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翼状胬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翼状胬肉遍及世界各地、患病率高、严重时既影响视功能又有碍美容、目前仍无理想的控制方法、手术切除后的高复发率一直是医生和患者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眼表疾病的深入认识、翼状胬肉再次成为研究热点、人们不断寻求各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以减少及控制胬肉的复发[1].翼状胬肉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气候干燥、接触风尘等有一定关系.最近研究表明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角膜缘干细胞的损害,从而发生翼状胬肉.翼状胬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手术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为30%~ 50%.改进手术方法,防止复发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否能有效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共74例,收治年限均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之间,将74例翼状胬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37例。其中一组翼状胬肉患者仅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设定切除组;另一组翼状胬肉患者则在切除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设定联合组。结果:联合组翼状胬肉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切除组,复发率低于切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翼状胬肉进行治疗,具有更高的治愈率以及更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200b及miR-200c在原发性及复发性翼状胬肉中表达差异情况。方法采用qRT-PCR检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n=29)、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n=27)及对照组织(n=26)中miR-200b及miR-200c的表达水平。结果q RT-PCR检测结果显示,miR-200b及miR-200c在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 R-200b及miR-200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miR-200b及miR-200c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新的早期诊断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刘彩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48-4949,4955
目的 调查承德市翼状胬肉的患病率,并探讨其与区域、年龄、性别、经济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承德市16 357例受检对象进行眼部检查,统计翼状胬肉患病率.结果 16 357例人群中得翼状胬肉人数974例,患病率6.0%.其中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不同年龄段翼状胬肉患病率均低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随着年龄的增长,翼状胬肉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病程5年以下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和农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5年以上城市翼状胬肉患病率和农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承德市农村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率高于城市.农村人群翼状胬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增高.经济发达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病程短,经济落后地区翼状胬肉患病病程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病例分为三组,采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结果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高,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术后不复发。结论翼状胬肉手术治疗适合行翼状胬肉切除+生物羊膜移植术及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联合丝裂霉素C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在翼状胬肉自然张力及解剖状态下,逆行切除翼状胬肉后,用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最后将残留的球结膜缝合于浅层巩膜上.结果:术后观察一年,手术79眼,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6.3%,结论: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能有效的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手术野清晰、出血少、切除干净、彻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翼状胬肉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因子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翼状胬肉患者(观察组)和无翼状胬肉患者(对照组)血清中bFGF和IL-6的含量;取胬肉组织及正常球结膜组织做常规HE染色.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有bFGF和IL-6的表达,且比对照组明显升高;bFGF和IL-6表达呈正相关;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血清中bFGF和IL-6的表达比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明显升高,而初发性翼状胬肉静止期组与进行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增生和变性两种表现.结论 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可能与bFGF和IL-6的异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
严寒梅 《现代保健》2009,(12):33-33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35例(3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后随访10—18个月。结果随访1年有3眼复发且均为2次手术者,其余34眼,眼球表面光滑运动良好。结论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翼状胬肉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探求其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切除的翼状胬肉及正常结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蛋白检测。[结果]翼状胬肉中P21表达为(5.03±0.34)%,而正常结膜组织中P21表达为(75.21±0.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在翼状胬肉中的低表达与失活可能使得翼状胬肉细胞周期紊乱,使其增殖失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16例132眼,随机分为两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A组,59例67眼);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组(B组,57例65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A组)治愈率高于单纯胬肉切除加自体结膜移植术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翼状胬肉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因子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翼状胬肉患者(观察组)和无翼状胬肉患者(对照组)血清中bFGF和IL巧的含量;取胬肉组织及正常球结膜组织做常规HE染色。结果观察组血清中有bFGF和IL-6的表达。且比对照组明显升高;bFGF和IL-6表达呈正相关;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血清中bFGF和IL-6的表达比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明显升高,而初发性翼状胬肉静止期组与进行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增生和变性两种表现。结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可能与bFGF和IL-6的异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带蒂结膜瓣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对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患者(78眼)随机分为A(39例)、B(39例)两组,A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4个月~12个月,A组有9只眼复发,B组有2眼复发,与A组相比,复发率B(5.13%)组极显著低于A(23.08%)组(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用于翼状胬肉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切除翼状胬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转移)和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各2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和角膜干凹斑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对于其流行病学、病因学及手术方法的探讨已有大量文献报导 ,但关于翼状胬肉所致的角膜形态和屈光度的改变报道甚少 ,且多为定性研究[1~ 3] 。 2 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的临床应用 ,使对角膜表面的细微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成为可能。我们应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的改变 ,对翼状胬肉的认识进一步加深。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样本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在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雷纳眼科中心就诊的病例 ,患者确诊为真性翼状胬肉 (除外假性…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手术仍是治疗胬肉最常见的方法,对于单纯的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50%~80%[1。]尤其是复发性胬肉术后复发率更高[2。]我科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88例(88只眼)翼状胬肉施行生物羊膜移植术,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但术后易复发,有报道复发率高达20%~30%[1].我院自2003年3月~2006年3月运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共318例397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治疗通常为手术切除 ,但复发率较高 (7 7%~ 15 4 % ) [1 ] ,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更为棘手。近几年有学者报道采用羊膜移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方法 ,但手术技术和材料要求高。我们采用单纯切除术联合 0 0 2 %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1例 (2 1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 ,其中男 14例 ,女 7例。年龄 4 3~ 6 2岁 (平均 5 2岁 )。以往术式 :单纯胬肉切除术 17例 ,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2例 ,联合羊膜移植术 2例。均为鼻侧侵入角膜 3~ 6mm (平均4 5mm)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翼状胬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0例翼状胬肉组织和20例正常结膜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评分(immunohistochemical scores,IHS),60.0%翼状胬肉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80.0%翼状胬肉VEGF呈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结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均表达阴性,60%正常结膜VEGF呈阴性表达。结论 Survivin、VEGF的高表达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判断翼状胬肉血管活性、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及复发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眼表疾病,手术后复发是其最常见并发症,其次为感染性角膜炎、角膜穿孔、直肌损伤等。术后巩膜溶解比较少见,我院收治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最佳美容效果的翼状胬肉切除方法。方法将本院住院接受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手术的病人206例(263眼)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92例(120眼),接受翼状胬肉根治手术,即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联合球筋膜广泛切除和翼状胬肉残留的球结膜尽量切除术;B组114例(143眼),仅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手术后随访24个月,统计翼状胬肉术后美容效果差的(复发和再生长)眼数的发生率,以观察美容效果。结果 A组美容效果差的眼数为17,发生率为14.17%;B组美容效果差的眼数为87,发生率为60.8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9.45,P〈0.005)。结论翼状胬肉根治切除手术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仅翼状胬肉切除和结膜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