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病人22例(1995年-2000年)行瘤周围缝扎后,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通过术后0.5-5年的疗效观察作出评价。结果:2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缝扎加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均达瘤体闭锁无残留,经过术后0.5-5年的观察未见复发。结论:瘤周缝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病人 2 2例(1995年~ 2 0 0 0年 )行瘤周围缝扎后 ,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 ,通过术后 0 .5~ 5年的疗效观察作出评价。结果 :2 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缝扎加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均达瘤体闭锁无残留 ,经过术后 0 .5~ 5年的观察未见复发。结论 :瘤周缝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头面部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根据血管瘤大小将药液直接注射至瘤体内。治疗血管瘤86例,其中毛细血管瘤38例,海绵状血管瘤32例,混合性血管瘤16例。结果 86例经小剂量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后随访3个月~2年,治愈率69.7%,总有效率100%。全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平阳霉素治疗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瘤周压迫加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1 1 0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病人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8例用平阳霉素 8mg加地塞米松 5mg溶于 2 %利多卡因 4mL中 ,瘤体周围用塑料杯压迫以阻断血流 ,瘤体内注射 ;对照组5 2例用药方法同治疗组 ,只是不用塑料杯压迫。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 ,对照组 71 % (P <0 .0 1 )。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瘤周压迫加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优于单纯用药组  相似文献   

5.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头颈部血管瘤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瘤内注射平阳霉素。结果 :随访 1a,18例患者肿块均消失 ,无异常血管波动。结论 :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头面部血管瘤安全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32例,随访1年3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83.8%,未出现明显副反应和并发症。本文通过临床总结,对淋巴管瘤的类型,注射治疗方法与疗效关系,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的副反应及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32例,随访1年31例,总有效率96.7%,治愈率83.8%,未出现明显副反应和并发症。本文通过临床总结,对淋巴管瘤的类型,注射治疗方法与疗效关系,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的副反应及优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孔健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3):41-42
目的:探讨牙龈瘤非手术治疗,保存患牙的新方法。方法:临床随机选取牙龈瘤30例,应用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3天、7天、30天后观察瘤体的变化及治疗后的全身反应.结果:30例牙龈瘤经注射平阳霉素后,血管型的肿瘤在1周内全部消失,肉芽肿型、纤维型的牙龈瘤,多在2~3周瘤体消失,随访3年未见复发。治疗后全身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平阳霉素治疗牙龈瘤,即保留了患牙,又无手术痛苦,是简便、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和腋下,手术治疗常有神经麻痹,脉管损伤等并发症,并有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局部注射疗法重新受到提倡和肯定。我院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应用平阳霉素囊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5例,女29例,年龄3个月~8岁。颈部32例,腋下20例,躯体8例,四肢4例。其中颈部2例肿瘤延伸至纵隔,均经X线及CT证实。肿瘤中单纯性12例,海绵状16例,囊状水瘤36例。其中2例因手术切除后复发再行平阳霉素治疗,共治疗64例次。1.2治疗方法均于出血、感染控制后再行瘤体注射。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于吴川市人民医院收集51例颌面部血管瘤患者,实验组30例,对照组21例,分别在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和尿素,观察瘤体消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患者经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2例因注射过浅或过量发生局部皮肤黏膜坏死致轻微瘢痕畸形。结论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动脉栓塞联合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肢体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肢体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1例。B组单纯予以瘤腔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A组予以动脉栓塞联合平阳霉素瘤腔内局部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栓塞联合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小儿肢体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吴渺夷  藕小平 《中南药学》2009,7(5):386-38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牙龈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牙龈瘤患者,应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对瘤体进行局部注射,观察治疗后的瘤体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注射后除瘤体局部轻微胀痛不适外,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其中25例3周后复诊时瘤体已完全消失,7例重复注射1次后瘤体消失。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牙龈瘤,疗效确切,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郝冬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58+61-58,61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51例颌面部血管瘤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观察瘤体消退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38例完全消退,10例大部分消退。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2例因注射过浅或过量造成局部瘢痕。结论: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微波热凝术联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07 ~2020-07体表血管瘤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对照1组(n=20)、对照2组(n =20).对照1组给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对照2组给予微波热凝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波热凝术联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对比3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瘤体体积、血管密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1组70.00%、对照2组65.00% (P<0.05);治疗后观察组瘤体体积、血管密度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均未发生贫血、肺纤维化等严重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波热凝术联合盐酸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体表血管瘤患儿,可减小瘤体体积,降低血管密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袁华  邹筠  吴小珍 《江西医药》2007,42(9):817-818
目的 总结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治疗30例口唇部血管瘤的临床体会和疗效.方法 30例口唇部血管瘤患儿,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0d~10个月;完善检查后,行平阳霉素过敏试验,按平阳霉素0.2~0.3mg/kg 0.5mg/kg地塞米松 生理盐水2~3m1配置,在麻醉镇静下向瘤体内注射,3周后复查,视瘤体情况给予第2次或第3次治疗直至瘤体萎缩消失.结果 患儿口唇瘤体注射后3d肿胀最厉害,但不影响进食,以后肿胀逐渐消退,经过1~3次注射完成治疗,口唇外形良好,治愈及基本治愈率达(25/29)86%.1例出现平阳霉素皮试阳性,1例注射1次后出现肺部透亮度减低,2例唇部组织溃烂,有凹现性瘢痕,1例注射后瘤体无明显缩小,4例出现低热,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 在严格掌握指征和注意操作方法 的情况下,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瘤内注射是治疗婴儿口唇部血管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面部淋巴管瘤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巴管瘤好发于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并常与血管瘤并存称淋巴血管瘤,近几年来我们运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临床淋巴血管瘤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8个月~29岁。其中舌部淋巴管瘤6例,淋巴血管瘤3例,婴幼儿颈部囊性水瘤5例,唇颊部淋巴瘤3例。1.2 治疗方法:确诊后做胸透、血常规检查,范围大者做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者开始治疗,用药量大和次数多者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胸透检查。注射药物前尽量抽出瘤内液体,每次用4~8mg平阳霉素加1%利多卡因2~5mL加地塞米松2~3mg混合多点注射。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血管瘤瘤腔内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将平阳霉索(8mg,支)用2ml生理盐水稀释后与地塞米松(5mg/支)1ml,2%利多卡因2ml配制成复合液,行瘤体内注射,每次用量3~8mg,10~14天注射1次,2~4次为1疗程。一般总量为30~40mg。结果:38例患者经1~5年随访,治愈25例(65.8%)显效13例(34.2%),总有效率100%,无发热反应病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颈部淋巴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管瘤是发育畸形所致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常见于小儿及青少年,好发于口腔颌颈部。笔者于1996年10月~2000年10月,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简称PYM),行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颈部各种类型的淋巴管瘤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瘤体治疗儿童头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3例儿童头面部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体内注射,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 mg,按0.2~0.3 mg/kg计算,1~2周内注射1次,约4~6次为一疗程。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率65%,好转率26%,有效率92%。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头面部血管瘤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眼睑部黄色瘤的疗效。方法平阳霉素8mg加生理盐水4ml溶解待用,抽取适量入1ml皮试注射器内,视瘤体大小注入药量约0.1—0.4ml,20天1次,4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眼睑部黄色瘤24例,治愈23例,基本治愈1例,有效率100%,随访观察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素瘤操作简单、损伤小、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