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探讨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方法随机选取特需病房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临床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配合护理干预手段,在提升患者在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给予精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及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在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可促使治疗效果明显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用恩替卡韦片与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同时给予α1胸腺肽(日达仙)皮下注射,共计12个月,观察各组肝功能,HBVDNA,乙肝三系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恩替卡韦片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血清HBeAg/抗-Hbe的转变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叶乃树 《海峡药学》2016,(10):229-23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提高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8~2012年间的用药情况,以及各项指标的随访变化,主要包括HBV DNA、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结果通过不同的用药方案比较:患者干扰素单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依从性差;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抗病毒作用显著,但 HBeAg血清学转化率不能满足患者停药要求;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能够综合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和提高 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实现 HBeAg转换后,可应用恩替卡韦单药维持治疗至到达停药标准。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  相似文献   

5.
郑雪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37-2638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对150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从入院后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开始到出院后1年内进行护理干预,从心理、认知度、行为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干预,加强监测及重视随访.结果:150例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达100%,收到了显著效果.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试验组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血清ALT复常率、血清HBV DHA转阴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和血清HBV DHA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牟6月~2010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50例初治患者予恩替卡韦0.5mg口服,1次/d,观察治疗前、治疗第12周、24周、36周、48周肝功能、HBVDNA、HBV血清标志物。结果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HBVDNA转阴卒89%以上,血清学转换率38.7%。结论恩替卡韦具有显著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30例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初次接受治疗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两组患者均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HBA-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生活质量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HBA-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无明显差异,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对照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 <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GGP、ALB)等的检测结果要优于观察组,两组间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较好,仍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还不够理想,需要注意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干预。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满意水平;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药认知、慢性乙型肝炎认知、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肝功能;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药认知、慢性乙型肝炎认知、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肝功能相似,P> 0.05;护理后实验组肝功能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用药的认知,提高依从性和改善肝功能,患者满意水平高。  相似文献   

10.
赵亚娟  李良霄 《天津医药》2012,40(2):171-17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恩替卡韦(ETV)抗病毒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7例。治疗组用PE联合ETV治疗,加内科治疗。对照组予以PE加内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的变化。结果 PE联合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重症肝炎时在2周、4周时患者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有明显改善,HBV-DNA定量明显下降。结论 在血浆置换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降低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中的有效性,探讨有助于提升病患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的重要手段。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特需病房接受诊断以及治疗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患,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病患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患治疗情况以及护理情况。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患在不良反应、临床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患时,还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手段,在提升病患在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均为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 DNA转阴率、脾长径、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脾肿大回缩、白细胞及血小板回升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毒学方面,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为83.3% (25/30),观察组则为90% (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相比,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在改善肝功能、血常规、脾功能亢进方面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锦州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6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满意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临床上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还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并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疾病的用药效果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ALT、TBIL、PTA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上,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对持续性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药学服务,观察分析药学服务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时ALT、AST、HBV-DNA以及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治疗3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对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恩替卡韦持续治疗时,为患者提供药物服务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按1∶1的比例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对照组50例患者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阴转情况及Child-Pugh评分的改变。结果: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HBV-DNA对数值及肝脏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方面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疗效与恩替卡韦片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经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共同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HBV-DNA载量、血清胆红素(SB)、内毒素(PE)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HBV-DNA载量、SB、PE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乙肝病毒载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24周的HBsAg定量变化情况。方法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别检测并记录0、4、8、12、24周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结果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及HBVDNA定量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定量与HBVDNA定量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BsAg定量的变化可预测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方法:33例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恩替卡韦组(16例)、拉米夫定组(17例)。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的剂量分别为0.5mg/d和100mg/d。疗程为48~96周。观察两药对HBV DNA、ALT、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的影响及其所致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组未检测到HBV DNA的病例分别为56.25%,29.41%;87.50%,29.41%。e抗原阴转率与e抗原/e抗体血清学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比较能更有效的抑制HBV复制,不良反应与拉米夫定相似。因此,可以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抗病毒的效果。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总计58例对象,均筛选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某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取抛硬币法分为TDF组和ETV组各29例,服用恩替卡韦药物治疗为ETV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药物治疗为TDF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在同期治疗中,ETV组与TDF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肝病毒基因指标数据差异明显(P0.05);谷丙转氨酶指标差异不明显,TDF组与ETV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肝硬强度指标不具备较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治疗慢性乙肝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而且安全度高,短期疗效来看,恩替卡韦抑制的抗病毒效果优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长期疗效不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