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配合医院随访工作的开展,开发患者随访系统,提高随访效率。方法根据医院性质,分析随访工作需求;采用C/S三层结构,以C#、SQL2008R2作为开发工具,开发出可供全院使用的专科随访系统;通过网络服务(web service)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数据交互。结果系统简单易用,稳定可靠。通过个性化专科随访模板和云呼叫技术的使用,使病区随时可以开展随访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结论云呼叫技术专科随访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随访工作的系统性和统一性,提高了随访工作效率,支持了随访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述了农村基层肿瘤随访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肿瘤病例随访登记信息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丢失与缺失;缺失卫生专业人才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肿瘤随访登记数据利用不完全;流动人口因素,总结了肿瘤随访登记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关键是肿瘤病例信息的收集;县级及以上医院医师培训重点;肿瘤随访登记点工作人员,工作重心在总体把握登记点辖区肿瘤随访登记工作的开展情况;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构建区域性标准化早产儿分级随访信息网络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方法 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为主干组成早产儿分级随访网络,将在两家医院出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出生体重和合并症情况分为高危和常规两类,应用标准化方案在网络内进行在线分级双向随访,观察神经发育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从2007年9月~2009年8月,早产儿随访网络共登录有957例,其中高危随访640例,常规随访317例.早期诊断脑瘫和精神发育迟缓病例18例,总体检出率为1.9%;其中高危随访诊断16例,检出率为2.5%;常规随访诊断2例,检出率为0.6%.高危随访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随访(χ2=4.01,P<0.05).结论 区域性早产儿随访网络通过实施分类和标准化管理,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对提高早产儿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AIDET沟通模式下的慢病患者电话随访标准化流程与话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6月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或(和)2型糖尿病患者1 02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化组572例、标准化组451例。常规化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标准化组实施AIDET沟通模式下的标准随访。标准化流程分为随访前准备与问候患者(A)、自我介绍(I)、随访过程(D)、解释(E)、致谢(T)5大步骤;根据创建的电话随访标准化流程,以及过去的随访过程中总结的典型案例设计话术;电话随访第1周电话录音,由质控人员优化并改进话术。评价两组患者随访后的满意度、随访表填写规范性、一次随访成功率及随访时长。结果 标准化组患者的随访表填写规范性率、一次随访成功率、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8.0%、85.4%、(4.8±0.4)分,均高于常规化组的76.2%、76.4%和(4.4±0.7)分;随访时长为(7.5±2.0)min,短于常规化组的(8.7±1.9)mi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IDET沟通模式下的标准话术应用于慢病患者电话随访中,能够改善随访效果,提升患者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接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管理(随访下沉)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推动艾滋病随访下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现场为江西省新建县、玉山县和贵溪市(目前仅在辖区内6个乡镇开展随访下沉工作)。调查对象纳入标准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检测发现并确证为HIV感染者,年龄≥ 18岁,首次流调后随访管理≥ 1次,现存活。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信息、HIV感染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373例HIV感染者,年龄(53.06±16.15)岁;男性占70.0%(261/373);文盲及小学占54.7%(204/373)。HIV感染者的随访下沉率为55.8%(208/373),异性性传播的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率为58.5%(190/3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务农者比非务农者(OR=7.36,95% CI:2.52~21.45)、家人支持随访下沉者比家人不支持者或无家人者(OR=16.01,95% CI:2.25~49.73)、不担心随访下沉遭受歧视者比担心者(OR=12.97,95% CI:4.75~35.42)、信任基层随访人员者比不信任者(OR=5.07,95% CI:2.19~11.76)、有艾滋病临床症状者比无症状者(OR=10.58,95% CI:2.25~49.73),更容易接受随访下沉。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现存活的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率较高。在这些地区开展随访下沉工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是否务农、家人是否支持随访下沉、是否担心随访下沉遭受歧视、是否信任基层随访人员、是否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是影响HIV感染者随访下沉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萌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686-2688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术后5年的疗效。方法对236例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随访。对随访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主要根据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影像学评估包括通过拍摄患者髋关节正位片和患侧片,评估患者是否发生假体下沉,假体松动,异位骨化,骨质溶解等。结果到末次随访为止,接受随访的患者有187例;随访率为79.2%。术前Harris评分优良率为31.1%,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5.7%。并发症有股骨大粗隆骨折2例;小粗隆骨折1例;跛行12例;关节脱位3例;无菌性假体松动3例;异位骨化10例;假体生存率为98.4%。结论进行中期的随访研究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其远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儿童期体重状态及其变化与血压偏高发病风险的关系,为儿童高血压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在2012—2018年间,基于自贡市开展的“自贡基于学校的心血管代谢风险队列研究”。本研究纳入至少接受2次调查;在基线(第一次调查)和随访(最后一次调查)时血压,身高,体重等信息完整;且在基线时血压正常的儿童。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随访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在基线BMI与随访血压水平关系中的中介效应。运用logistic模型探索基线和随访时体重状态的变化与随访时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 基线时,5087名儿童平均年龄为8.9岁,男性占58.9%。在2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后,血压偏高的发病率(95%置信区间)为8.5%(7.8%~9.3%)。在控制其它混杂因素后,基线BMI与随访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s<0.001),但随访BMI的中介作用分别占73.6%和97.2%。相对于基线和随访时体重均正常的儿童,基线及随访持续超重肥胖(OR=2.592,P<0.001)及基线正常但随访超重肥胖的儿童(OR=1.649,P=0.013)更容易发生血压偏高;而基线超重肥胖但随访体重正常儿童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没有增加(P=0.195)。结论 高BMI与儿童血压水平升高有关。基线超重肥胖但随访体重正常儿童相对于基线和随访体重均正常的儿童,血压偏高的发生风险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PAC)微信平台随访模式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并接受PAC服务的20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单独咨询的先后排序确定单双号,单号微信扫码关注随访平台为观察组(100例),随访平台根据研究对象入组和手术时间自动推送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和术后1月、3月和6月随访表单,自动统计建立随访电子档案;双号电话随访入对照组(100例),随访人员在术后1月、3月和6月进行电话随访并建立随访档案。比较两组术后1、3、6月的有效随访率,并分析有效随访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对象术后1月有效随访率比较(85.00%vs 8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6月观察组有效随访率(73.00%、67.00%)均高于对照组(57.00%、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对象随时间延长,有效随访率降低,随访平台投入人力时间优于电话随访。影响有效随访的因素中电话随访受随访时间、场所的限制;随访平台受平台的完善模式、信息覆盖、随访对象的保健意识以及年龄等因素影响。结论 PAC术后随访应人工与信息化相结合,既节约人力,又能使微信随访平台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实施高危早产儿随访质量改进的效果, 为完善多学科合作的早产儿随访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7月31日, 从同济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出生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共268例, 纳入高危新生儿随访项目, 早期随访患儿为对照组(n=185), 给与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 后期随访患儿为干预组(n=83), 实行随访质量改进措施, 比较两组高危早产儿在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率以及6月龄Gesell 评分。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随访率在纠正月龄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3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随访率均较对照组增高,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7.965, P<0.05);纠正月龄6个月时干预组应物能和应人能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3.661, P<0.05)。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均规律随访的早产儿, 其在大运动及应物能方面得分均高于未按规律随访的患儿(F=8.486、7.056, P<0.05)。结论 高危早产儿随访质量改进可提高随访率, 间接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慢性病专科门诊在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病专科门诊随访管理(门诊随防组)和入户随访(门诊随防组)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患者的基本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评价慢性病专科门诊在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中的效果。结果 随访管理后,慢性病专科门诊随访组对正常的血糖值范围、糖尿病知识等的知晓率高于入户随访组(P<0.05);慢性病专科门诊随访组《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PDSMS)总分高于入户随访组(P<0.05);慢性病专科门诊随访组运动、血糖监测、药物和总得分均高于入户随访组(P<0.05)。结论 慢性病专科门诊随访是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患者管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质量.方法设计并应用智能随访服务系统,制定和应用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智能服务方案,包括连续性随访表格设计、随访问卷自动发送、随访结果实时上传、随访结果智能判断、服务计划智能制定等.以实施后为观察组,以实施前同时段常规随访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均随访次数、非计划性再就诊率、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380人次,人均随访1.54±0.72人次,对照组329人次,人均随访1.08±0.7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再就诊率1.32%,低于对照组的4.26%(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服务满意度97.17%,高于对照组的91.43%(P<0.01).结论智能随访服务系统利用信息化远程服务,可提高患者人均随访频次,降低非计划性再就诊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出院伤病员随访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出院伤病员随访工作的做法和成效,阐述了随访制度的重要作用:①建立全程医疗,强化“人文”形象;②构建交流渠道,改善医患关系;③接受病人监督,树立行业正气;④扩大顾客群体,培育医疗市场,并探讨了随访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Norplant皮下埋植避孕法使用五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 我们所从1989年2月~1990年7月,共接受Norplapt皮下埋植避孕对象316例,手术后一个月和每半年随访一次,连续随访5年,现将至1995年7月我们随访观察到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及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焦虑障碍诊断的稳定性及与症状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信阳平桥区2所中心小学3~6年级5 233名7~13岁学生为调查对象,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SDQ)进行儿童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s AD)的筛查,对阳性学生用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青少儿版)诊断,查出101例焦虑障碍患儿(AD),其中86例参与随访,对其进行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测量,并分别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进行诊断和量表测量,依据是否自愈分为自愈组和持续组,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症状与诊断变化之间的交互影响及焦虑症状不同时点的变化趋势。结果 73例患儿完成基础和2次随访诊断和量表测量;2次随访中分别有45、50例患儿自愈,自愈率为61.64%、68.49%,自愈与性别(随访1:男生23例,女生22例,P0.05;随访2男生26例,女生24例,P=0.982)、年龄[随访1:(10.33±1.36)岁;随访2:(10.44±1.40)岁]无关联;症状部分,AD诊断与焦虑症状分趋势之间均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但持续组[基线:(30.05±13.43)分;随访1:(22.52±10.02)分;随访2:(22.62±7.38)分]和自愈组(基线:(27.40±11.62)分;随访1:(19.88±7.32)分;随访2:(17.61±5.54)分]之间的焦虑症状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儿童焦虑障碍诊断的稳定性低,缺乏临床效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健全移植患者规范化随访,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健全移植随访管理体系,完善随访制度,做好随访的环节管理,加强全程健康教育和提供温馨服务。结果(1)不同时期随访模式人/肾成活率结果显示:1年、3年和5年的人/肾成活率,规范化随访组均高于不规范随访组(P〈0.05)。(2)不同时期随访模式下门诊随访结果显示,1年随访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4%,97.5%,P=0.128)。3年和5年的规范化随访组随访率均大于不规范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85.5%;88.3%,55.3%,P〈0.001)。结论健全器官移植随访管理体系,规范化随访移植患者,提高了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随访模式的探索,最大程度提高农村责任医生随访覆盖率与随访率;方法:用社区诊断作为效果评估方法,并建立对照组,开展个案、集体、家庭辅助、委托、电话、门诊等模式进行随访;结果:通过3年随访模式研究,随访覆盖率、随访率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满意度、知识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等相关指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医生多种随访模式综合应用是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力手段,可以有效推动慢病随访管理、重点人群管理、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干预服务等工作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现状。方法收集2013年辽宁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并进行整理,对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服务人数(64.14%)高于城市(35.70%);农村地区高血压随访用药仅服用1种者占53.23%,不用药者占39.30%;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人数(52.03%)高于城市(47.84%),农村地区Ⅱ型糖尿病随访服药仅用1种者占51.69%,不用药者占42.39%;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以41~65岁为主,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结论在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随访服务中,农村随访人数高于城市,农村用药人数低于城市,7~17岁有早发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倾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8―2019年广东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检测随时间变化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历年的报告卡以及随访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了解HIV感染者随访检测指标的年度变化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2012年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随访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比例趋势变化转折点,2008―2012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β=0.3, P<0.001),2012―2019年呈小幅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组的随访检测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控制其他因素后,发现时间、地区、社会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及流动情况,为新报告HIV/AIDS病例完成随访检测的影响因素。  结论  2008―2019年广东省AIDS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2013年后随访管理工作进展较缓慢。非珠三角地区、高年龄组人群应引起关注。下一步应因地制宜,根据人群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进一步加强各随访单位的业务能力,做好异地流动的转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胎儿肾积水的诊断标准尚有争论,不同程度的肾积水仍然困惑产科和儿科医师。本组资料按肾盂前后径<10mm,产前、产后随访;肾盂前后径10~14mm,产后随访;肾盂前后径≥15mm,必须产后随访[1]的原则,观察本院2004年10月~2010年10月超声诊断胎儿肾积水及预后148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辽宁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规范化随访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数据来自AIDS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2016年-2019年底的病例报告历史卡片和定时随访数据库,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病人规范化随访的相关因素。  结果  截至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底,辽宁省HIV/AIDS病人分别为13 008例、15 215例、17 583例和19 365例,接受规范化随访比例分别为84.41%、86.87%、86.45%和89.87%,呈现上升趋势(χ2 趋势=184.953,P < 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岁、40~岁年龄组、已婚有配偶和离异或丧偶、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和疾病状态为AIDS较20岁以下年龄组、未婚、初中及以下和疾病状态为HIV接受规范化随访比例更高(均有P < 0.05);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和注射吸毒、样本来源为就诊者检测和羁押人员体检较同性传播、检测咨询/专题调查的病人接受规范化随访比例更低(均有P < 0.05)。  结论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辽宁省艾滋病规范化随访管理工作,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随访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