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目的 比较浅静脉留置针与深静脉置管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优缺点.方法 对10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深静脉置管组31例,浅静脉留置针组74例.结果 深静脉置管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3.5%,发生并发症4例;浅静脉留置针组1次穿刺成功率97.3%,其中3例改为深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6例.结论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7.5%,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外浅静脉留置针,观察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颈外浅静脉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3%;导管留置时间5~8d,平均6d;静脉输液期间无并发症及液体外渗发生.结论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肿瘤患者化疗最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降低感染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回顾新化县人民医院静脉留置针手术患者360例资料,总结其临床操作方法及护理。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6%,5例二次穿刺成功。输入液体滴注通畅,无液体外渗、套管针头滑落和因术中血容量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症状,5例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局部红肿,经处理后好转。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方法,以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方法对我科305例患者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穿刺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5例患者留置时间(5.7±2.1)d,在留置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42例,占13.78%,其中穿刺处发生感染5例,占1.64%,静脉炎15例,占4.92%,液体外渗11例,占3.61%,导管堵塞9例,占2.96%,静脉血栓2例,占0.66%。本组未留下任何后遗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02%(302/305)。结论针对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反复刺对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静脉血管的感染、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方法本组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情的需要,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本组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50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0%,无发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结论糖尿病患者静脉易损伤,在进行静脉留置针护理时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熟练掌握科学的穿刺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324例在门诊静脉输液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324例患者中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318例,成功率98.15%;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15%。结论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使用留置针,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得到患者及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12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对其应用以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给予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后,套管堵塞6例,液体外渗2例,局部静脉炎4例。结论浅静脉留置针为一种安全高效的静脉输液方法,结合给予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PCI术后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I手术后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护理特点。方法选择PCI收治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护理水平。结果 80例患者,78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7.50%。在PCI静脉留置针使用期间,2例出现静脉炎,1例出现局部渗血,其余77例患者均安全无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7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7d,平均4d。结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熟练掌握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方法208例次住院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208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为97.6%。结论在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套管针应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的方法以及护理要点和体会。方法本组共90例老年患者,采取浅静脉留置针方法进行浅静脉穿刺并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浅静脉穿刺护理。结果套管针保留6h~7d,穿刺成功率为97.4%。5例患者出现局部血管发红的症状,经过合理的处理,症状消失。没有患者出现静脉炎症状。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老年人浅静脉穿刺可以减轻患者因为反复穿刺的痛苦,也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合理及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ICU患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其护理体会。方法9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均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护理结果。结果90例患者,穿刺成功87例,成功率96.7%;静脉炎8例,发生率8.9%;穿刺点出血6例,发生率6.7%;药物外渗2例,发生率2.2%。结论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方便,适宜神经外科ICU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237-239
目的分析探讨肾性高度水肿患者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肾性高度水肿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患者采取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压的发病率,水肿加重率等。结果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对照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0%,实验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静脉炎,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病率为8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肾性高度水肿患者进行穿刺输液治疗,首选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等患者的水肿消退后,再选择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为有效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置管护理、冲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穿刺次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结论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患者实施MRI检查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护理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核磁共振室进行MRI检查的患者选取120例,在对全体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之后,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以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表现显著比对照组要好(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进行MRI检查的患者中实施静脉留置针以及整体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使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70例3岁以下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对穿刺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0例均由由高年资技术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穿刺,56例一次性穿刺成功,11例历经2次穿刺成功,3例穿刺2次后仍未成功,改换足背静脉穿刺2例、颈外静脉穿刺1例成功。额前颞侧浅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0%。结论小儿额前颞侧浅静脉适合于其他较明显的静脉血管穿刺破坏后次选的头皮静脉。因较细且有一定的弧度、穿刺难度大,因此穿刺需要掌握熟练的技巧和方法,并尽量取得家长及小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根据相关标准和文献制定静脉留置针穿刺、维护标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并进行专项督查与管理,将实施前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与实施后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相关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科室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延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案。方法选择97例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并于术前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观察其使用情况,皮肤、血管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97例手术室静脉留置针患者中,首次穿刺成功85例(87.63%),失败12例(12.37%),穿刺部位渗血渗液7例(7.21%),静脉炎1例(1.03%),套管堵塞2例(2.06%),输液反应发生2例(2.06%);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对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室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减少传统静脉输液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加上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输液的速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