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生血管的形成是肿瘤生长、进展、转移的基础,此过程涉及各类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其中刺激血管生成作用最强的生长因子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随着VEGF作用的深入认识和血管靶向治疗的临床实践,以抗新生血管为核心的治疗策略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抗血管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是肿瘤血管新生的重要作用因子。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中均呈现VEGF及其受体的高表达 ,从而形成旁 自分泌作用方式 ,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 ,诱导血管新生 ,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刺激肿瘤细胞生长。采用各种方法阻断VE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 ,可以阻断肿瘤血管新生 ,抑制肿瘤生长转移 ,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酒精刺激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饮酒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MCP-1和CCR2表达与血管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体外建立3D肿瘤-内皮细胞共培养系统观察肿瘤血管新生,检测MCP-1/CCR2信号在酒精介导血管生成中的作用。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MCP-1/CCR2是否增加细胞移动而促进脉管形成。结果:饮酒的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MCP-1和CCR2均高表达,且表达水平和血管新生标志物PECAM-1和VEGF相一致。通过3D肿瘤-内皮细胞共培养系统观察到小鼠乳腺癌E0771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可促进血管的形成,酒精可以增强此种肿瘤血管新生效应。外源性MCP-1可以促进此种肿瘤血管生成,其受体CCR2抑制剂处理则可以有效抑制酒精刺激的肿瘤血管生成。进一步研究发现MCP-1/CCR2可以增强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MCP-1/CCR2信号途径在酒精刺激乳腺癌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内皮细胞的迁移从而加速了肿瘤脉管新生。  相似文献   

4.
VEGF及其受体是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调控因素 ,在抗肿瘤血管新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VEGF在许多肿瘤组织及培养的肿瘤细胞株中均有高水平的表达 ,其主要的作用途径是通过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内皮上的特异受体flt 1和KDR ,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 ,构建新生的肿瘤血管。以VEGF及其受体为靶向的抗肿瘤血管新生主要是针对VEGF和受体作用途径的任一环节 ,阻断VEGF对肿瘤血管的作用 ,从而达到遏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这给临床上的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 ,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 ,在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亢进 ,血管增生显著 ,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 ,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增进 《医学信息》2007,20(11):1015-1018
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具有强促分裂、组织成形、诱导肿瘤细胞迁移、侵袭以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广泛存在于多种正常组织细胞和体内外恶性肿瘤细胞内,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其受体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在免疫调节、血管新生以及介导肿瘤的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CXC趋化因子超家族由于N-端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基序(Glu-Leu-Arg,ELRmotif)的有无使其在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了促进或者抑制血管新生的不同作用:含有ELR(ELR )的CXC趋化因子经血管内皮组织上CXCR2介导血管新生促进作用;而不含有ELR(ELR-)的CXC趋化因子通过血管内皮组织上CXCR3介导血管新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控血管生成,在血管新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血管新生对于原发癌和转移癌的生长都十分重要,在肿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亢进,血管增生显著,VEGF还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VEGF阻止剂通过抑制血管增生,抑制肿瘤和微小转移灶的形成,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在新生血管及淋巴管生成中具有直接和间接的调控作用,可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细胞迁移和抑制细胞凋亡,在形成肿瘤转移所需的微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治疗癌症是药物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促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TEK在血管形成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ANGPT)及其受体TEK是新发现在机体的生理、病理性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信息途径。生理情况下,ANGPT1激活TEK受体,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血管完整稳定;ANGVF2则竞争性拮抗ANGPT1的作用,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在时,可促进血管重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乏时,则促进血管退化。肿瘤发生时,ANGPT及TEK受体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ANGPT2特异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区,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起始及延续过程。阻断ANGPT及TEK信号传导途径可抑制肿瘤生长,有望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组织因子(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通过与凝血因子Ⅶ相互作用参与凝血过程,在动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来,人们发现TF具有信号传导受体的功能,可通过介导多种信号转导,参与肿瘤侵袭、转移,血管新生,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TF的凝血及非凝血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典型的多血供恶性肿瘤,肝癌细胞的生长、转移、侵袭都依赖新生血管的形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在肝癌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Folkman首先提出"肿瘤生长是血管依赖性的",并认为肿瘤血管新生是由肿瘤血管生长因子(Tumor angiogenesis factor,TAF)所引起的,从而提出了"抑制血管生成而抑制肿瘤生长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Folkman[1]于1971年提出的"肿瘤血管生成依赖学说"使人们对肿瘤生长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策略之一。其中,研究较多、也最有价值的是通过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VEGFR2)来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是PARs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的成员,也称凝血酶受体。PAR-1被肿瘤微环境中的蛋白酶水解激活后,介导多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促进肿瘤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并参与肿瘤生长、血管新生等多个环节和多条通路。同时,通过调控下游分子和细胞因子,PAR-1可对肿瘤微环境进行重塑,促进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血管新生为肿瘤生长和转移所依赖 ,因此抑制血管新生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策略。一系列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已经在离体和活体实验中得到证实 ,其中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同时 ,在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中 ,还存在一些血管生长促进因子 ,其中VEGF及其相关受体在肿瘤血管新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 ,我们对血管生长调节因子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作一综述。一、血管生成和血管新生人体血管系统的生成有两处不同的过程 :1 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 ,即胚胎发育早期 ,中胚层来源的内皮细…  相似文献   

16.
骨桥蛋白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桥蛋白是一种分泌型、黏附性的糖基化磷蛋白,与其主要受体整合素和CD44相互作用,参与多器官、多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多种功能,如介导细胞移行、抑制钙化、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控制肿瘤细胞表型以及抑制凋亡等。近年来的研究揭示,骨桥蛋白在肿瘤细胞的黏附、移行、浸润、血管新生以及肿瘤的微环境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对骨桥蛋白在肿瘤中的信号转导、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在软骨发育分化过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银凯  谷志远 《解剖学报》2003,34(4):445-44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是一组结构相似的多肽类家族,目前已发现有19个成员,其在胚胎发育、血管新生、伤口愈合、肿瘤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后而介导的。目前已克隆出4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FGFR),虽然4种FGFRs结构相似,但每种FGFR在机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组织中各有其特殊的表达方式。近来研究证明,在软骨和骨的发育分化过程中,FGFR3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肿瘤新生血管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新生血管是肿瘤营养物质以及代谢产物与机体交换的通路,肿瘤新生血管的生长对肿瘤的生长、恶化、转移、分期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肿瘤血管的概念及其检测为出发点,介绍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特点和检测意义;着重从肿瘤微血管密度、超声成像、光学成像及核磁共振成像等4个方面综述了肿瘤新生血管检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选择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择素是血管粘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一大类成员,近年研究表明由于选择素可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壁接触,因此在感染性疾病、器官移植免疫、肿瘤的发展、新生血管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选择素的结构、功能、表达的调节及其基因的改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志物靶向示踪肿瘤并显像已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多肽可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整合素αⅤβ3特异性结合,用放射性核素标记RGD肽,利用分子影像技术可示踪肿瘤新生血管,从而在早期确立诊断。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RGD肽的修饰、标记方法、纳米技术应用进行阐述,并就利用αⅤβ3受体,综述了RGD肽介导的PET/SPECT显像、磁共振显像、超声显像、光学显像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