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肠破裂36例。其中闭合性小肠破裂1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迟性小肠破裂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率(入院即明确诊断)75%(24/32),行单纯肠修补20例。肠部分切除吻合12例,切口感染5例。全组无死亡,均治愈。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重视早期诊断,正确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良好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小肠破裂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费虎 《浙江创伤外科》2004,9(2):117-117
小儿闭合性小肠破裂较多见,但临床上误诊或延迟诊断却时有发生.本文结合文献对本院1991年至2002年收治的25例小儿闭合性小肠破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祖朝  董米连 《腹部外科》2006,19(5):299-29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成人小肠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腹部闭合伤中小肠破裂12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腹腔彻底冲洗和合理的引流是防止并发症发生和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附76例报告)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外科陈积贤,陈永康小肠所占腹部面积最大,无论是腹部钝挫伤或开放伤,小肠损伤的发病率均占空肠脏器伤的第一位[1]。我院自1984年2月以来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264例,伴小肠破裂76例占28...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上并不多见,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很容易延误诊治.我院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单纯性闭合性小肠破裂1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小肠破裂的发生率高达18.9%~26.1%,早期诊断及治疗助于减少并发症,我院普外科自1991年至今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49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部闭合性小肠破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小肠及其系膜在腹腔中分布广、容积大、相对表浅又无骨骼保护,因此腹部外伤时容易受累[1]。本文收集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闭合性小肠破裂32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院于1997年~2001年共收治32例闭合性小肠破裂病人,其中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55(13~84)岁。致伤原因:腹部外力撞击伤14例;坠落伤10例;疝嵌顿自行暴力回纳3例;回肠慢性溃疡破裂1例,美克尔憩室破裂2例,骨质异物刺破回肠1例,回肠克罗恩(Crohn'sdisease)病蛔虫性破裂1例。2.临床表现发病后4~96h就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性小肠破裂50例临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49例治愈,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8%,病死率2%。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并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闭合性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7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11年5月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7例,死亡2例,切口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适当的术式,彻底腹腔冲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小肠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8 h(A组)65例,治愈63例(96.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5例,其中2例为死亡病例);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8 h(B组)27例,治愈27例(100.0%),无一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33.3%(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术后住院时间外,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有利于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8~2003年收治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儿都有不同程度外伤史。34例中,切口裂开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死亡1例。结论 就诊时腹痛的程度不能作为诊断肠破裂的唯一标准,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患儿康复的关健。  相似文献   

14.
人类事故损伤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腹部创伤的死亡率占全部创伤的10%。闭合性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有时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大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故易误诊,甚至漏诊。本文收集了本院1996年4月~2007年12月62例腹部外伤致小肠破裂患者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在外伤性小肠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小肠破裂是常见的外科急腹证.在腹部外伤中比较常见。虽临床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但仍有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1992年至2004年本院共收治闭合性小肠破裂60例。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小肠破裂延迟诊断2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创伤性小肠破裂延迟诊断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笔者对1991年4月—2000年12月间延迟诊断的21例创伤性小肠破裂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1例中16例痊愈,其中4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5例于术后5—28h死亡。总结经验教训如下:(1)创伤性小肠破裂延迟诊治可明显增加并发症及死亡率,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2)肠破裂口小或暂时被堵塞使早期腹膜炎体征不明显、腹壁肥厚或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受昏迷或腹部其他脏器损伤的干扰,以及临床医师对不典型病例缺乏认识是导致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3)对不典型病例进行动态的观察和反复的腹腔穿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书斋  范宗林 《腹部外科》1995,8(3):119-120
作者通过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的临床分析,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并阐述了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小肠破裂临床较常见.老年人因其反应性差,常伴发内科慢性病,如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对本院1991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60岁以上外伤性小肠破裂43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瑞成  黄元儒 《腹部外科》1997,10(3):132-132
我们于1980年1月~1996年3月间共收治胰腺闭合性损伤2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1例胰腺闭合性损伤占同期腹部闭合性损伤502例的4.18%,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9~55岁。损伤原因:车祸15例,上腹部钝器打击伤2例,腹部脚踢悦与踩伤各1例,腹背夹击伤2例。本组单纯胰腺损伤1例,合并肝破裂9例、脾破裂8例、结肠破裂2例、小肠破裂5例、横结肠系膜挫裂伤5例、胆囊破裂1例、左肾挫伤1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其中10例出现创伤失血性休克。术前行B超检查12例,CT检查6例,行血胰淀粉酶测定7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探查所证实…  相似文献   

20.
小肠所占腹腔面积最大,在腹部闭合伤中占脏器损伤的第3位,空腔脏器损伤第一位。我院自1991年2月~2003年11月共收治闭合性腹部损伤387例,其中伴小肠破裂的135例,占34.9%。介绍有关资料及临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