15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较其他抗组胺药高;依巴斯汀联合用药或其他抗组胺药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比单一应用依巴斯汀的疗效高,但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不良反应与依巴斯汀联合用药或其他抗组胺药联合用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不良反应少。由于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且本次研究仍有局限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设计严格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方联合地恒赛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气祛风方组41例,给予补气祛风方治疗;地恒赛组40例,给予地恒赛治疗;联合治疗组69例,给予补气祛风方与地恒赛联合治疗。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有效率补气祛风方组为68.29%,地恒赛组为57.50%,联合治疗组为81.16%。联合治疗组分别与补气法风方组、地恒赛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气祛风方与地恒赛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对螨的敏感性并观察粉尘螨滴剂畅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464名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尘螨阳性率.对177例粉尘螨强阳性的慢性荨麻疹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抗组胺药加畅迪.对照组仅用抗组胺药.结果 粉尘螨检测阳性率70.04%.两年完成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45.455%,治疗组有效率76.74%.结论 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荨麻疹具有病因诊断价值,且畅迪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咪唑斯汀治疗。2组治疗14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用左西替利嗪及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对照组56例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1.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