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相容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6-06/2008-03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5例,男26例,女69例,年龄70~88岁。根据Evans分型系统,9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n=3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n=30)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n=35),3组患者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记录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术后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髋进行评估。 结果:3组患者均获得随访。①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P < 0.05);各组间手术时间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统计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长,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相对最短。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并发髋内翻1例,伤肢短缩1例。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术后股骨干骨折1例,无伤肢短缩等并发症。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中2例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无切开深部感染;动力髋螺钉组中3例出现切开组织液化,2例切开表浅感染,1例切开深部感染。均未出现内固定物切出股骨头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③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显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0%。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3.3%。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组优3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7.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应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Gamma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稳定性骨折,3种内固定装置均可选择,而动力髋螺钉具有价格便宜的优点;对于不稳定性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钉由于生物力学上的优势,都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背景: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内固定方法治疗复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Gamma3三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 方法:制作18具成人股骨标本制成转子间骨折模型,以动力髋螺钉、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能。另外回顾分析3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以上3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与结论 应力分析结果证明,Gamma3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力学性能优于动力髋螺钉(P < 0.05),Gamma3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无明显差别。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动力髋螺钉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最多、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P < 0.05)。内固定后髋关节早期Harris评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和Gamma3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 < 0.05),远期评分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A2型骨折不推荐使用动力髋螺钉;A2型伴随明显骨质疏松和A3型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Gamm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Gamma3内固定器械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临床证实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来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逐渐被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05/2009-06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及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8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间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解剖钢板组较动力髋螺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 < 0.05)。内固定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解剖钢板组优良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常用动力髋螺钉、Gamma钉、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如何选择尚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参考。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Gamma钉、外固定架3种内固定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16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53例,Gamma钉内固定58例,外固定架57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观察术后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术后随访6~35个月。Gamma钉组平均手术时间99.11 min,长于动力髋螺钉组和外固定架组(P < 0.05),外固定架组时间最短(P < 0.05)。动力髋螺钉组出血量最多,外固定支架组最少,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外固定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和Gamma钉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动力髋螺钉、Gamma钉及外固定架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只要适应证掌握得当,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固定物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力作用,可较好维持股骨近端旋转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创伤较小,但存在应力过于集中于锁钉,置入固定螺钉前钻孔较大等缺点。 目的:比较可膨胀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置入可膨胀髓内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置入可膨胀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影像曝光时间均显著低于股骨近端髓内钉组(P < 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比较,可膨胀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的内固定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各有优缺点。 目的:探讨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 方法:检索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Medline 、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Cochran手册提出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统计软件Stata11.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有12篇,Gamma钉组888例,动力髋螺钉组981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Gamma钉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动力髋螺钉患者比较:置入后股骨干骨折风险增高、置入时间较短、置入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置入后感染风险、内固定优良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与动力髋螺钉相比,接受Gamma钉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时间短,出血少但置入后股骨干骨折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7.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 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 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 < 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 < 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5-01/2008-0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70~81岁,平均76岁。骨折类型按AO分型系统:A1型56例,A2型75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Gamma组(n=65)和股骨近端髓内钉组(n=66)。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置入过程中置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患肢功能变化。 结果:13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得9个月的随访,两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置入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置入过程中并发症、置入后并发症中,股骨近端髓内钉组6例(8.5%)出现伤口处表皮感染,其中2例为合并糖尿病患者;无固定物切出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断裂、脱钉等现象。全部骨折均在9个月随访时间内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不连或骨折延迟愈合,无患肢短缩病例。 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Gamma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背景: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因手术操作简单,以及针对亚洲人的特殊设计,适合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但是目前缺乏两者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报道。 目的:比较髋部髓内加压螺钉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置入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2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2组干预:髓内加压螺钉组110例,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105例,通过观察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死亡率、术后并发症、行走能力等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髓内加压螺钉组35例能够独立步行,57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18例无法行走。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28例患者能够独立步行,48例需要步行辅助器行走,29例无法行走。髓内加压螺钉组活动功能优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P <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组。表明髓内加压螺钉相对于股骨近端短重建钉能方便、准确、稳定的进行骨折内固定,并且提供术中加压,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率较低,更适合应用于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10.
朱剑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52):9857-9860
背景: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承受应力的轴心比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向内移,抗疲劳能力增大,具备抗内翻支撑和防止近端骨折块旋转的功能,对骨折是否稳定要求不高,因此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4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24例,年龄63~86岁。Evans-JensenⅡ型骨折3例、Ⅲ型8例、Ⅳ型10例、Ⅴ型23例。随访12个月,记录各型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临床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分。 结果与结论:44例平均5个月获得骨性愈合,除2例早期负重出现髋内翻畸形,其他所有病例未出现股骨近端再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断钉、感染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6%。说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粉碎性或骨质较差的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量丢失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背景: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和其他慢性疾病,保守治疗极易导致卧床并发症。 目的:评价经皮加压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总结2007-06/2009-06收治经皮加压钢板系统植入治疗的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32例和2007/2011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方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与结论:经皮加压钢板系统治疗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而2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接近。说明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也可有效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且手术操作简单,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髓外固定方法有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等。髋关节动力螺钉则被认为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广泛。 目的:评估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3种不同髓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124例术前可活动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3例行髋关节动力螺钉固定,27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44例经皮加压钢板固定。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Sander髋关节创伤评分,比较3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124例患者中共有96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9.8个月。髋关节动力螺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加压钢板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77.4±7.0),(94.3±12.5),(48.2±9.0) 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220.4±19.3),(237.4±23.9),(86.9±16.9) mL,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16.22%,13.04%,5.56%。Sander髋关节创伤评分在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3种不同髓外固定方法均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经皮加压钢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