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术后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9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观察组4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69.23%(2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50%(1/40),低于对照组20.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鼓膜置管术与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降低其语频区气导平均听阈及复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实验组接受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Valsalva测试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Valsalva测试评分、七项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患者咽鼓管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纯音听阈、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分、IL-33、sST2、核因子-κB(NF-κB)、IL-5、干扰素(INF)-γ和IL-1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纯音听阈和CCE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IL-33、sST2、NF-κB、IL-5、INF-γ和IL-1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纯音听阈和CCES评分高于对照组,IL-33、sST2、NF-κB、IL-5、INF-γ和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促进听力恢复,减少机体炎症介质释放,可能与调节IL-33/sST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应用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联合鼓膜切开鼓室冲洗+鼓膜置管术的治疗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联合鼓膜切开鼓室冲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鼓膜置管术治疗。记录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及复发率,并采用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为92.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11.53%,对照组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3.84%,对照组为10.4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CC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应用内镜下腺样体刮除术联合鼓膜切开鼓室冲洗+鼓膜置管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TTM)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置管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接收的81例进行鼓膜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TTM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听力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6个月后各倍频程下的纯音听阈气导听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基于TTM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促进患者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15-24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比较手术前、手术6个月后咽鼓管功能(ETDQ-7)评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ETDQ-7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21.42%,观察组复发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老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6例(142耳)。结果所有置管均一次完成,术后7~12个月复查78例(132耳),疗效显著,纯音测听平均为21.6dB,听阈平均提高28dB。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15例24耳诊断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患者纳入标准:鼓膜切开置管≥3次,病程超过2年迁延不愈的中耳炎。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主观症状改善、耳内镜检查、纯音听力测试、声阻抗和CT扫描。结果所有患者成功接受手术。术后8~24个月复查,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耳内镜检查、CT扫描有效率95.8%。手术后10~24个月纯音听阈测试患耳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前患耳平均气骨导差为36.15 d B,患耳术后平均气骨导差为14.35 d B(P0.05)。术后鼓室导抗图达到A型为83.3%。1例(1耳)术后自觉患侧听力无提高,耳内闷胀感,B型鼓室导抗图,行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术见中耳及乳突有肉芽样胆固醇结晶。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的最佳适应证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84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气骨导差和气道听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中耳积液时间,改善患者气道听阈值。  相似文献   

10.
李明兰 《华西医学》2009,(10):2697-2698
目的:探讨鼓室置管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损失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双耳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经保守治疗无效者的平均气导语频听阈较大一侧耳行鼓室置管术,对侧耳为对照组。比较二者术前术后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置管组术后平均气导语频听阈较术前显著降低,而对照组耳术前术后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置管术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安全有效方法。可提高患者的听力,有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3种方法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及咽鼓管吹张术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情况。其中26例施行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为激光组;28例施行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为置管组;30例施行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术治疗,为对照组。比较3组疗效。结果 无论是激光组还是置管组,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激光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 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与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均为治疗顽固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良好方法,且Nd:YAG激光鼓膜造孔术更具有微创、安全、简单、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96例(152耳)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患儿行可视内镜下腺样体切除和鼓膜切开置管术,观察治疗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96例(152耳)患儿治愈8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无效的1例发生于拔除通气管鼓膜愈合后1个月,再次手术切除加置管而愈。所有患儿获随访6~12个月。无中耳感染、出血,纯音测听平均为21.5dBHL,听阈平均提高25dBHL。复查电子鼻咽镜:鼻咽部创面光滑、无残留,咽鼓管咽口及圆枕无损伤。【结论】可视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并腺样体肥大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与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11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对照组给予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ETDQ-7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53/55)高于对照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64%,2/55)低于对照组(2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ETDQ-7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0.735,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DQ-7评分为(13.33±2.77)分,对照组为(17.89±3.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9,P 0.05)。结论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且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付时伟  于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950-2950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联合鼓膜置管术的综合疗法对59例(6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疗后30 d内作纯音测听复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各频率纯音听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1~12个月随访,本组痊愈56耳,显效8耳,无效3耳,总有效率95.5%。结论药物保守治疗联合鼓膜置管术的综合疗法疗效确切,是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骨膜切开置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咽鼓管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患者当中有69例治愈,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有47例治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是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的,可以通过咽鼓管的自然通道直接插入导管,可以有效的免除导管对骨膜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避免出现重复对咽鼓管吹张进行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腺样体消融联合鼓室置管术治疗幼儿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幼儿分泌性中耳炎48例(88耳),随机分为23例(43耳)单纯鼓膜置管 (对照组)与25例(45耳)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 (观察组)治疗,比较分析患儿疾病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术后咽鼓管功能、鼓膜形态、中耳积液吸收、鼓室图峰压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两组有效率及鼓室图峰压值改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消融联合鼓室置管术是治疗幼儿分泌性中耳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影响因素,观察和分析咽鼓管咽口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2例(97耳)行鼻内镜下的咽鼓管置管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愈32耳,占39.0%,好转38耳,占46.3%,总有效率85.3%,仅发生暂时性眩晕2例。【结论】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与原发疾病、咽鼓管咽口形态、病程、术后留管时间以及用药选择、手术者熟练程度、咽鼓管的调节功能等有关;咽鼓管咽口形态可分五种类型:脐形、类圆形、椭圆形、裂隙状、闭锁状,与分泌性中耳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有所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可有效缩减其中耳积液时间,减少或抑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87例(120耳)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用耳内镜进行鼓膜置管术,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他症状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1 a,治愈76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术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易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儿童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鼓膜置管术,观察组选择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分析鼾症以及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前后患儿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听力改善效果优于单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儿童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