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径变化率、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以及炎症介质(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血清内皮素、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径变化率、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编码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和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脑动脉微栓子(MES)信号和颈动脉病变,同时测定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结果相比于阿托伐他汀组,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组MES数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硬化斑块数量和颈动脉平均狭窄率均明显下降(P〈0.05),并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P〈0.05),同时降低hs—CRP、IL-1和IL-8的含量(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稳定和逆转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予强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8水平及美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强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血压控制水平,血脂、血清炎症因子、左室射血分数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控制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脂康胶囊、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等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降钙素、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降钙素、白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益气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128例给予拜阿司匹林10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血脂水平测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斑块消失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斑块面积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斑块面积,增加斑块消失率,稳定斑块作用,不增加脑出血事件的发生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压控制水平、血脂、血清炎症因子、LVEF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2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LVEF水平及内皮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2例患者T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患者血脂水平,且对控制血压、改善内皮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硫酸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厚度、斑块面积以及斑块数量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调节血脂水平,控制炎症介质,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抗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合并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微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数字法随机分组。两组患者接受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以及白介素-6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抗联合他汀药物治疗合并微出血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降脂效果更为显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控制其炎症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及血清炎症介质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介质、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IMT以及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IMT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宋文彤  贾岩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2):1097-10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方法将123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62例)。观察治疗8个月后2组血清hs-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的变化及脑血管病复发率。结果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8个月血清hs-CRP、IMT均显著下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P均<0.01);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CRP下降幅度、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较氯吡格雷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氯吡格雷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血hs-CRP浓度,使IMT变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缩小,更有利于抑制炎症、稳定斑块及降低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0 mg、20 mg的阿托伐他汀和10 mg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各22例.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的水平以及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并选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CS患者血脂(除TG外)、血清中MMP-9和PAI-1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后3组各检测指标除甘油TG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阿托伐他汀20 mg和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或P<0.01).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降低血清MMP-9和PAI-1的浓度与血脂变化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更能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清MMP-9和PAI-1的水平,效果等同于阿托伐他汀20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加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92%,高于对照组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疗法能有效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调解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587-2588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选取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TC、TG、HDL、LDL和颈动脉IMT比较,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TC、TG、LDL和颈动脉IMT显著低于治疗前,HDL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机体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对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NAFLD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老年NAFLD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炎症因子和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94例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7例),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6个月)前和治疗后2、4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治疗2周后hs-CRP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住院及半年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肪因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各51例,在常规溶栓等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患者以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水平、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凝血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脂肪素、甘油三酯水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斑块面积及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两组患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消化道反应、头晕头痛、转氨酶升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组(B组).时照组采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不加用阿托伐他汀.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天一次,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结果:4周后,两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两组间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