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提升感染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感染科出院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护理管理中完善电话回访制度和流程,制定患者出院回访计划,定期进行患者的电话回访,根据患者出院后的用药和康复情况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电话回访前(2016年4月~2017年3月)的58例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和病区整体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病区护理质控检查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工作在感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帮助管理者客观的了解护理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加强出院患者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选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60例呼吸内科病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呼吸内科行常规临床管理,收治患者30例为实施前。2017年呼吸内科行品管圈管理收治患者30例为实施后。结果: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剂调配、药品分发、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药品管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品管圈在改善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药品管理质量,规避不良管理事件,患者满意度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5年5月开始在手外科病房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实施前收治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实施后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责任制用于手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烧伤科病房实行半开放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6月对烧伤科病房实行半开放式管理,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8月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半开放管理后,病房的平均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数和患者感染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的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烧伤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除查房和治疗时间外允许家属探视,并未增加病房的菌落数和患者感染率,且能显著减少患者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安全文化在泌尿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医院选取1 002例泌尿外科病房住院患者为实施后,采取安全文化护理管理服务。2016年选择1 005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为实施前,采取常规护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病房给予安全文化护理管理服务,便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优化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在神经内科开展医院感染预防标准化制度管理的临床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在神经内科建立并实施医院感染预防标准化制度,将2017年3月~2018年6月实施感染预防标准化制度后和2016年1月~2017年2月未实施两时期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感染管理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实施后神经内科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神经内科病房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建立并应用医院感染预防标准化制度能够显著提升病房的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并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三维护理管理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工作的护理人员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7~12月为实施前,2017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行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三维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结果。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房管理和文书书写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科病房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管理价值。方法:医院骨科病房自2019年9月起实施全面健康教育管理方法,2019年9~11月为实施后,2019年6~8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骨科病房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统计实施前后骨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骨科病房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病房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中实行全面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具有显著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建立示范病区进行优质护理的实际使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骨科病房建立示范病区,提供全方位优质护理。2017年3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病房管理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及病房管理上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病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骨科病房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患者对骨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药剂科管理中色标及监控管理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7月,医院于2017年9月起实施色标及监控管理,2016年9月~2017年8月为实施前,2017年9月~2018年8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药剂科共有20名医务人员,实施前后各分发药品10 000份,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管理结果。结果:实施后的各项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都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去向明确比、药品报损均比、药品有效使用比,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色标及监控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效果,能够很好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同时可以规避不良管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中隐患事件上报在病房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病房质量管理中每日由病房管理CQI小组评估病房管理存在的隐患事件,上报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有效的整改措施,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统计病房质量管理效果,并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的2016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中隐患事件上报在病房质量管理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情脸谱图对内分泌科护士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医院内分泌科护理人员20名为研究对象。2016年7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实行常规临床护理管理,实施后加行心情脸谱图,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人员、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心情脸谱图对内分泌科护理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提高工作积极性,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监护室于2017年8月起实施应用信息化护理病历,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60例,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病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病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病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病历质量,预防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感染科应用6S管理法提高安全用药的实践研究。方法:为提升用药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科于2018年10月起,实施6S管理法,抽取实施前(2018年1~9月)和实施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感染科分别收治3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记录6S管理法实施前后感染科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及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差异。结果:实施后感染科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感染科患者对用药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6S管理法应用于感染科中,能显著提高病区用药安全管理质量,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在普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2019年2月共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普外科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将2018年8月~2019年2月普外科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开始应用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比较护理组长负责制实施前后普外科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施后普外科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组长主管负责制应用普外科病房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还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风湿免疫科护理人员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起实施全面质量管理,2016年7~12月为实施前,2017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质控自查小组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消化内科实施质控自查小组管理模式,选取2017年3~4月的236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5~6月的257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患者对护理文书、护理安全、病房管理、药品管理、急救物品管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等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化内科建立质控管理小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品管圈应用于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中的措施与效果。方法:以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起组建品管圈小组,对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对策,实施改进管理措施,并探讨管理后效果与待改进方面,2016年2~8月为实施前,2016年9月~2017年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41例。统计品管圈实施前后药品安全管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药品分发、药剂调配、团队合作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品管圈后,呼吸内科药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管理能够实现呼吸内科病房药品安全管理的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实现护理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7年8月开始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2016年8月~2017年7月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9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骨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五常法在B超检查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未实行五常法管理)医院B超检查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实行五常法管理)医院B超检查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实施后,分析比较实施前后工作效率、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检查室物品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医护满意度评分、物品准备完好率、仪器管理完好率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取物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B超检查室工作效率影响中等医生、等仪器、打报告、接送患者、找东西各影响因素占比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五常法在B超检查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医疗安全,改善了检查室物品、设备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