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且常常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凶险,易诱发休克和肝性脑病。因此在对患者及时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疾病的好转和预防再次出血有重要意义。现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1月在德庆县人民医院內科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结果治愈54例,死亡4例,其中继发性肝性脑病3例,因出血凶猛急救无效1例,住院时间1~20d,平均7.5d。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肝硬化并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期的观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生长抑素、口服血凝酶、维生素K1等治疗,并采用出血早期、出血期、恢复期和出院前叮嘱的针对性护理。结果 40例(90.9%)患者72 h出血停止。5例(11.3%)患者2周后再次出血,3例(6.8%)患者死亡。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不同期的观察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有效的护理方法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外科脾切除加断流手术中的作用。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外科脾切除加断流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止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2.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4.87%)优于对照组(79.49%),两项指标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外科脾切除加断流手术的治疗中效果较好,适合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 和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VE) 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诊并实施介入治疗的 61 例患 者资料, 其中 PTVE 组 42 例, TIPS 组 19 例。比较 2 组治疗成功率、 再出血率、 曲张静脉缓解情况、 肝性脑病发生率、 生存率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 2 组手术均成功, TIPS 组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 PTVE 组的再出血率为 78.6%, 高于 TIPS 组的 63.2%, PTVE 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缓解的有效率为 50.0%, 明显低于 TIPS 组的 89.5%(均 P< 0.05); PTVE 组和 TIPS 组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14.3%和 26.3%, 2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95.2%和 89.5%,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PTVE 组术后各时期肝功变化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IPS 组术后 1、 3 个月肝功能较术前及 PTVE 术后同一时期下降, 术后 6、 12 个月肝功能变化与术前及 PTVE 术后同一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PS 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安全, 再出血率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好转快, 术后中远期对肝功能影 响较小, 是一种理想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反复出血发生率在80%左右。严重时常危及生命,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对治疗疗效的判断至关重要,如何有效控制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临床医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立止血是用于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酶性止血针剂,本文应用立止血治疗6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观察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表明,立止血治疗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52例患者经临床和护理,临床治愈32例,好转1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4例,总有效率88.5%。结论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再次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疾病资料,研究分析出血诱因,根据不同诱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诱主要原因为饮食不当、疲劳过度、情绪变化、腹压过高等。结论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劈破裂出血诱因及时分析,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出血的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7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主要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对照组主要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1年内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为85.2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对照组为38.24%;观察组1年内再出血率为20.51%,对照组为20.59%。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特利加压素联合生长抑素的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生长抑素好,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单用生长抑素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诊治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再给予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长和再次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起效时长为(6.42±3.95)h,对照组为(15.63±6.99)h;观察组再次出血患者3例(9.6%),对照组10例(33.3%),两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时间快,再次出血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持续或反复作用而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呕血及黑便,出血量多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诱发肝性脑病。我科对16例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EVS),达到了预防和治疗出血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肠吻合器食管切割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Hassabi术(即联合门奇断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门脉高压患者进行Hassabi术加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切割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无肝性脑病及并发出血。多次胃镜复查食管中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消失,少数患者食管吻合口处可见致密瘢痕形成。结论Hassabi术加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切割术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防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其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门静脉压力增高为其根本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因此,寻找诱因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重要的护理问题。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5例,现对其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破裂出血,降低再出血的复发率,减少病死率。方法通过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发因素,针对不同诱因采取预防性护理。结果根据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因素,培养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了其医从性,降低了再出血的复发率。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对于降低再出血的复发率、减少病死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脾切除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日渐增多,处理棘手。本文介绍一种“经在胸作食管、胃上半部及胃底粘膜下血管断流术”方法。经临床应用4例,初步认为效果满意,止血确切,具有食管剥离广泛,胃底膈肌间粘连处理容易,断流较彻底,并发症少,无肝性脑病发生的优点,对脾切除等手术后的再出血病人,可进一步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2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补充血容量,止血,监测病情,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0例出血停止,康复出院。结论准确及时的治疗、妥善的护理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得到控制的关键,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观察。方法将72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分为奥曲肽组和垂体后叶素组进行严密观察比较。结果奥曲肽组较垂体后叶素组临床疗效高,副作用少。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使用奥曲肽治疗,通过认真的观察与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分析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0年12月本院内科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静脉滴注。结果:30例患者72h止血者26例,有效率为86.7%。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方法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1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二组患者有效率及近期再出血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53.85%。(P<0.01)总再出血率治疗组为16%,对照组为42.31%。(P<0.05)。结论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内科综合治疗具有创伤小,有效率高、近期再出血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方法:将149例急诊胃镜确诊的EGV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初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失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随访观察以及多因素分析影响EGVB的生存时间因素。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75.7%(56/74),对照组止血成功率57.3%(4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再出血率21.6%(16/74),对照组再出血率37.3%(2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6个月内,治疗组静脉曲张消失率41.9%(31/74),对照组静脉曲张消失率14.7%(11/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血清球蛋白、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时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是一种止血快、效果好、安全有效的手段。肝功能分级、血清球蛋白、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