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何敏  方伟  宁博 《中国医疗设备》2013,(11):59-60,119
目的检测高频电刀分别处在额定负载和不同负载下的功率输出值、高频漏电、波峰因子、安全报警以及声光报警等参数,从而提高高频电刀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应用FLUKE高频电刀检测仪(QA—Es—II)测试以上各项参数。结果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高频电刀进行检修,保证了临床科室的安全使用。结论高频电刀的质量控制及其检修对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规避临床应用风险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频电刀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应着不同特征的输出波形,通过对6个厂家的22个型号的上百台电刀进行实际检测,发现波峰因子是一个可以衡量电刀不同工作模式下输出信号特征的有效指标.本文分析了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检测结果,讨论了电刀的不同工作模式与波峰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以将波峰因子作为高频电刀输出波形质量性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阑尾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开腹阑尾炎手术病例286例,其中使用高频电刀组164例(电刀组),未使用电刀组122例(对照组)。观察2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电刀组有25例(15.24%),对照组有6例(4.91%)切口愈合延迟。统计数据经x2检验,电刀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P0.01)。结论:高频电刀可使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加,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控制使用电刀,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以减少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而行切开、分离及止血的手术器械,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刀与病人共同构成一完整的电流回旋电路,这一电路中任一处发生故障或出现新的回路,就会影响高频电刀功能,或导致病人(医务人员)电烧伤。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有效易行的高频电刀波峰因子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接收电刀输出波形,由普通的数字示波器完成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PC端软件根据数据计算波峰因子.通过对高频电刀波峰因子的检测,最终验证波峰因子对电刀性能以及临床使用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无锡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9台高频电刀进行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参考浙江省计量标准使用FLUKE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最大输出功率、输出功率准确度、输出端高频漏电流和波峰因子.结果 此19台高频电刀除2台输出功率准确度不合格、1台高频漏电流不合格以外,其余均合格.结论 希望通过各方面的质控检测,进一步检测温度对高频电刀的影响,以及波峰因子在评价高频电刀质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使用高频电刀为实验组,另30例乳癌根治术未使用高频电刀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术后72~96h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缘坏死、切口Ⅰ期愈合率和住院天数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术后引流量平均为380mL,皮下积液率为6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mL和16·67%(5/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皮缘坏死率为40%(12/30),切口Ⅰ期愈合率为60%(18/30),而对照组分别为10%(3/30)和90%(27/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为22d,明显高于对照组14d。结论:乳癌根治术中不当的使用高频电刀能增加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率,降低切口Ⅰ期愈合率,增加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超声刀与高频电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1-05~2003-07进行的3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的手术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min,术中平均出血6ml,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及胆漏病例;使用高频电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5min,术中平均出血15ml,中转开腹3例(1.6%),术后出血2例(1.1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高频电刀相比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建立高频电刀安全保障系统的必要性 ,以及该系统应具有的输出频率检测 ,时间检测和自检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高频电刀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排除。有助于使用和维护人员掌握高频电刀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