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为《伤寒论》“桂枝去桂加苓白术汤证”属太阳病类似证而非太阳病;是阳郁而非阳虚;无去桂、去芍之争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1奔豚汤 原文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者.  相似文献   

3.
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普遍认为前者偏于表阳虚,后者则是表里阳虚。而从方药的比较可知,桂枝附子汤中含有姜草枣,兼顾脾胃营卫的生化,如桂枝汤之意属"表中之里";甘草附子汤中则不用姜枣,且见"骨节疼痛",如麻黄汤之意属"表中之表"。再以风湿三方与《金匮要略》多条经文比较,可知仲景风湿三方应属历节病范畴,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表郁比甘草附子汤更重。  相似文献   

4.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现代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组方巧妙,用药精当,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近年来各种期刊杂志公开发表的论文,做系统性的回顾及分析,对临床合理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阳虚证由心阳虚衰、鼓动无力、阴寒内盛所致,以心悸怔忡、胸闷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等为主症,严重者可见心阳虚脱之危候。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为仲景辨治心阳虚证的主要方剂。既往多认为,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损之轻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心阳虚损较重者,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心阳虚损更重者,甚则达到了亡阳之危候。但通过解析心阳虚三方证治特点,提出以上三方证当皆属急症、重症,所不同者,桂枝甘草汤重在补心通阳,兼能温营养血、化气行水、平冲降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重在潜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则兼表邪不解、痰热内迫。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苓桂三参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苓桂三参汤,1剂/d内服。对照组30人,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LVEF明显提高,血浆脑钠肽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苓桂三参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麻木为临床常见病症,发病因素多样,病变涉及多个学科。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麻木病在肌肤,气血亏虚为发病之本,邪滞血脉为发病之标,气血不通、经脉失养为基本病机,气血失调贯穿疾病发展始末,治疗上重视调理气血,临床上主张病证结合,擅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麻木:中风后肢体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涤痰汤;糖尿病性周围神经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益气养阴通脉汤;颈椎病上肢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葛桂舒筋饮;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癌症放化疗后手足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参楼扶正解毒方;功能性麻木,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柴胡疏肝散。  相似文献   

8.
从《伤寒论》113方中,后列有加减进退的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桂枝附子汤及去桂加白术汤、真武汤、白通汤、四逆散、理中丸七主加减进退配伍精义的辨析,如治“热深厥深”的四逆散加干姜、附子的原因,真武汤以姜术为君落,加减中去附子之论,以及小柴胡汤在有咳症时去参、姜、枣而加干姜五味子的道理,还有小青龙汤证的喘去麻黄,以及桂枝附子汤和去桂加白术汤中大便硬而加白术的原因,还有同是心悸而却有加桂、加苓之不同等等,说明了方剂配伍的精髓是辨证施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述桂枝茯苓汤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运用及其可行性。方法: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临床实用结果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5例占70.31%;显效12例占18.75%,有效5例占7.81%;无效2例占3.3%,结论:桂枝茯苓汤治疗卵巢囊肿用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柴苓汤为张仲景《伤寒病论》中的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方而成,由柴胡、半夏、泽泻、茯苓、猪苓、白术、黄芩、人参、炙甘草、桂枝、生姜、大枣组成。有和解少阳,健脾渗湿之功。近年来日本的汉方医学对柴苓汤进行了广泛研究,并用于临床各科,取得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汤辨证加味对晚期宫颈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患者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4例,利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单一组及联合组,各42例。单一组给予紫杉醇+顺铂(taxinol plus platinum,T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汤辨证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且均于治疗前后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单一组治疗后血清IgG、IgA、IgM、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D8+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gG、IgA、IgM、CD3+、CD4+、CD8+、CD4+/CD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IgG、IgA、IgM、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CD8+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骨髓抑制、直肠刺激反应、皮肤反应及膀胱刺激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汤辨证加味应用于晚期宫颈癌化疗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稳定,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茯苓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症散结之功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子宫内膜异位属于瘀血内阻,应治以活血化瘀之法。故将104例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桂枝茯苓胶囊和血府逐瘀胶囊,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内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汤及不同组分含药血清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制备桂枝甘草汤及各组分含药血清,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细胞复钙后随机分为空白组、甘草组、桂枝组、甘草加桂枝组和桂枝甘草汤组,各组分别加入各含药血清(10%、15%体积分数),加药完成后细胞放于37℃,5%CO2的孵育箱中孵育24 h后进行膜片钳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不同体积分数均可显著抑制Na+电流平均电流密度(P<0.05)。结论:桂枝甘草汤及各组分含药血清对Na+通道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相同,这可能是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桂枝茯苓胶囊合并抗菌素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用静脉联合滴注抗生素一周,同时服用中药桂枝茯苓胶囊。结果:3个月总疗效为74.00%,其余病例进行6个月继续治疗。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合并抗生素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疗效较好,用法简便,值得基层医生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对小鼠子宫肌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对子宫肌瘤模型小鼠子宫重量、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和子宫组织的影响。结果:桂枝茯苓丸及其温阳利水和活血化瘀两组药物有降低子宫肌瘤小鼠子宫重量和雌激素、孕酮水平和趋势,并能减轻子宫肌瘤模型小鼠子宫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6.
郭金莲 《重庆医学》2011,40(7):673-67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和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34例)仅服用米非司酮,均连服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闭经,痛经消失。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内膜萎缩,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于2012年2一11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4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两组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子宫和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和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和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血液流变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片,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月经来潮时停服,3个月后观察闭经、月经恢复情况,观察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大小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缩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瘤体积的平均值(11.3+4.72)cm3,对照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平均值为(18.83+7.45)cm3。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有效、不良反应小、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能调和营卫、阴阳。桂枝汤对于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两补阴阳及使阳秘藏这两方面来实现的。其禁忌证主要为里热、内湿、温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