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0例)和观察组(500例),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直式留置针.结果:观察组血液污染、针刺伤、微粒污染、操作污染、堵塞导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正压、单手操作等优点,可有效避免污染、针刺伤、堵塞导管等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消化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7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针回血、堵管、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部位脱落、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针刺伤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指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留置针回血、堵管、输液器与留置针连接部位脱落、输液外渗、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2.547,19.417,5.217,5.926,8.571;P〈0.05),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32±0.28)d,观察组为(4.75±0.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1,P〈0.01)。结论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较少发生回血、堵管、外渗及针头脱落等情况,同时可以减少护士针刺伤的风险,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安全型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013年1~4月行静脉输液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安全型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使用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正压留置针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安全留置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留置时间相对更长,相关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ICU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使用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回血、堵管、静脉炎、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回血、堵管、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压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通过正压保证和无针连接,不仅有效减少回血、堵管等护理问题,避免针刺伤、保护操作者安全,而且减轻了ICU病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
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芬  李柳英 《护理学报》2010,17(14):43-45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6—8月行静脉输液治疗1岁以上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密闭式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堵管、静脉炎、留置天数、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第1、第2天留置针留置完好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留置针能较好完成2 d的输液治疗;第3、第4天留置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完成第3、第4天输液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回血、针刺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患者治疗中,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保证操作者安全,降低回血、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针刺伤风险,安全输液等优点,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0年6~12月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均为外周静脉输液.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堵管、静脉炎发生率及输液速度.结果 观察组延长管内有血液、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护士针刺伤及静脉炎发生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输液速度明显快速流畅.结论 正压型无针连接留置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预防血源性传染病等优点,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防止感染,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儿科神经内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科住院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静脉滴注过程中的滴注速度,留置时间,留置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头皮针更换率及针刺伤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留置效果与对照组采用普通留置针相比,血管损伤少,红、肿、堵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针刺伤发生率低,更换头皮针的次数少,工作效率高,以上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G新型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导管采用新型防堵管材质,减少了血液有形成分,保证了液体的输注速度,减少了堵管的发生,延长了留置时间,还能避免针刺伤,保护医护人员及患者,降低职业风险,减少了护士更换头皮针的次数,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4月住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比较两组病人留置针留置情况、留置时间、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问题发生情况(包括回血、堵管、静脉炎、针刺伤及输液过程中输液器与留置针脱落)。[结果]观察组病人留置针留置情况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期间护理问题发生少于对照组。[结论]在肝硬化病人的治疗中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能保证留置时间,减少回血、堵管、输液器脱出、静脉炎以及针刺伤的发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病人痛苦,效果优于普通留置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与其他普通留置针在滴速、留置时间、使用中的护理问题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军区大学消化病医院2010年9-12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留置过程中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回血、堵管、外渗、静脉炎、针刺伤)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在输液滴速、留置时间、护理问题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一体化正压连接式留置针,可有效地提高输液速度,能够保证抢救条件下快速补液的需求,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且操作简单,符合安全输液理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7月至2017年4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抽选1 600例成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800例和观察组8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措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常见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在针头回血、静脉炎、留置针阻塞、液体渗漏、皮下血肿、感染及留置针脱落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均P<0.05);随机从两组患者中各抽取4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在成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风险管理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使患者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留置针封管技术。方法:采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共1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80例。A组采用常规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B组采用改良后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法,对两种不同封管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封管时间及头皮针意外退出留置针B组优于A组(P<0.05)。结论:改良后的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护士掌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压静脉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输液的艾滋病患者4000例次,根据患者是否同意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次。实验组采用正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一般输液针头输液,由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输液流畅情况、皮肤损害情况、静脉炎发生率、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实验组2000例次患者中输液流畅1870例次(93.5%),穿刺部位红肿180例次(9.0%),血管损坏189例次(9.5%),未发生静脉炎、护士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对照组2000例次中输液流畅1729例次(86.5%),穿刺部位红肿250例次(12.5%),血管损坏235例次(11.8%),护士发生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各4例次(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103,12.768,5.582,4.004,4.004;P<0.01或P<0.05)。结论使用正压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既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有效保护血管,又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护理人员造成针刺伤和职业暴露的危险,对治疗艾滋病患者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5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穿刺方式,实验组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接头进行输液,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不良输液事件(回血、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留置针平均使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不良反应少,可有效预防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总结DecislV鱼骨图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泌尿外科病房2012年4月-7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00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应用鱼骨图理论为基础进行程序化护理,并随访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留置针渗出、堵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ecislV鱼骨图对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能减少留置针的异常拔管率,延长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留置针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压旋口单手夹留置针和普通留置针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87例老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正压针组和普通针组,正压针组采用正压旋口单手夹留置针,普通针组采用普通夹留置针。结果正压针组在留置针回血的发生率较普通针组低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5,P<0.001,OR=0.086,95%CI:0.031~0.237)。结论正压旋口单手夹留置针能够有效减少留置期间的回血、堵管等并发症,并具有正压,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能够提高临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在心内科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至6月心内科住院的162名留置针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7年7至9月的176名留置针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成立FMEA静脉小组,分析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 RPN)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实施FMEA前后优先失效模式的RPN值、非计划拔针率和留置针保留时间。结果:优先失效模式的RPN值降低,非计划拔针率降低,留置针保留时间延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心内科患者留置针输液中,可有效降低RPN值,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降低留置针的非计划拔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与使用肝素帽有针连接留置针两种不同输液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堵管发生率的对比,了解不同输液连接的差异,以探索最安全有效的输液连接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时使用留置针的病人1000例,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普通静脉留置针,消毒肝素帽后,将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按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行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留置针。将分隔膜与留置针螺口接口相连,每次输液时再次将分隔膜消毒后直接与输液器相连进行输液。分别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堵管发生的例数,比较两组输液接头后堵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堵管发生率为7.9%,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分隔膜无针连接留置针法可以降低堵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Ⅱ型静脉留置针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70例手术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留置针组30例和头皮针组40例,头皮针组在手术中应用普通头皮针输液,留置针组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液体外渗率。结果留置针组30例手术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和头皮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留置针组手术过程中液体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头皮针组,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静脉留置针对手术患者血管刺激小且不易脱出,有利于术中用药、快速补液及抢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可来福无针接头防止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方法以方便抽样法抽取静脉留置针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对照组使用静脉留置针保留原有肝素帽连接头皮针输液。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情况以及留置针拔除的原因。结果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对照组(74±8.13)h,观察组(97±4.05)h,发生肉眼可见回血的例数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6例,留置针拔除原因,堵管对照组43例、观察组12例,时间达到120h对照组36例、观察组68例。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同可来福无针接头,可降低留置针的堵塞率,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方法的优劣。方法将100例使用BD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国BD公司静脉留置针培训的封管方法进行脉冲方式带液拔针正压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进行脉冲方式推注肝素钠封管液快速直接推注正压封管。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封管成功率、护士对2种操作方法的满意度、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封管时间、封管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封管后堵管率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方法易于掌握,简单易行,护士满意度高,同时可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封管成功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