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GS组织样本制备及染色套液(简称GS环保套液)进行组织石蜡制片的效果.方法 不同类型的新鲜组织经GS环保套液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染色、封片等,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并对染色结果 进行判读.结果 本套液制作的切片经染色后,细胞形态完整,染色效果好,IHC结果 显示:细胞内抗原成分保存完好,阳性结果 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 GS环保套液,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替代甲醛、二甲苯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备蜡块10000个、苏木精-伊红染色10000片和免疫组化染色2265片。结果:用Van-clear环保剂制作的蜡块,组织浸蜡充分,各种组织软硬适中,易于切片;制作的苏木精.伊红片,组织结构清楚,染色清晰,对比及透明度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阳性定位准确,强度、对比度与常规制片一致;存档半年后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半年前结果一致。结论: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对病理常规制片的质量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Van-elear作为环保产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GS组织样本制备及染色套液(简称GS环保套液)进行组织石蜡制片的效果。方法不同类型的新鲜组织经GS环保套液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染色、封片等,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IHC),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判读。结果本套液制作的切片经染色后,细胞形态完整,染色效果好,IHC结果显示:细胞内抗原成分保存完好,阳性结果定位准确,背景清晰。结论 GS环保套液,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够替代甲醛、二甲苯在病理技术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一种组织芯片的手工制作方法。方法:使用骨髓穿刺针实性针芯在软化的空白蜡块上成阵列打孔;然后取出选择的标本蜡块,在其阳性点上取样,制成组织芯片,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组织芯片空心蜡模制备成功率达100%。所制备的组织芯片石蜡块内组织芯切片平面整齐,无组织芯倒浮、脱落现象。组织芯片切片中组织芯片微组织片阵列整齐,无微组织片脱片现象。结论:手工制作组织芯片制备技术简单易学,操作流程容易掌握控制,且成本低廉,有利于组织芯片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GS试剂在病理自动化染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采用GS环保染色试剂固定、脱水、透明、浸蜡、染色和封片的新鲜组织样本4014例,采用全自动HE染色,同时对相同的组织样本采用传统石蜡制片法制片并采用传统HE染色法染色,对不同试剂制片和染色的组织样本的染色结果进行评价和判读,比较两种方法的染色结果及染色时间等.结果 经GS环保套液制片的组织切片效果更加良好,均未出现脱水不完全,组织变脆和变硬的情况;两方法HE染色的时间分别是(61.0±3.4)min和(39.0±2.5)min,经GS环保套液染色的时间更短,且经HE染色后,染色更加均匀,组织细胞的结果清晰,细胞间的裂隙较少.结论 在病理技术工作中,采用GS环保试剂代替传统的甲醛和二甲苯,具有无毒、无污染、无异味释放的优点,染色效果更加满意,且安全性好,制片和染色时间短,值得在病理技术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组织芯片制备方法以及相关技术改良,提高组织芯片制备的质量。方法:使用组织芯片空心蜡模一次性成型的模具,应用改良的组织芯片制备方法以及二次石蜡包埋技术,制作食管癌肿瘤组织芯片,常规病理石蜡切片制备组织芯片,观察实验结果。结果:组织芯片空心蜡模制备成功率达100%。所制备的组织芯片石蜡块内组织芯切片平面整齐,无组织芯倒浮现象。组织芯片切片中组织芯片微组织片阵列整齐,无微组织片皱褶以及微组织片脱片现象。组织芯片常规HE染色后,经病理诊断医生阅片,并与各组织芯原供体石蜡标本常规病理HE染色片进行对照观察,病理诊断结果一致。结论:改良的石蜡组织芯片制备技术简单易学,操作流程容易掌握控制,提高了组织芯片制作的质量,有利于组织芯片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病理陈旧标本及陈旧组织蜡块通过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后,与对照组切片染色比较,显著提高了切片的染色效果.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介绍组织列阵检测技术(tissue microarray technology,TMA)制作组织切片的程序,阐述TMA检测技术的操作经验和改进方法。方法 收集147例乳腺癌标本(香港玛丽医院提供),采用TMA技术制备石蜡切片。详述制作TMA石蜡切片的过程并分析和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 TMA技术可以将数百个组织整齐排列在同一个受体蜡块上,使多种肿瘤基因在一张TMA切片上同时进行检测。乳腺癌组织阵列整齐,微组织块无明显脱失,有小部分折叠,组织形态基本保存完好。结论 通过防止和改进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成功制备TMA蜡块,为后期基因表达及功能的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虞继红  贺吉  马海芬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1050-1051,1053
目的探讨粗针穿刺活检组织标本的病理制片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800例粗针穿刺活检组织标本的制片经验,对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特殊检查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粗针穿刺活检组织制作标本简单,质量好,染色鲜艳,对比清晰,达到病理制片质检标准。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完整,切面全,无皱褶,染色清晰,完全满足病理诊断要求。结论要充分注意穿刺活检标本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熟练掌握制片技巧,制出高质量的理想切片。  相似文献   

10.
石蜡制片术中切片过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蜡包埋制片术是组织切片制作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其基本步骤包括取材、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等,其中切片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切片制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切片这一环节中遇到困难,甚至导致制片失败.针对切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积极寻找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以问题-原因-解决方法的模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回顾性研究了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腓肠肌皮瓣、肌瓣、比目鱼肌瓣、肌骨膜瓣、跗外侧血管蒂骰骨趾短伸肌复合瓣、胫前或胫后血管节段性骨膜支骨膜瓣转位修复小腿组织缺损 37例。结果 :组织瓣全部存活 ,骨愈合时间 4~ 6个月 ,无炎症复发、窦道及溃疡。结论 :带血管蒂组织瓣转位修复小腿组织缺损 ,疗程短、疗效好 ,手术简便易行 ,不仅可修复软组织缺损 ,而且同时一期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Mr Tam Dalyell mp uses extracts from the speech1 he made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on 11 December 1974 to reiterate his reasons for persisting in his attempts to have formulated in law the right of hospitals to take such organs from a dead person as might be useful unless before death potential donors (all of us) had stated that they did not consent. Details of those objecting would be registered on a central computer.  相似文献   

14.
15.
脑瘤组织、瘤周组织和脑脊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颅内肿瘤组织、瘤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 4 6例颅内肿瘤病人 (恶性 2 3例 ,良性 2 3例 ) ,术中取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 ,术前 1~ 3d和术后 3~ 5d腰穿取脑脊液 (CSF) ,应用PCR -TRAP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以 χ2 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95 .6 % (2 1/ 2 3) ,瘤周组织为 2 1.7% (5 / 2 3) ,术前CSF为 6 2 .5 % (10 / 16 ) ,术后CSF为 4 0 %(2 / 5 ) ;良性肿瘤组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6 5 % (15 / 2 3) ,瘤周组织为 2 1.7% (5 / 2 3) ,术前CSF为37.5 % (6 / 16 ) ,术后CSF为 0 (0 / 5 ) ;肿瘤全切后脑脊液端粒酶活性阳转阴率 87.5 % (7/ 8) ;恶性肿瘤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χ2 =4 .6 ,P <0 .0 5 )。结论 :颅内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均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其表达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术前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用于脑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瘤周组织和术前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尤其是术前术后CSF中端粒酶活性阳转阴有望成为评估肿瘤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细针活检滑膜组织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的方法&#65377;【方法】 滑膜组织来自接受盲式细针滑膜活检术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消化酶培养法&#65380;组织块培养法和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FLS&#65377;采用台盼蓝染色进行细胞计数及活性鉴定,并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65380;透射电镜&#6538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65380;流式细胞术对第3 ~ 4代FLS进行鉴定&#65377;【结果】 3种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均可成功培养出FLS&#65377;台盼蓝染色示FLS细胞计数约(8.30 ± 1.65) × 105/瓶,活细胞百分率 > 95%&#65377;传代可使FLS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倒置相差显微镜&#65380;透射电镜观察均符合FLS的形态结构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示Vimentin阳性&#65380;CD68阴性&#65380;CK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示CD55+ 细胞占(95.34 ± 2.47)%&#65377;改良组织块法培养FLS成功率较高,细胞游出时间较早,所需传代时间较短&#65377;【结论】 改良组织块法特别适合于细针滑膜活检标本FLS的培养,第3 ~ 4代细胞的数目&#65380;活性及纯度符合进一步实验的要求&#65377;  相似文献   

17.
王占新  王启贤 《医学综述》2008,14(22):3474-3477
组织因子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通过介导凝血激活促进血栓形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组织因子的内源性抑制剂,有两种同族异形体,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二者均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在维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独特作用。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就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生理作用及二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导言 组织缺损和器官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针对较大创伤与病损组织器官的修复重建,现有的主要手段包括移植(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异种移植)和人工替代物。这些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和缺陷。因此,人们在尽可能完善现有疗法的同时,正积极探索从根本上实现组织器官的修复与重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研究Let-7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8例乳腺癌患者收集其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利用TRIzol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量.结果 Let-7前体在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9.65±2.31),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52.81),P=0.048,而Let-7基因则无显著变化.前体Let-7与最长行经(日)之间有依存关系(b=0.875,P=0.020);初潮年龄与前体Let-7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呈负相关(r=-0.484,P=0.049), 在正常组织中呈正相关(r=0.502,P=0.048).结论 Let-7前体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 最长行经天数越长则Let-7表达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