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大夫 《医药与保健》2005,13(11):30-31
陈大夫:我认识的一个男孩,甘愿去做“改性”手术与他的“男友”结成终生伴侣,他的家人就此带他去问心理医生,医生称他惠了“易性癖”。请问“易性癖”是一种什么样的病?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2.
《健康大视野》2009,(10):51-53
杨文是国际救援中心医疗的总监,工作了9年的杨文认为,做医生的更高层次不是看“病”,而是看“人”。因为只有对“人”越了解,越能有的放矢地治“病”。这个理念同样被他运用在生活中,成为他的育儿秘决。  相似文献   

3.
倒霉的病人     
《医疗保健器具》2005,(3):14-14
一个病人去拔牙,牙科医生是个新手、非常紧张.他刚把臼齿拔下来,不料一手抖,没有夹住,于是.牙齿掉进了病人的喉咙。“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当这个病人找到喉科医生时,他的牙齿掉得更深了.喉科医生给他做了检查“非常抱歉”.医生说.“你的病已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生活实例 “大夫,您得好好给他瞧瞧,刚结婚没几天,他就……”一位时髦女青年“押”着一位小伙子来到诊室。我看着小伙子无助的眼神和慌张的神情,对疾病已经猜到几分。我问小伙子:“你有什么不好啊?”还没等他开口,女青年就滔滔不绝起来:“才结婚几天啊,他就得了那个病。要是真是那个病的话我就和他离婚!”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医生,三句话说死了一个病人。第一句:“你的病呀,来晚了。”病人一听就急了,赶紧求他:“大夫呀,我们大老远慕名而来,求您想想办法吧。”这时,大夫来了第二句:“你这个病呀,没治了。”病人又求他。大夫的第三句话是:“你早干吗去了?”病人听完这三句话,好像一盆凉水兜头浇下,心想完了!他眼皮耷拉着,头部抬不起来了。回到家,  相似文献   

6.
李某25岁,一到冬天就会发作过敏性鼻炎,每天要用3包餐巾纸擦鼻涕,喷嚏一个接着一个,他非常头痛。日前,他在安徽省中医院接受了“冬病冬治”,收到很好的效果。据悉,目前每天在该院接受“冬病冬治”的患者有100多人。  相似文献   

7.
明明妈皱着眉头说:“还是跟上次差不多。早上不愿起床,说肚子疼,好不容易哄他起床穿上衣服,又说腿疼。我也弄不懂他到底什么地方不舒服。”明明坐在一旁,亮亮的大眼睛望着我。我检查了一下,没发现什么异常。便说:“明明,你的病必须打针。”明明小声说:“腿不疼了。”明明妈说:“那我送你上学去。”明明又低下头不吭声了。我实名刘明明妈说:“明明得的田不场上学病。他更体可里喝】”明明码排联大幅:“馋手得,R要不让他上学,因明在纽玩得可观呢。回他以前从来没有沉种观经,这是怎么回事?”孩子不团上学的原因很多,四个致于…  相似文献   

8.
15年前,刚刚步入中年的先生便开始一个劲地往医院“送钱”,尤其是连续两次开胸手术让他饱尝了“病来如山倒”的痛苦与折磨,更“连累”了我。  相似文献   

9.
有位读者写来一封信,说他父亲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不久前脚突然肿了,有的老年人就告诉他:男怕“穿靴”,女怕“戴帽”,他父亲这一“穿靴”,病就没法治了,让他及早准备后事。他感到疑惑,父亲才60岁,真的就治不好了?为此,他急切地向我咨询,我给他作了一些解释,打消了他心头的疑虑。“穿靴”和“戴帽”都是比喻水肿的,肢踝部的水肿称之为“穿靴”,头面部的水肿谓为“戴帽”,它形象地说明了心原性水肿和肾原性水肿发生的部位和顺序。水肿的原因很多,但就“穿靴”的病人来说,是心脏病的表现,即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体征。…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学》2006,(10):61-61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相似文献   

11.
疥疮有五德     
吴官正 《家庭保健》2013,(11):61-61
仁义礼智信,此为儒家“五德”。《事林广记》有这么一个段子:有一个叫陈大卿的,患了疥疮病,瘙痒疼痛难忍。看了他满身的疥疮,上司在旁取笑。陈大卿说:“您不要耻笑我。这种病虽然瘙痒又难看,却有五种美德能够称道,且在所有的疾病之上。”上司问:“有哪五种美德呢?”  相似文献   

12.
得不起癌     
一位白血病患者已经花了50多万做各种治疗,但几年下来他的病并未好转。曾经是家庭支柱,现在却被病折磨得面色蜡黄的他,无力地对记者说:“我们得不起癌,为了治好我的病,家里把房子都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一个家全拖垮了,早知道花这么多钱也好不了,我就在家等死了。”  相似文献   

13.
医海寻趣     
朋友小语最近病了,去看中医,医生给他开了中药处方,要他抓中药,自己回家煎来喝。小语为难地说:“我从来没煎过中药,要怎么煎呢?”  相似文献   

14.
有位患者给我来信。他告诉我,他是一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小三阳”患者,已经患病20年了,主要表现是长期转氨酶升高。他曾到许多医院就医,服过许多药物,但转氨酶很少能恢复正常。他问我:“听别人说,‘小三阳’的患者一般病情是平稳的,为什么我的转氨酶总是不正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诗家历来有“穷而后工”之说,此处的“穷”,主要指人生境遇的穷困和潦倒,另外的一层意思就是谈“病’这关系可分别从“因诗而病”与“因病而诗”两层意义上说。古人早就有“苦吟”一说,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唐·李频),“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文天样)。写作到了如此痴迷、执著的境地,字字句句浸透了作者的心血,正如柯灵所谓‘米人磨墨墨磨人”。文人自身不是铁打的,血肉之躯自然经不起这样的“磨”,长而久之,“因诗(文)而病”或为难免。鬼才李贺的早夭和他极其专注…  相似文献   

16.
黄铎香 《家庭医生》2010,(14):31-32
对发作性睡病,可能很多读者还比较陌生,缺乏感性认识。那么,请先看看一位中学教师前些年给我的一封来信。他在信中把他的“睡病”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杯弓蛇影”,典出于汉朝应劭所著的《风俗通》。那时有位名叫杜宣的官吏,被邀到上司应彬家作客。饮酒时,“北壁有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杜宣害怕,又不敢不饮。回家即病,久治不愈。上司应彬知道后又请杜宣到他家中。“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经过应彬的解释,杜宣疑虑遂解,病顿愈。疑能生病,这位杜宣就是典型病例。他因“疑蛇”,产生了疑疾,俗称“疑心病”,差一点送了命。“杯弓蛇影”的典故因此流传至今。诚然,疑问并非坏事。“疑”而即“问”,了解真实情况,疑虑消除,太平无事。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疑问,深入调…  相似文献   

18.
竹青 《自我保健》2009,(6):20-20
“他已经8岁了,可一打雷就哭,晚上还常常被噩梦惊醒,说是有怪物来了。”家长刘女士为儿子的胆小忧心不已。那么,孩子“胆小如鼠”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病?  相似文献   

19.
年轻时的孙浩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职员。几十年的职场生涯结束,业务能力极强的他,退休前已是一名企业干部。老孙觉得,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虽然年过花甲,但他依然充满了活力。老孙除了参加小区组织的各种义务活动,原本没有学过修理电视机技术的他,还从书本上搬来维修理论,给街坊邻居们修理那些貌似“古董”的显像管电视机。这些“病了”的电视机有时能在老孙的手里“康复”,但有时可就真在他手里彻底“瘫痪”了。  相似文献   

20.
疼妻乱投医活活熏死妻江苏省滨海县淤尖乡一农民,听信游医之言,将患病的妻子活活熏死。淤尖乡某村刘某的妻子两年前患了风湿关节炎,看过几次医生,效果不太理想。2月10日,刘某遇上一位过路“医生”。这“医生”说定能治好他妻子的病。“医生”开了数十味药,叫他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