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烧伤酊治疗烧烫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IP)及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筛选烧伤酊(榆树皮、黄柏或关黄柏)的相关靶点及其活性成分,采用UniProt数据库标准化靶点,并利用Cytoscape可视化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在数据库Gene Cards中检索与烧烫伤有关的基因,利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网络,并同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接核心的活性成分和靶位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丹参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筛选出丹参的有效成分及靶点蛋白,应用Uniprot数据库将获取的靶点蛋白转换为靶基因。在OMIM、Gene Cards数据库中收集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靶基因,利用Venny2.1.0分析得到药物及疾病的交集靶基因;将交集靶基因导入至STRING11.5数据库进行分析,并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PPI),Network Analyzer分析丹参作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靶基因;通过Metascape进行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基因-通路图;借助AutoDock Tools 1.5.6、Pymol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关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究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基因卡片(Gene 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筛选疾病的靶点基因,将药物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映射;采用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关系图,寻找关键作用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核心基因。将关键作用成分与核心基因中的前3个做分子对接。利用Bioconductor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有效成分61个,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104个; Cytoscape 3.7.1网络得到候选化合物47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分子对接香蜂草苷、新橙皮苷、菠菜甾醇与核心靶点具有较强的亲和能力,涉及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乙型肝炎(Hepatitis B)、流体剪切力及动脉硬化(g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等通路发挥治疗心血管疾病作用。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以多成分、多基因、多通路的复杂形式发挥其药效作用,为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动物实验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阐明山豆根改善急性咽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数据库收集山豆根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急性咽炎相关的靶点。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通路分析。同时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和“中药-疾病-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研究山豆根水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咽炎的影响。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山豆根对大鼠急性咽炎模型咽部组织关键通路上的关键基因靶点的影响。结果 该实验获取山豆根活性成分21个的相关作用靶点509个,获取急性咽炎相关的靶点2 167个,山豆根与急性咽炎的共同靶点194个。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344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显示IL-17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初步研究枳实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初步筛选枳实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的作用靶点[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收集糖尿病疾病靶点[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取枳实与糖尿病交集靶点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枳实-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糖尿病”的宏观网络图[Cytoscape软件]。构建枳实-糖尿病交集靶点间的蛋白互作网络[STRING数据库],获得核心作用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Bioconductor]。结果 枳实中有22个主要活性成分。活性成分与糖尿病疾病的交集靶点有95个。枳实与糖尿病交集靶点的分子功能主要影响转录因子、酶和受体的结合或活性等,主要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AGE-RAGE介导信号通路等。结论 该研究初步筛选了枳实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并对其作用靶点和作用通路进行初步探讨,为后期枳实治疗糖尿病的活性成分开发及药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丹参-当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丹参和当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CIS的潜在靶点;将丹参-当归治疗CIS的共有靶点导入String 11.0平台,构建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8. 2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将共有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8. 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网络;利用AutoDock软件对疾病-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中度值排名前6的核心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检索到82种活性成分,其中丹参65个、当归17个,潜在作用靶点787个,疾病靶点671个,共有靶点76个。度值排名前6的活性成分为丹参醇B...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薤白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上检索和筛选薤白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OMIM数据库和CTD数据库搜集疾病靶点;找出薤白作用靶点和疾病靶点共有交集靶点,分子对接软件SYBYL验证薤白活性成分与交集靶点结合活性。然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薤白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筛选获得薤白活性成分10个,治疗疾病作用靶点19个。蛋白互作分析结果显示,17个靶点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IL6、TNF、NOS3、CCL2、VEGFA、SOD1、CAT与10个及以上蛋白存在互作关系。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上述靶点主要与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过氧化物酶体、HIF-1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23条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薤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控流体剪切应力、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百部发挥止咳作用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探究百部止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获取并筛选百部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将作用靶点标准化,利用Cytoscape构建百部"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获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中药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枸杞子中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并用Cytoscape3. 7. 1软件建立"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抗癌靶点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探究枸杞子的抗癌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包含30个化合物123个靶点。PPI网络中有77个靶点,度值排名前5的抗癌靶点有PIK3CA、ITGB1、EGFR、IL2和PIK3CD。"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说明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有22个,可直接作用的抗癌靶点有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共28条,涉及癌症通路、炎症通路和免疫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枸杞子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11):1047-1055
目的采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并分析鱼腥草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相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the 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CTD)筛选出鱼腥草中6种有毒活性成分,并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预测有毒活性成分的靶点信息,进而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了有毒活性成分-靶点互作网络以及靶点之间的互作网络。使用DAVID(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了鱼腥草中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哪些通路对人体产生危害。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鱼腥草有毒活性成分对应的联系度最高的蛋白PTGS2、PRSS1、MAPT、SLC6A2等以及有毒活性成分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引起过敏反应;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还可能通过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引起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结论初步探究了鱼腥草的毒理机制,并预测了鱼腥草可能存在的毒性,并为预测中药成分的毒性以及探究毒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靶标的相互作用关系、靶标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的通路,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上筛选出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并根据活性成分检索其成分作用的靶标。利用在线文本挖掘服务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查询与癫痫相关的靶标,并使用在线软件venny 2.1 对癫痫相关的靶标与小柴胡汤作用的靶标取交集,得到小柴胡汤治疗癫痫的潜在靶标156个。将潜在靶标导入Cytoscape软件,初步获得“成分-靶标”关系网络;同时基于clusterProfiler包对潜在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根据KEGG富集分析结果,构建“潜在靶标-KEGG通路”关系网络。此外,为了解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把潜在靶标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将关系网络编排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获得核心子网络。结果: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有162种,主要包括: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苷、山柰酚、人参皂苷Rh2、异鼠李素、柚皮素、木蝴蝶素等;作用的靶标有156个。其主要作用的途径有:IL-17信号通路、细胞凋亡、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内分泌的阻力等。结论:小柴胡汤治疗癫痫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本研究进一步拓宽了小柴胡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平台内检索独活寄生汤的生物活性成分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筛选,同时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膝骨关节炎的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复杂网络关系图;同时构建韦恩图,得到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靶点;构建PPI网络,使用Network Analyzer进行网络特征分析;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东京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探索出独活寄生汤中的有效活性成分154种,潜在靶点130个,膝骨关节炎疾病靶点1878个,得到共同靶点63个。这些共同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68个生物过程和117条信号通路上。结论独活寄生汤可能是通过调节IL6、VEGFA、ALB、EGFR、CASP3、MAPK8、MYC等靶点,调控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TNF signaling pathway及Apoptosis来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来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乌药汤的活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基因,使用GeneCards数据库得到原发性痛经相关基因靶点;将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基因与原发性痛经相关基因进行比对,得到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靶点基因;使用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和KEGG通路进行分析,得到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调节通路;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将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从乌药汤中共筛选出菜蓟苦素、金圣草(黄)素、异黄檀素、甘草素f等31个活性成分,涉及包括ESR1、CASP3、MMP9、HRAS在内的23个基因靶点,影响了内分泌抵抗(Endocrine resistance)、雌激素受体信号传导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和催乳激素信号通路(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等95条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强结合,其中菜蓟苦素(cynaropicrin)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与阳性药接近。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揭示了乌药汤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药效,为进一步阐释乌药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泽泻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ADME计算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 Cards)预测和筛选泽泻汤的活性成分及其降血压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泽泻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借助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靶点GO生物过程及KEGG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泽泻汤中筛选出10个活性成分,作用于136个高血压相关靶点,涉及7个主要信号通路,参与10个主要生物过程。结论: 泽泻汤通过作用于醛固酮调节钠吸收、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NO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及生物过程发挥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慧  葛茂旭 《药学研究》2022,41(7):435-44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调神攻坚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 TCMSP 和BATMAN-TCM数据库得到调神攻坚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作用靶点;并与检索OMIM和Genecards数据库得到的肝纤维化疾病作用靶点利用R语言筛选共同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间的蛋白互作PPI网络,随后利用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 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并经Cytohubba插件的MCC算法筛选出核心蛋白;再将其导入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得亚细胞分布。结果 通过筛选共计获得调神攻坚汤有效活性成分166个,作用靶点596个;经匹配后此方剂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为193个;其中核心包括FN1、MMP2、TNF、IL-6、STAT3、CTNNB1等;GO以及KEGG分析显示调神攻坚汤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治疗肝纤维化,并且涉及HIF-1、Foxo、PPAR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验证调神攻坚汤治疗肝纤维化是一个“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过程,并预测其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增液汤中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分、靶点及通路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数据库获取增液汤的作用靶标基因,采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利用BiNGO和MCODE插件对相互作用的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借助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对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增液汤中23个药效成分作用于268个潜在靶点,聚类分析862个GO生物过程得到物质合成代谢、氧化应激、细胞离子平衡、炎症反应、凝血调节等23个子簇。KEGG信号通路富集主要涉及代谢、神经递质、氨基酸合成、信号转导、心血管和其他等6大类22条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增液汤活性成分、靶点及多维药理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价值拓展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白头翁汤(BTW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分子网络调控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BTWT的入血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获取UC患者与健康人群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采用Cytoscape构建BTWT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Bisogenet构建BTWT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及UC特异性基因PPI网络并提取这两个网络的交集,获得BTWT治疗UC的PPI网络及特征性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BTWT治疗UC的特征性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运用Cytohubba筛选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结果:在TCMSP中共检索到与BTWT相关的化学成分247个,依据ADEM参数筛选得到活性成分53个,其中入血活性成分37个,通过检索配对分析,这些成分对应的靶点有643个;从GEO数据库获得UC表达谱数据芯片GSE87466,经过筛选分析得到UC患者特异性表达差异基因279个;进一步分析得到1705个特征性基因参与BTWT治疗UC的过程;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BTWT治疗UC主要涉及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连接等分子组成,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蛋白特异性结合、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从特征性基因网络中筛选出NTRK1、TP53、APP等10个关键靶点。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角度揭示了中药治疗疾病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点,探究得到BTWT治疗UC的关键靶点及可能分子机制,可为BTWT治疗UC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甘露消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对甘露消毒汤中所有药材的性味归经进行网络关联规则分析;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中医药综合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甘露消毒汤的活性成分和相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查询物种为"Homo sapiens"对应COVID-19的相关基因,导入软件构建甘露消毒汤-COVID-19-靶点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制作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采用R语言中Bioconductor程序包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甘露消毒汤中的药材以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肺、脾、胃经为主;甘露消毒汤中共得到219个药物靶点,COVID-19中共得到259个疾病靶点,最终取交集获得治疗关键靶点25个;GO功能富集得到74条GO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145条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发现,EGFR、IL-6、MAPK8、CASP3、FOS、RELA、CASP8、NOS3、PPARG及ICAM1等靶蛋白可能是甘露消毒汤防治COVID-19疾病的潜在关键靶点。结论:甘露消毒汤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及山奈酚等成分可能为其治疗COVID-19的有效成分,其机制可能与上述成分作用于多个靶点来发挥抗炎、抗病毒,同时调节免疫等综合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Shanhaidan Granules in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METHODS T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Shanhaidan Granules as a research object, the main Chinese medicine Salvia miltiorrhiza Radixet Rhizoma, Ganoderma,Carthami Flos, Astragali Radix,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amo, Polygoni multiflora Radix,Cassiae Semen, Puerariae Lobamle Radix, Citri Sarcodactmlis Fructus, Cyperi Rhizoma, Typhae Pol en, Sargassum, Chuanxiong Rhizoma, Ophiopogonis Radixwere analyz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The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was observed by TCMSP. Based on ADME prediction function of TCMSP platform, OB and DL were set as screening parameters to find active components and potential targets. Cytoscap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struct Chinese medicinetargets picture. Looking for ED related disease targets through TTD, Pharm Gkb and Di GSe E database, and using the PPI network for topological analysis and core target screening. The GO and KEGG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target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DAVID database.Clue Go was used to enrich the targets and construct visual enrichment results. The core protein interactionn network was built by Gene MANIA database. RESULTS15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1571 total components, 226 active components and 191 potential targets.There were 82 ED related targets. Shanhaidan granules may exert effects on ED through c GMP-PKG signaling pathway, MAPK signaling pathway, PI3 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apoptotic pathway. CONCLUSION The pathogenesis of ED is complicated and Shanhaidan Granules have multi-pathway and multi-target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reveals the possibility of Shanhaidan Granules in treating ED, and explores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to treat ED, providing the new ideas and the basis for Shanhaidan Granules to expand ind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