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辉 《海南医学》2006,17(1):74-75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治疗的经验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发生的24例胆道损伤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胆总管横断12例,肝、胆总管部分损伤7例,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穿通伤3例,右肝管损伤1例,胆道管缝扎1例,15例随访,术后恢复优10例,良为4例,差为1例.结论减少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关键在于预防,而一旦胆道损伤则根据胆管损伤的程度类型作出相应的手术方式,以减少胆管炎及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76~ 1996年 2 0年间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 9例 ,结合文献资料和近 5年来胆道手术体会 ,就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预防对策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9例 ,其中男 8例 ,女 1例。年龄 3 4~74岁 ,平均 48.6岁。造成胆管损伤的手术 :开腹单纯胆囊切除6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 1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 1例 ,胃癌切除术 1例。术中发现 5例 ,术后 3天发现 3例 ,术后 1周发现1例。术中及术后探查发现胆管损伤的部位及类型见表 1。表 1 胆管损伤部位及例数损伤部位例数肝总管横断伤 1肝总管侧壁损伤 3胆囊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14年我院收治的3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1例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胆道损伤病例中,本院发生21例,外院转入10例,胆囊或者胆管手术所致胆道损伤27例(88%),胃癌手术所致胆道损伤2例(6%),胆管癌手术所致胆管损伤2例(6%);损伤的部位胆总管损伤12例,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9例,左右肝管及汇合处6例,副右肝管损伤4例;其中急诊手术所致8例,择期手术23例;所有损伤术中发现18例,术后发现13例,除2例术后发现行腹腔外引流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死亡2例(因晚期癌症并发症而死),胆管狭窄再次手术的3例,26例痊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较为普遍,提高手术者的手术技能,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合适的手术条件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胆管损伤的外部条件,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处理,根据损伤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至2008年收治的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资料,分析其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中胆总管横断伤6例,胆总管局部裂伤3例,肝总管误扎2例,右肝管横断伤1例.术中发现损伤8例,及时进行吻合或修补7例,拆除缝线1例;术后2例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术后2例出现黄疸,明确胆管损伤后行原位整复胆管,T管支撑引流.11例随访1~23年,8例效果理想.结论 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要重视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规范手术操作,胆管损伤的处理应根据发现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中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1996年8月~2006年11月胆道手术引起肝外胆管损伤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肝总管横断伤3例,肝总管、右肝管各误扎伤1例,肝、胆总管壁部分损伤9例;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胆管撕裂伤2例;胆管探查术中胆道探条误伤胆管下端穿孔1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胆管下端损伤2例。结果:本组均经手术及保守治愈,随访2~8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解剖关系清楚,判断正确,操作规范、轻柔,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我院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8例的病例资料。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等。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采用胆道端端吻合、胆肠吻合并引流6例,术后3d内发现胆道损伤再次手术2例。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关键是预防,术中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六例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和治疗经验,阐述了术中对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现、检查方法及修复术式的选择,并提出了在胆道手术中对意外胆管损伤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解剖、病理及手术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源性胆管损伤主要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肝切除术及胰头手术。其中90%见于胆囊切除术,5%为胆总管探查引流术,3%继发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其余占2%。这与Bismuth报道的医源性胆管损伤93.6%发生于胆道手术,而在胆道手术中92%发生于胆囊切除术相接近。胆管损伤的部位:胆道损伤好发于胆囊管汇人胆总管水平.其中胆总管损伤占44%,肝总管损伤占36%,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是右上腹部手术的严重并发症 ,处理不当可酿成严重后果。 1985~ 2 0 0 0年我院共发生 11例 ,本文就其损伤原因予以分析 ,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33~ 6 6岁 ,平均 45岁。胆囊切除术 9例。胃大部切除 2例 ,胆总管损伤 5例 ,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汇合处 6例 ,手术当时发现损伤 8例 ,术后1周内发现 3例。2 讨论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 ,约 90 %见于胆囊切除术 ,其次是胃切除术和肝叶切除术。本组病例基本符合文献资料特点。2 .1 胆囊切除术虽然是常见手术 ,但往往可能是最复杂的腹部手…  相似文献   

10.
胆道系统的解剖关系复杂、变异较多 ,术中的任何疏忽和失误 ,都可发生医源性损伤。其处理困难 ,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两院 1 982~ 1 997年收治的 1 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一般情况 :本组中 ,男 4例、女 1 0例 ,年龄 3 2~ 68岁 ,平均 4 6岁。发生在急诊手术 4例 ,择期手术 1 0例。损伤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术 9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例 ,胆总管探查加“T”管引流 3例。  损伤部位及方式 :胆总管横断 4例、肝总管横断 1例、右肝管横断 1例 ,胆总管缝扎 1例、胆总管侧壁针刺伤致胆管狭窄 3例、胆总管探查时…  相似文献   

11.
1979年 2月~ 1999年 6月 ,我院在行胆管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 19例 ,本文对手术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及术后随访 ,现将损伤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9例 ,男 9例 ,女 10例 ;年龄 32~ 6 8岁 ,平均 48岁。原发病 :胆囊结石 4例 ,慢性胆囊炎 1例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 9例 ,胆囊息肉 1例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并胆管炎 4例。 19例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不满意 7例。单纯胆囊切除 14例 ,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胆囊切除 5例。损伤部位 :胆总管 10例 ,肝总管 6例 ,左右肝管汇合部 2例 ,右肝…  相似文献   

12.
胆囊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胆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1985年1月至1996年发生的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有关资料,着重对经腹胆囊切除术造成的肝外胆道损伤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①术者对胆囊切术的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②术中操作不细致;③术者对异常胆道缺乏认识,判断失误。并对预防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提出几点建议,同时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处理予以讨论,认为术中发现胆道损伤应当立即修复(首选对端吻合),如出现胆漏者宜先作腹腔引流,胆道引流,二期再作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正>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80—90%为胆囊切除所致,亦见于胃大部切除处理十二指肠残端,或勉强切除较深的溃疡,如十二指肠胼胝型溃疡,似及施行结肠肝曲肿瘤切除等情况。1964年—1992年本院发生和收治外院转来的胆管损伤共14例,经手术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9例;年龄30—64岁。胆囊切除10例,胃大部切除3例,肝曲结肠癌切除1例。损伤部位:胆总管7例,胆总管、肝总管、胆囊管汇合处5  相似文献   

14.
胆管损伤多发生在胆道及胃手术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1],后果往往严重,我院外科从1973年2月至1995年12月共退12例,因发现得早且补救措施及时,恢复尚满意,现将发生的原因作一分析,并谈几点体会。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择期手术4例,急诊8例;胆囊摘除6例,胆囊摘除加总胆管切开取石4例,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1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1例.胆管损伤术中即被发现5例,1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另外6例手术后出现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损伤部位:手术探查为肝总管裂口2例,胆总管横断结扎8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息县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2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占80.1%(21/26)。26例均行手术治疗,共行胆道重建修复手术31例次,其中行2次手术3例,3次手术1例。24例随防6个月~5年。疗效优良率达84.6%。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常见于胆囊切除术。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术中肝外三管的辩认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根据损伤的时间及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早期发现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术是目前最常用且疗效肯定的胆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70-1996年间,共收治3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16床资料本组共36例,男21例,女15例。患者多为青壮年,平均年龄39岁。胆囊炎并胆结石19例,胆囊炎并胆囊管结石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胃癌1例,术中大出血百目止血9例,胆管解剖异常14例,球后壁溃疡和胃癌粘连2例,困难的胆囊切除胆囊管和胆总管关系不清11例,据warren报道,在胆道良性狭窄中,97%是由于医源性损伤所致,其中多数发生于胆道手术。收治的3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损伤部位为:总胆管门例(占333%);同时总胆管和总肝管者16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结果 发生于胆囊切除术的医源性胆管损伤,原因主要有人为因素及客观原因,包括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手术麻醉情况等。对术后黄疸的病人,B超、ERCP及PTC检查可明确诊断并能确定梗阻部位,各种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对二期胆道重建,手术方法以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最为理想。结论 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术中解剖清楚,看清“三管一壶腹”是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胆囊切除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时有发生,随着胆囊结石病人的增多及胆囊手术的普及,预防术中胆道损伤及损伤后处理已十分重要。本文就我院近10年收治胆道医源性损伤15例(我院5例,其余为外院转入),就损伤原因及治疗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6例,女9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56岁,平均45岁。 1.1 损伤原因 单纯胆囊切除术10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2例;术中出血缝扎止血时误扎肝外胆管1例;将“T”管误缝于胆管壁上二周后拔管时致使胆总管撕裂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10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导致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诊治体会,经验教训。结果本组10例均为术前认为简单的胆囊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4例。5例为胆总管撕裂伤,1例为胆总管横断,1例为肝总管横断,1例为肝总管误扎,2例为胆总管侧壁误扎至狭笮。处理:胆管侧壁修补3例,roux-y吻合5例,2例行对端吻合。术后恢复满意5例,死亡2例,轻微胆管炎3例。结论减少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的关键在预防,胆管对端吻合必须将胆管外之血管胆管仔细缝合,包裹吻合段胆管,可防止术后胆漏。  相似文献   

20.
太云翔  田茂金 《西部医学》2012,24(8):1569-1570
目的总结肝外胆管狭窄医源性损伤的修复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医源性胆管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7例,死亡1例,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效果良好。结论杜绝胆管损伤是每位普外科医生所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应视损伤程度和范围拟定合理的修复方案,不可草率从事。对于术中发现的胆管损伤做到细致的胆管无张力吻合,无漏胆,及术后长时间的胆管内支撑是预防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