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MDRO感染的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出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比较开展QCC前后ICU护士护理MDRO感染病人中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率以及MDRO感染率。[结果]QCC活动后,ICU护士护理MDRO感染病人时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QCC前,MDRO感染率明显低于QCC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护理管理中应用,既提高了护士护理MDRO感染病人中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又能有效控制MDRO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 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 MDRO 感染的护理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出问题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比较开展 QCC前后 ICU 护士护理 MDRO 感染病人中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率以及 MDRO 感染率。[结果]QCC活动后,ICU护士护理 MDRO 感染病人时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 QCC前,MDRO 感染率明显低于 QCC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在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护理管理中应用,既提高了护士护理 MDRO 感染病人中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又能有效控制 MDRO 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分批进行QCC知识培训,并在全院护理单元开展QCC活动,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计我院开展QCC活动情况及论文发表情况。结果:QCC活动的开展解决了临床护理操作、护理管理、患者安全、患者教育等方面存在的护理问题,QCC成果形成7篇论文,4篇已发表,3篇待发表,1项专利正在申请中。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开展QCC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启动QCC,鼓励临床科室参与QCC,通过培训、推进会及专家指导等方式,严格按照QCC十大步骤,完成QCC并按完成情况进行专家评审。结果:本期QCC共启动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14个,主题涉及患者安全防护5个、护理管理4个、差错预防2个、健康教育2个及服务满意度1个;通过专家评审共结题11个,结题率78.57%,平均目标达成率109.73%,平均目标进步率57.64%;在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工具技术的掌握率和圈能力均明显提高,通过标准化圈成果得到很好应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结论: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非常适合使用QCC,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给药中的应用管理。方法:成立品管圈特色护理小组,通过制定静脉护理特色方案,制定了化疗巡诊制度,采用静脉护理追踪管理方法,静脉护理满意度调查等干预方法,有效减少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炎发生。结果:QCC活动前后,穿刺渗漏、化疗渗漏、静脉炎、钢针使用、患者投诉等5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患者对静脉护理的满意度达87.5%~93.5%。结论:品管圈管理应用,在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给药护理中,使患者的静脉安全性及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QCC活动前2014年6月出院患者112名为对照组;于2014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措施,选取2015年1月QCC活动后出院患者128名为观察组,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情况。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包括术后伤口管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满意率等情况。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出院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滑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胃肠外科一二病区恶性肿瘤行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2014年实行品管圈前90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品管圈应用临床后的90例留置胃管病患作为实验组,给予QCC活动,组建1个品管圈,分析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滑脱发生率及事件发生原因,同时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结果:实施品管圈后疗效质量明显改善。结论:QCC可降低胃管滑况率,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方法:由手术室护士成立品管圈组织,设定以“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为主题,定圈名为”精英圈”。依据 QCC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包括成立小组、现况调查、分析原因和设立目标、计划实施和效果分析。对消毒隔离、设备配置、专科配合、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进行汇总分析。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进行效果比较。结果:我院手术室在护理人员中开展品管圈项目,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尤其是在专科配合、设备操作、护理服务方面收效良好,统计学差异(p<0.05)有意义。品管圈目标达标率82%。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培养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QCC活动,可倡导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在改善门诊导诊护士形象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形象管理特色小组,采用追踪管理的方法,对导诊护士形象问题进行收集,并在实施前后进行分析。结果 QCC活动前后,导诊护士形象问题由134项/d降为62项/d,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提高了导诊护士的形象,同时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业务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3月(实施QCC期间)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此期间共反馈全院护理问题212个;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未实施QCC期间)作为对照,其中反馈护理问题208个。观察对比QCC干预前后质控护士对QCC工具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质量的整改率。结果 QCC干预后,质控护士对鱼骨图、柏拉图、查检表、推移图的运用率显著高于QCC干预前( P<0.01)。 QCC 干预后,护理质量的改进率为98.37%,显著高于 QCC 干预前的74.80%( P<0.01)。结论 QCC活动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解决护理单元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意识及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 活动在降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滑脱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胃肠外科一二病区恶性肿瘤行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2014 年实行品管圈 前90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 年品管圈应用临床后的90例留置胃管病患作为实验组,给予QCC 活动,组建1个品管圈,分析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滑脱发生率及事件发生原因, 同时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结果 实施品管疗效质量明显改善。结论 将 QCC能够有效降低胃管非计划性滑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病房护理满意度及护士综合素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QCC组研究对象分别来自本院品管圈活动实施前3个月(2016年12月1日~2017年4月30日)及实施后3个月(2017年5月1日~2017年9月30日)各接收的45例住院患儿及家属,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率及圈员综合素质。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仅为82.22%,QCC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56%,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的综合素质总评分为(27.46±3.55)分,显著高于实施前的(23.80±3.54)分,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儿科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水平,保证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PICC置管术后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降低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进行对策的实施和效果核查、标准化的处置等。观察实施品管圈前后皮肤过敏情况,评价品管圈活动前后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置管患者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由18.30%(101/552)降低到5.47%(27/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2,P0.01),目标达成率164.06%,进步率70.11%;QCC成员个人能力及团队功能得以提升。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降低了PICC置管术后敷贴部位皮肤过敏率,说明QCC是护理工作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降低泌尿外科肾造瘘管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泌尿外科肾造瘘管护理缺陷发生率"的活动主题,对活动开展前肾造瘘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QCC活动后肾造瘘管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圈员在责任心、积极性、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QCC活动不仅降低了肾造瘘管护理缺陷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凝聚力和积极性,使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7年9~12月)和研究组(2018年3~6月)各200例。该院从2018年3月开始在手术室建立品管圈,并实施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以及护理差错、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QCC活动开展前护理人员的术前器械台整理时间长于活动后(P<0.05);研究组患者对总体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及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QCC活动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信息化护理管理效果满意,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件,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综述品管圈(QCC)活动在我国手术室器械及相关物品管理、手术室安全质量管理、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质量管理、手术室护士业务素质管理、手术室带教及培训管理、手术室人际关系管理、手术室医疗文件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并结合临床实践作出思考,提出品管圈活动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普通外科减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在我科肝胆和胃肠2个病区行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2012年1~12月开展QCC活动前312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11月316例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QCC活动,组建1个品管圈,运用QCC管理方法,分析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对策,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胃管脱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QCC应用到留置胃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品管圈(QCC)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而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该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的.近年来品管圈在护理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1-4].为了提高本科的护理治疗水平,促进肾病综合征患者康复,本科自2012年起开展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QCC护理.  相似文献   

20.
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我院从2007年起,将QCC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各级护理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