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真菌性鼻窦炎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性鼻窦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常见的为曲霉菌和烟曲霉菌,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本病常易误诊为慢性耳窦炎或恶性肿瘤。我科自1992~1997年诊治本病患者18例,为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1~70岁。原发性11例,继发性7例,1例有变态反应史。受累部位为上颌窦13例,其中单侧11例,双侧2例;单侧上颌窦+筛窦4例;累及蝶窦1例。2例伴有单侧中鼻道小息肉;3例反复鼻窦冲洗效果差。初诊症状:少量涕中带血10例,鼻后溢液4例,少量脓涕2例,有面颊肿胀感2例,伴有头隐…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是以出血为特征的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其常为单侧发病 ,且伴有骨质破坏 ,易与上颌窦恶性肿瘤相混淆 ,故临床上首诊即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院 1 995年 6月~2 0 0 0年 5月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 33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3例中 ,男 2 1例 ,女 1 2例 ;年龄 8~ 81岁 ,平均 45 .6岁 .病程 2 0d~ 1 0年 ,多数 2年左右。 32例因一侧鼻塞、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就诊 ( 1例出血量为2 0 0~ 30 0ml) ,1例因面颊部肿胀就诊。其中眼球突出 2例 ,嗅觉降低 3例 ,头痛 4例 ,牙痛 2例 …  相似文献   

3.
霉菌性鼻窦炎较少见 ,以往常采用 Callwell- L uc和鼻外筛蝶窦手术 ,存在损伤大 ,并发症多等缺点。自开始鼻内镜手术以来 ,我科 1998~ 2 0 0 1年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霉菌性鼻窦炎 3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接受鼻内镜手术的霉菌性鼻窦炎患者 30例 ,年龄 32~ 74岁 ,平均 5 3岁 ,男 11例 ,女 19例 ,比例 1∶ 1.7,大部分患者工作环境较差 (工人、农民占 2 0例 ) ,病程 1周~ 2 0年平均 2 .5年 ,随访时间 6~ 4 5个月 ,平均2 5个月 ,全部为单侧病变。临床表现鼻塞 19例 ,涕中带血 16例 ,流脓涕…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术中上颌窦黏膜撕脱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鼻内镜术中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时 ,可能导致上颌窦黏膜撕脱。现将我们处理上颌窦黏膜撕脱的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施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 82例 (15 7侧 ) ,男 5 3例 ,女 2 9例 ;年龄 10~ 70岁。病程 2~ 4 1年。按 1997年海口标准将其分型分期 :Ⅰ型 1期 2例 ,Ⅰ型 2期 8例 ;Ⅱ型 1期 8例 ,Ⅱ型 2期 32例 ,Ⅱ型 3期 11例 ;Ⅲ型2 1例。手术中 14侧上颌窦黏膜撕脱 ,其中Ⅰ型 2期 1侧 ,Ⅱ型 2期 3侧 ,Ⅱ型 3期 2侧 ,Ⅲ型 8侧。1.2 手术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经…  相似文献   

5.
鼻窦恶性肿瘤侵犯眼眶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窦、上颌窦恶性肿瘤向外上扩展可侵犯眼眶至眶内 ,致使眼球突出、视力障碍、溢泪 ,并可累及邻近组织 ,甚至破坏颅底骨质侵入脑膜 ,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手术中如何处理眶内及邻近组织的病变 ,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预后。 1 984~1 995年 ,我科收治此类患者 1 4例 ,均经手术治疗 ,取得一定的临床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4例窦眶恶性肿瘤患者 ,男 9例 ,女 5例 ;年龄2 1~ 68岁。病程 6~ 1 8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涕血 ;面部畸形 ,眼球突出 ,运动障碍。其中 ,筛窦 9例 ,上颌窦 5例。CT扫描提示筛窦、上颌窦内有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 1994年 2月~ 1996年 12月对 12例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采用鼻内窥镜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切除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 6.5岁。病程 8个月~ 5年。 12例均为单侧 ,左侧 7例 ,右侧 5例 ;Ⅱ型 1期占 8例 ,Ⅱ型 2期占 4例 (根据 1997年海口标准 )。均有反复鼻出血史 ,其中 1例最多一次出血约 150毫升 ,其余均小量间断出血 ;有新鲜血 ,陈旧性血或涕中带血 ;平卧休息 ,用湿毛巾冷敷后可自止。头痛 4例 ,面部麻木 4例 ,牙疼 2例 ,流清涕 2例。鼻镜检查 :10例鼻腔可…  相似文献   

7.
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 我们采用上颌窦穿刺置管治疗少儿鼻窦炎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4例中,男24例,女20例,8~16岁,平均13 .4岁.病程1月~3年,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均有单侧或双侧上颌窦炎,其中单纯上颌窦炎 26例、48侧,伴发筛窦炎16例、30侧,伴有中隔偏曲4例,全鼻窦炎2例.本组病例均有鼻塞、脓涕、头痛症状,无息肉等新生物,均经水平或冠状位CT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 996~ 1 999年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 5 0 6例 ,取得初步经验。现就影响本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5 0 6例中 ,男 345例 ,女 1 61例 ;年龄 1 8~80岁。双侧发病 462例。既往动过手术者 2 2 6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浓涕、头昏、头胀痛及嗅觉减退等症状 ,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术前均作鼻窦CT扫描 ,证实上颌窦、筛窦、蝶窦有程度不同的炎症表现或有鼻中隔高位偏曲。参照李源等〔1〕报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期分型标准进行分期。Ⅰ型 2 8例 ,Ⅱ型 381例 ,Ⅲ型 97…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鼻窦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鼻窦炎,近年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和鼻内镜治疗的普遍推广,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2007年我科共收治35例真菌性鼻一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和传统上颌窦根治术,随访3个月~1年,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以上颌窦发病率最高,真菌性上颌窦炎经典的治疗方法是柯-陆氏进路上颌窦根治术,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常采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治疗.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鼻内镜下单纯上颌窦自然孔进路手术能否替代上颌窦根治术或鼻内镜下的双进路手术目前还有争议.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径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 996~ 2 0 0 0年在鼻内窥镜下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 36例 ( 4 4侧 ) ,根据是否伴有鼻窦炎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 ,现对此作一比较。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上颌窦囊肿 36例 ( 4 4侧 ) ,男 1 7例 ,女 1 9例年龄 2 3~ 5 6岁 ,平均 38.5岁。伴慢性筛窦、上颌窦炎者 1 4例 ( 1 4侧 ) ,不伴鼻窦炎者 2 2例 ( 30侧 ) ,伴变态反应者 6例 ,均经临床及鼻窦CT确诊。慢性鼻窦炎中Ⅰ型 2期 9例 ,Ⅱ型 2期 5例。囊肿位于内壁者 1 7侧 ,位于底壁 1 4侧 ,位于前壁 9侧 ,位于外壁 4侧。1 .2   手术方法均采用局麻。对伴有鼻窦炎者 ,均先…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 ,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犬齿窝进路上颌窦根治手术 ,该手术方法损伤大 ,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近几年来 ,我们采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径路切除上颌窦囊肿 18例 ,术后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7年 5月~ 2 0 0 0年 3月 ,我科门诊共治疗上颌窦囊肿18例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者 18岁 ,最大者 5 4岁。病史 2~ 10年。其中伴前额部持续性钝痛者 13例 ,面颊部压迫感 5例 ,偶有阵发性鼻内流出淡黄色液体 9例 ,术前均行鼻窦 CT检查 ,囊肿直径 2 .0 cm~ 3.5 cm。治疗方法。采用国产好克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和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术前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χ^2检验,以分析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采用真菌特异性六胺银染色方法,对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进行分型。结果 建立了以病程(x1)、涕血(x2)、头痛(x3)、钙化斑(x4)、年龄(x5)、单侧或双侧病变(x6)为变量的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y=-8.713+0.496x1+4.575x2+1.190x3+4.119x4+1.199x5+2.698x6,P=exp(y)/[1+exp(y)],并与慢性鼻-鼻窦炎组相比。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为女性患者、40岁以上、病程3年以内,以头痛、涕血为主要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单侧病变、有钙化斑出现(P〈0.05)。11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34例为慢性侵袭性、76例为非侵袭性。结论 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特征性明显,其发病可通过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预测方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在临床上有增多趋势,据报道占各类慢性鼻-鼻窦炎的6%~13%〔1〕,过去多采用上颌窦根治术或Li ma手术来清除病灶。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此类疾病现在倾向于采用鼻内镜下清除病灶。现将我科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4例的完整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经病史、CT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34例,其中男28例,女6例;年龄36~68岁。按1997年海口标准,慢性鼻-鼻窦炎Ⅰ型2期4例,Ⅱ型2期26例,Ⅲ型4例。真菌感染的鼻窦:右上颌窦20例,左上颌窦14例,累及筛窦12例。伴鼻中隔偏曲19例。1.2治疗方法34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患侧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行钩突切开,开放中鼻道,咬除筛泡,行上颌窦窦口扩大,用筛窦钳、筛窦刮匙和吸引管清除真菌团块及炎性息肉,上颌窦内下角病灶较难清除,采用自制的弯度较大的吸引管(利用吹张管做成“?”型)将真菌团块破碎后吸出,其中12例筛窦发现有真菌团块,行前筛或全筛切除,均能彻底清除窦内真菌团块、炎性息肉。术后第3天开始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3个月,冲洗后,鼻内镜下用10ml氟康唑冲洗窦腔1周。同时,采用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 4 8例儿童鼻窦用层距为 5mm的连续冠状 CT扫描进行上颌窦容积的测量并与既往成人鼻窦CT资料相比较。 4 8例儿童 94侧 CT分两组 ,正常组4 0侧 ,双侧鼻窦炎组 58侧 ,后者又分为手术治疗亚组16侧和药物治疗亚组 38侧。应用数学积分原理按鼻窦由前至后的冠状 CT资料计算上颌窦容积。其结果如下 :按 4~ 9岁以至 70~ 79各年龄段平均上颌窦容积的分布作成曲线呈单峰状 ,正常人组或手术治疗亚组的峰值均位于 2 0岁左右处。在 4~ 9岁年龄段 ,正常组女孩较男孩上颌窦容积大 ,这可能因为在日本该年龄段女孩发育较男孩早的缘故。从上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0 0 9~2 0 1 1年经我院病理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4 2例,分析其专科检查、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及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复发,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真菌及菌丝。结论通畅鼻腔鼻窦引流,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对真菌性鼻窦炎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单套管针尖牙窝径路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8年~ 2 0 0 1年采用单套管针 (Tro car)经尖牙窝刺入上颌窦腔 ,根据鼻内镜定位摘除上颌窦黏膜囊肿 2 4例 (2 7侧 )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上颌窦黏膜囊肿 2 4例 (2 7侧 ) ,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17~ 5 7岁 ,平均年龄 34.3岁。左侧 15例 ,右侧 12例 ,其中 3例双侧。囊肿位于内侧壁 13例 ,底壁 8例 ,前壁 2例 ,外壁 4例。以上病例均根据鼻窦CT扫描确诊。1 .2 手术方法术前 3d用多贝尔液或呋喃西林液漱口进行口腔准备 ,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前半小时口服鲁米那钠 0 .1g、东莨…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初以来 ,我们采用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后 1周左右在造口处放置不锈钢支架 ,有效防止造口再闭塞 ,6个月后取出支架 ,上颌窦内侧壁保持一较大的孔道 ,且窦腔清洁、无分泌物 ,利于窦腔通气和引流。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7例中男 10例 ,女 7例 ,年龄 13~ 71岁 ,平均 2 9岁 ,平均病程 4 3年。其中I型I期 5例 ,II型I期 8例 ,II型II期 4例[1] ,临床症状为 :鼻塞、流脓涕 17例次 ,局部胀痛 14例次 ,反复头痛 11例次 ,鼻腔臭味 5例次。另随机选择同期行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中鼻道上颌窦造口术患者 19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I型I期 4例 …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鼻窦炎在临床上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经常因鼻塞、血性涕、面部麻木或窦壁骨质破坏 ,而被误诊为鼻窦恶性肿瘤。我科自 1989~ 1999年共收治真菌性鼻窦炎 2 1例 ,误诊为鼻窦恶性肿瘤 4例 ,误诊率为 19.0 5 % ,误诊率较高。为提高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认识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1例中 ,男 11例 ,女 10例 ,均有不良挖鼻习惯。年龄 2 6~6 1岁 ,平均 42岁 ,均为单侧发病。病史半年~ 5年不等。2 1例误诊为鼻窦癌的 4例中 ,男性 3例 ,女性 1例。4例均表现为鼻塞、血性涕 ;3例有面部不适或麻木感 ;1例出现复视、头痛 ;2例出现嗅觉减退 ;1…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效果良好,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1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以30~60岁最多,平均年龄37岁。Ⅰ型1期4例(6.7%),Ⅰ型2期2例(20%),Ⅰ型3期8例(13.3%),Ⅱ型1期9例(15%),Ⅱ型2期14例(23.3%),Ⅱ型3期18例(30%),Ⅲ型3例(5%)。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上颌窦手术12例,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22例,柯-陆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