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持性照顾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支持性照顾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女性性功能调查表(FSFI)在病人首次接受化疗前和第3次化疗结束后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FSFI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持性照顾能缓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性生活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心理干预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恶心及因癌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病人实施协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心理焦虑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层面积极护理在妇科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的妇科肿瘤病人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妇科肿瘤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层面积极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层面积极护理对妇科肿瘤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12例初次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在化疗前及化疗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给予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于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雪梅  何桂芬 《全科护理》2012,(18):1635-1636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改善子宫内膜癌化疗病人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凌  吴淼  厉淑静  肖真真  李文祥 《护理研究》2017,(12):4675-4677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性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术后癌因性疲乏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106例,其中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人58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6年12月进行微信延续性干预的病人4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延续性干预。比较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性疲乏、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信延续性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性干预对乳腺癌病人术后癌因性疲乏与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徐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106例,其中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病人58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6年12月进行微信延续性干预的病人4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微信延续性干预。比较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的乳腺癌根治术后癌因性疲乏、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干预后4周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信延续性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负面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八段锦对肿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确诊肿瘤且行化疗的病人70例,将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化疗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八段锦运动。[结果]8周疗程治疗完成后,观察组病人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能一定程度上辅助减轻肿瘤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淋巴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肿瘤科收治的100例淋巴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易疲乏量表对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健康状况测定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后癌因性疲乏程度均轻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病人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病人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SF-36量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病人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淋巴瘤病人化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疲乏程度,缓解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积极心理干预对结节性痒疹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结节性痒疹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从病人入院开始给予6次积极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皮肤病专用量表(DLQI)对两组病人心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节性痒疹病人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病人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病人抑郁情绪、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医院肿瘤内科接受诊治的86例晚期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情绪、治疗依从性以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均比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心理、生理、个人存在及社会支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为晚期肿瘤病人开展积极心理干预可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同时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俊兰 《全科护理》2012,(35):3317-331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化疗用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除常规护理外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统一指导,针对化疗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两组病人化疗前心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乳腺癌病人化疗前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可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状况,减轻病人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6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冒险量表、强势他人量表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干预后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120例,并将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活动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例数、放疗例数以及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表现为随疲乏程度的严重性而增加;护理后,观察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放化疗、疼痛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肿瘤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的重要原因,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有助于治疗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5.
梁艳容  雷喜荣  周洁仙 《全科护理》2020,18(24):3187-3189
[目的]观察焦点导向型心理干预对梅毒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120例梅毒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焦点导向型心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理支持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焦点导向型心理干预对梅毒病人施以护理,可改善梅毒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低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强度有氧运动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探讨减轻癌因性疲乏的有效方法.[方法]40例进行放射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及低强度有氧运动.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后第20天的疲乏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病人疲乏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有氧运动可缓解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癌因性疲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肺癌化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3周后,观察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FS总分以及认知、感觉、情感、行为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明显减轻肺癌化疗病人的负性情绪及癌因性疲乏,且减少了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艾灸结合八段锦运动对肿瘤病人癌因性疲乏(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2例确诊恶性肿瘤且评定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肿瘤病人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艾灸结合八段锦运动持续干预8周。[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疲乏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八段锦运动可以改善病人疲乏状况,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白血病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聚焦解决护理模式.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癌因性疲乏自评量表(RPFS)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症状等SCL-90量表6项目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情感、感知、行为、认知、总分等癌因性疲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有助于调节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增强积极应对能力,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期白血病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学龄期白血病惠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焦虑、抑郁症状。[结果]干预结束时两组患儿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住院前,化疗后第14天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学龄期白血病患儿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