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治疗产后缺乳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缺乳系指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本病60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年龄21~35岁之间;其中第1胎54例,第2胎6例;足月顺产49例,剖腹产11例。乳汁缺乏伴胸胁胀闷,情志不畅,乳房胀痛属实...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产后缺乳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无乳或乳汁分泌甚少 ,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者 ,称为乳少 ,多由气血不足或肝气郁结引起 ,脾胃虚弱或产后情志不调 ,肝失条达 ,气机不畅 ,经脉壅滞 ,气血不能化为乳汁或化而不能运行等 ,导致乳少。因如今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充足与否 ,直接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现将自己一年来对 3 0例产妇进行临床观察 ,用针刺疗法疗产后缺乳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初产妇 2 2例 ,经产妇 8例 ;年龄最大 3 8岁 ,最小 2 0岁 ;均为产后 2d~ 5d。2 治疗方法2 .1 主 穴 膻中、乳根。2 .2 配 穴 气血不足型加足三里、膈俞、脾俞、胃俞 ;肝…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在产后2~10天内没有乳汁分泌和分泌量过少;或者在产褥期、哺乳期内乳汁正行之际,乳汁分泌减少或全无。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结合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7例,取得良好疗效。1一般资料120例均来自2005年10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足月产妇,其中顺产56例.剖腹产64例;年龄21~33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天。第一胎112例,第二胎8例;新生儿体重2600~4000g。均无妊娠、内科合并症、乳腺疾患。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对照组53例。  相似文献   

4.
针罐治疗缺乳证164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罐治疗缺乳证1643例163714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医院黄永泉,黄巍奇产后乳汁分泌甚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者称为缺乳,亦称“乳少”或“乳汁不行”。本证不仅出现于产后,在哺乳期亦可出现。我们在临床中运用针刺及刺血加拔火罐方法,治疗本证1643例,疗效显...  相似文献   

5.
<正>产后哺乳期内,乳腺无乳汁分泌,或乳汁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者,称产后缺乳[1]。多发生在产后2 d~3 d或半个月内,也可以发生在整个哺乳期内。中医称之为"产后缺乳"、"产后乳汁不行"等。于2012年8月~2014年5月间,笔者采用益气通乳汤口服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产后缺乳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50例均为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及产科住院患者,年龄20岁~35岁;病程3 d~3个月。诊断及排除标准:根据产后无乳汁分泌或乳汁甚少的临床表现及检查乳房不  相似文献   

6.
针刺与按摩治疗缺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与按摩法结合治疗产后缺乳,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4例中年龄最大36岁,最/J‘22岁,其中23~27岁占61%。缺乳时间最长5个月,最短IOd。164例中3次治愈94例,显效56例,总有效率91.4%。1.2辨证分型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或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虚细。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分泌少或无,乳房胸胁胀痛,精神抑郁,食欲减退,大便干燥,甚有身热不舒,舌苔薄黄,脉弦。2治疗方法2.l针刺取穴:膻中、乳根、膺窗、少泽、合谷。肝郁气滞…  相似文献   

7.
口针治疗产后缺乳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乳即产后无乳或乳汁少,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口针疗法治疗缺乳症2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全部为产后2周之内的初产妇,年龄在22~33岁之间,其中行剖腹产手术者9例,且有11人曾服用中药或针刺治疗效果不佳。2 治疗方法取穴:双侧催乳穴(在舌系带正中两侧隆起部,即舌下肉阜)。操作:取28~30号,1-5~2寸长不锈钢毫针。让患者取坐位,张大口,舌尖上翘,取双侧催乳穴,斜向下方浅刺,进针0-2~0-4寸,(不可深刺,否则却可退乳!),患者闭…  相似文献   

8.
产后尿潴留为产科常见的病证,我科自1990年以来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4岁,最大3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天;顺产23例,剖腹产13例。  相似文献   

9.
张润民  蒋凤芹 《中国针灸》2010,30(10):844-844
产后乳汁少或完全无乳称为缺乳.乳汁的分泌与母亲的精神、情绪、营养状况、休息等都有关系.2003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针刺行间穴治疗产后缺乳36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妇女产后乳汁不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针药结合治疗妇女产后乳汁不通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5例患者,年龄24~36岁;初产妇56例,经产妇29  相似文献   

11.
皮肤针治疗乳少症3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少症是指产妇在产后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身体需要。笔者应用皮肤针治疗乳少症,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7例,年龄24~33岁,平均26.1岁。病程3~10天,其中自然分娩21例,剖腹产16例。经中医辨证属气血虚弱型12...  相似文献   

12.
项针治疗偏头痛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1年以来 ,笔者采用项针治疗偏头痛 73例 ,并设立西药组 5 0例作为对照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 3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成项针组和西药组。项针组 73例 ,男 2 3例 ,女 5 0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0岁 ,平均 36 .5± 4 .8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 0 a,平均 3.0± 1.3a。西药组 5 0例 ,男 17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2 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3.1± 1.2岁。 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其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2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皆进行 0 .5~ 2 a的随访1.2…  相似文献   

13.
产后缺乳也称为“乳汁不足”或“产后乳汁不行”,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乳汁分泌少甚至无乳,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中医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佳。2010-2012年,我们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41例,并与单纯食疗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足部按摩配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配合针刺治疗产后缺乳126例,并与服用中药治疗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4例产妇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无产科并发症及内科合并症,年龄18~35岁,平均26、5岁;初产妇为176例,经产妇为28例;剖腹产占65%;观察时问为产后1~5天。全部病例均根据产后缺乳的主要症状(乳房松软,或乳房硬胀疼痛、局部轻度发红,乳汁少或全无)而确诊。  相似文献   

15.
局部围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以大腿外侧皮肤感觉麻木、蚁走感或疼痛为主要表现 ,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患者多见于成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较常见。针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 ,我采用局部围针治疗本病 40例 ,获得满意疗效 ,并与常规体针治疗作对比 ,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文两组病例均为 96年至 2 0 0 0年的门诊患者 ,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 ,围针组 40例 ,男 2 6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的 33岁 ,最大的 65岁 ;对照组38例 ,男 2 5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的 31岁 ,最大的 64岁 ;所有患者病程均在半个月至 3年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别。2 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16.
汪妙芬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73-873
乳少是指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的病证。本病多因素体脾胃虚弱,生化不足,气血虚弱:或分娩失血过多,气血耗损,乳汁化源不足,而生乳少:或产后七情所伤,情志不调,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乳汁运行不畅而乳少,甚则乳脉不通而乳汁点滴不通。笔者取少泽穴治疗产后乳少1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根据中医理论,笔者用自拟通乳汤进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选50例,年龄21~37岁,其中初产妇39例,经产妇11例,入选者均为门诊病例,排除患有其他乳腺疾病,产后1周以上,发现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排出受阻,甚至乳汁全无者。2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产后少乳或无乳是指产妇在产后或哺乳时乳汁甚少或全无的一种病症。有多种因素可导致,如精神紧张、滥用避孕药物、饮食结构不合理即吃一些生冷或辛辣食物、难产或产后大出血等使产妇三根失调,气血运行不良而出现少乳或无乳。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产后少乳蒙医妇产科诊断与疗效标准。1.2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31岁,产后1周内少乳者10例,产后2周内者6例,产  相似文献   

19.
头针配合艾条灸治疗中风病人小便失禁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人伴发的小便失禁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本证以患者无尿意 ,小便不能自行控制而尿出为主症。近年来用头针针刺足运感区配合艾条温和灸八穴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8例均系住院病人 ,其中男 36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51岁 ;病程 1~ 3月 2  相似文献   

20.
盆腔静脉瘀血所致的以小腹坠胀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为“盆腔瘀血综合征”。它是一种特殊而常见的男性科和妇科疾病。目前,医学上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报道甚少。为此,我们对该病采用温针导气法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亚临床资料治疗组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最小M岁,最大的cd岁;病程3个月一3年。对照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最小”岁,最大62岁;病程3个月一3年。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排除盆腔占位性病变及器质性病变。纳入指标:凡以下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