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在长期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某三级医院长期住院冠心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冠心病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每个月集中开展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2次。结果试验组在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康复的依从性上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俱乐部活动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促进老年患者健康教育内容及技能的掌握,提高依从性,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其中症状明显好转1807例,有效率为86.05%;死亡87例,死亡率为4.14%。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临床护理措施后,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常规组采用普通护理模式,综合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后综合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的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经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后综合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促进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疗效显著。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加快恢复速度。有利于尽快恢复患者的运动、认知能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心理压力。还能够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进行日常锻炼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3例社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8例,接受冠心病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冠心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西雅图心绞痛问卷调查(SAQ)评分、治疗依从性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后健康教育组的SAQ各项评分和总分[(54.3±7.2)分比(65.4±7.5)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治疗依从性也显著升高(优良率,52.6%比77.8%),P0.05。随访6个月,健康教育组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8.9%比26.3%),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衰患者10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药物与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后的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护理后的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大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衰行运动康复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教育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1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居住地分组法分为两组,河流以东的3个社区共51例为对照组,河流以西的3个社区共5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宣教,干预组接受心脏康复教育。随访观察12 w,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健康行为达标率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均P<0.05)。健康行为达标率三项指标中,除"戒烟"外,规律运动行为达标率和低盐饮食行为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均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教育可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产生,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促进患者心脏康复,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峰值摄氧量(VO2peak)]及心理状态[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差异,并记录2组出院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遵从医嘱的行为依从性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2组的LVEF、6MWT、VO2peak及WEMWBS评分均较同组出院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及GDS-15评分则较同组出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2组均未发生心源性猝死,2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入院复查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禁烟、禁酒、合理饮食及运动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康复护理不仅能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效果,还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对遵从医嘱的行为依从性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有氧康复运动在生活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排列法抽取30例进行常规治疗,归为对照组;另30例进行心脏有氧康复运动治疗,归为研究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运动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GQOL-74)评分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每日运动时间、每周运动频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心脏有氧康复运动,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患者心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进冠心病患者病情好转,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设。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深对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并实时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相关治疗方案的实施,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结论通过对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治疗的合理利用,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信念,使患者树立起坚定的心脏康复信念,从提升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方法通过单人护理和集体教育两种形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重点进行饮食、心理、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提高了病人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复发频率,促进了病人康复。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正确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运动康复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的长期随访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成常规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运动康复)。每组40例。评估患者干预前以及干预后3个月、9个月、12个月时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吸烟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BMI、TG、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能够持续不断地改善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综合心脏康复获益可能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首次行PCI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个案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出院随访。观察两组出院3个月后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健康促进水平、心脏康复依从性的变化。结果共96例完成研究,实验组冠心病危险因素指标、健康促进水平及冠心病二级预防非药物依从性干预3个月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PCI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提高健康行为及心脏康复依从性,从而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个体化有氧运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运动组进行有氧运动训练3个月,对照组进行日常活动。采用6min步行试验检测2组运动治疗前后的静息心率、峰值心率、心率恢复值、收缩压、舒张压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康复运动组治疗3个月峰值心率及心率恢复值明显提高,6min步行距离较运动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血压、静息心率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距离与心率恢复值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个体化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率恢复能力和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T段延长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冠心病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者心电图的ST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ST段延长(ST段>0.12秒)者达87%,而健康对照组则只有6%。结论:ST段延长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常规心电图无ST段偏移的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某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定期随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定期随访的同时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实施健康教育之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实施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可行性并进行分析。方法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2017年2月—2018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分为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2例的常规组和实验组。将常规的护理教育以及定期随访应用于常规组患者,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组常规护理教育及随访下加以有效的健康教育,通过比对两组患者在出院4个月后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依从性为71.43%低于实验组的依从性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及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药学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9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该次研究,并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该组患者分成药学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用药教育,而药学组则采用综合药学监护,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对比。结果结果显示,药学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经过药学监护后,药学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运动、独居老人、对糖尿病的认识等,可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提高老年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继而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式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从鱼台县谷亭镇抽取2个社区(中心社区、前进社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社区有首诊记录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分析其遵医行为不良的因素,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在对冠心病认知情况,血脂、血压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社区强化式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最终可以使患者遵医服药和自我监测管理疾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对健康教育应用可行性进行总结。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房收诊的80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降糖药物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外加健康教育。治疗前后,应用糖尿病依从性问卷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分别评价,同时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检测。结果干预措施实施以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锻炼依从性评分分别升到[(9.49±2.12)分、(8.58±1.24)分、(8.38±2.19)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认知片分数分别上升到[(38.69±6.54)分、(33.31±5.68)分、(34.97±6.71)分],观察组患者干预措施实施以后,上述各项评分指标和干预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对照组常规干预措施实施以后各项指标评分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显著强化患者服药、饮食以及运动训练等方面的依从性,协助患者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与提升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管控病情的行为习惯,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基于JCI标准的四维度创新模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并指导护理实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JCI标准的四维度创新模型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肺功能、践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FEV1、FVC和FEV1%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正确服药率、按时复诊率、适当运动和合理饮食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93.10%,对照组为74.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基于JCI四维度创新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能有效提高患者践行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有利于减轻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