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目前腰大池引流已经在神经外科广泛应用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外伤或术后)、开颅术后硬膜下及皮下积液、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治疗。我科2011—2015年共应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疾病11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15~65岁,平均(42±6)岁。开颅术后颅内感染15例;脑脊液漏17例,其中外伤后脑脊液漏8例,术后脑脊液漏9例;开  相似文献   

2.
陈根和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71-2173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与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用对患者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26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颅内压、脑脊液相关指标(葡萄糖、白细胞和蛋白定量)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颅内压、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葡萄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罗培南与万古霉素鞘内注射联用治疗开颅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其颅内压和脑脊液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格  施正生  赵鹏  查正江  方晖  李志宏 《安徽医药》2020,24(6):1109-1113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符合条件的发热病例 94例,在发热第 1、3、5、7天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发热病人中确诊颅内感染病人 40例,纳入感染组;确诊非颅内感染病人 54例,纳入非感染组。发热第 1天,感染组脑脊液降钙素原值( 0.62±0.32)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0.26±0.27)μg/L(P<0.05)。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发热第 1天诊断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其值为 0.861,脑脊液降钙素原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感染组中 24例病人颅内感染症状得以控制,其脑脊液降钙素原呈逐渐下降趋势;而 16例病人颅内感染控制不佳,其脑脊液降钙素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从发热后第 3天起,感染控制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感染未控制组( P<0.05)。结论脑脊液降钙素原对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动态变化对颅内感染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颅窝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后颅窝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脑脊液漏、术中开放乳突气房、术中使用人工硬膜、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脑室外引流是后颅窝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中开放乳突气房、术中使用人工硬膜、术后脑脊液漏是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③12例经综合治疗后1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对于后颅窝手术除非不得已不要打开乳突、不使用人工硬膜(取自身筋膜代替)、加强切口管理、减少脑脊液漏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关键.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及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后颅窝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多种因素与颅内感染有关,如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时间的长短,并发症的处理,引流管的及时拔除,脑脊液漏的及时处理等均为重要方面。在全身应用大量抗生素的同时腰穿放出感染的脑脊液,鞘内或脑室内注入庆大霉素或罗氏芬等收到良好的疗效。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针对不同的易感染因素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可减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放出感染脑脊液及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可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调查开颅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的634例开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中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634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28例,发生率为4.42%,感染率方面手术时间较长者、留置引流管者、急诊手术者、脑脊液漏者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高于手术时间较短者、未留置引流管者、择期手术者、无脑脊液漏者及无其他并发基础疾病者,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颅手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手术类型、脑脊液漏者及有无伴发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姚冉 《现代临床医学》2019,45(3):185-185
探究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32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经综合治疗后,30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3.75%,2例在术后1周内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高龄、手术时间长、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引流口漏、切口脑脊液漏均是引起术后颅内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在术前重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程度评测,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围术期预防管理,防控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7,(14):1985-1988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1.0 g,ivgtt,bid+注射用美罗培南2.0 g,ivgtt,tid;观察组患者行腰大池置管引流释放脑脊液后,缓慢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2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冲管后,缓慢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20 mg,bi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情况、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及其治疗费用,并记录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5.7%。观察组患者痊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5.0%),治愈时间及其治疗费用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40.0%),后遗症发生率(3.8%)显著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开颅术后并发严重颅内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单独采用静脉给药,观察组实施鞘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2周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各时点的脑脊液内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妯(P〈0.05)。结论对开颅术后出现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使用鞘内注射联合静脉给药,能够加强感染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邹振亮  胡志方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31-2134
目的:探究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间医院收治的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8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组,术后未继发颅内感染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资料为对照组;收集统计其患者基本资料,分析其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80例颅脑外伤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患者,其感染的因素与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术前GCS评分值<8分具有相关性,经组内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术前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经组内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术前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评分值<8分均是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患者的年龄≥60岁、手术时间>5 h、手术次数>2次、脑室外引流时≥2 d、切口脑脊液漏和术前GCS评分值<8分项目,均是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防治,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闭合性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颅内感染28例,分别予以抗感染、鞘内注射药物、腰椎穿刺引流、脑室引流等治疗措施。结果 27例痊愈出院,一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对于闭合性颅脑外伤开颅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应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危华玲  陈英  陈晓宇 《中国药房》2010,(18):1727-1728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的内容。方法:以临床病例为例,分析患者治疗方案,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计划并实施全程的药学监护。结果:通过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提供了合理用药方案。结论: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开颅术后重症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本组62例开颅术后重症颅内感染病例均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引流6~18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61例,死亡1例。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池持续外引流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中 ,术后持续脑脊液耳鼻漏和切口漏、严重而难治的颅内感染并非罕见。腰池持续外引流术 (LCDF)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于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4月用腰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此类病人 36例 ,获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36例病人中 ,男 16例 ,女 2 0例 ,年龄 12~ 6 7岁 ,其中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者 10例 ,前颅凹底入路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鼻漏者 4例 ,颞下 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耳漏者 3例 ,开颅术后切口脑脊液漏者 8例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者 10例 ,V P分流术…  相似文献   

15.
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近期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28例患者,均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采用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进行治疗.结果 28例颅内感染病人中发生神经根刺激症状6例,引流管不通畅2例,低颅内压1例,颅内感染加重1例,均很快得到控制并成功治愈,无一例因感染死亡.结论 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显著降低了脑脊液内细菌浓度,并降低颅压,还可以动态观察脑脊液外观,随时取脑脊液进行检查,指导临床治疗,促进脑脊液漏愈合,预防脑积水形成,是治疗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简便易行、迅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对6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静脉滴注抗生素,单用或联用其他几种治疗方法,其中42例鞘内给药,33例行腰大池置管引流,9例经双侧脑室引流冲洗。治愈52例,死亡8例,死因为颅内感染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脑疝3例。结论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时,支持对症治疗、抗感染、鞘内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双侧脑室引流冲洗等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救治经验。方法对经开颅术后并发颅内严重感染的87例患者采取抗感染、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及鞘内注射给药、全身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78例治愈,死亡9例。结论术后颅内感染重在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鞘注抗生素,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功能能有效提高开颅后颅内感染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杨丽 《抗感染药学》2023,(12):1300-1303
目的:探究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该类患者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5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0例行开颅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症、肿瘤性质、手术时长、失血量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00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有46例,感染发生率为11.5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与患者的性别、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脑脊液漏、术后是否置脑室外引流管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手术次数≥2次、手术时间≥4 h、失血量≥1 000 mL、脑脊液漏和置脑室外引流管是患者颅脑肿瘤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潜在风险较高,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后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随机选取29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9例颅内感染患者,经积极综合治疗,治愈25例,死亡4例。结论颅窝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颅内感染主要原因是脑脊液切口漏,为了避免出现颅内感染,手术期间要加强治疗,术后要对脑脊液切口漏进行积极处理。当发现感染时,要立即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增加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治疗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感染性脑脊液,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结果18例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均于2周后治愈,1例(小脑神经母细胞瘤)因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该方法使后颅窝术后颅内感染患者治疗时间大为缩短,改善预后,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