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对促进中成药合理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常规药师人工审核管理的710张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0年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措施710张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成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管理小组、建立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制度、提高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药师审方能力、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前置审核、定期公示典型案例、实施动态监管。主要对两组下列3项指标用药服务满意率、医疗投诉率和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疗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置审核系统联合药师审核策略改进能显著促进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在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患者医疗投诉,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有明显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静  赵春丽  张颖 《光明中医》2023,(1):164-167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中的问题、对策与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对照组,2021年7月—12月6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为观察组。在实践中,结合PDCA管理法,建立事前审核、事中干预、事后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行处方闭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2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结果 对照组不合理处方70张,不合格率11.67%,观察组不合理处方19张,不合格率3.17%,低于对照组(P<0.01),各类型不合理处方率均降低。结论 综合医院建立以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事中审核、处方点评为核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合PDCA管理进行改进,推进中成药合理应用实践,可有效降低中成药处方不合格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急诊处方中成药使用率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处方审核、点评、多维度统计等功能,结合药师审核处方能力,对2022年9—11月的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后在门急诊处方中成药使用率中的系统审核结果,汇总分析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后药师补充系统规则的内容。结果:在2022年9—11月期间,医院处方前置审核系统预审审核中成药处方18 944份/次,其中1.16%的处方存在问题,医生主动返回修改处方占90.87%,修改后的门急诊中成药处方合格率均在99.8%以上。其中,内外科门急诊、发热门诊的处方合格率分别提升了7.05%和9.55%,11月份平均合格率达到94.00%以上。结论:在门急诊处方中成药使用率的审核过程中,预审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从而促进处方的质量,提升药师的用药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2019年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前置审核系统使用前后的处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8年12月前置审核系统使用前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12月前置审核系统使用后为研究组。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处方合格率、不合格处方干预成功率、审方药师的工作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处方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给药方式或药品剂型不合理、用药与诊断不符、适应证不当、抗菌药使用不当及特殊药品使用不当等不合格处方的干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审方药师的工作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处方进行审核,有利于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提高庆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的警示问题,及药师调整门诊处方审核方法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2016年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共监测到不合理门诊处方24397条,通过药师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调整临床用药合理性审核方法783条,审核方法调整率3.21%,调整后审核方法再次结合合理用系统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干预,从而提高了门诊处方合格率。结论: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干预系统对门诊处方审核模式,可显著降低门诊处方用药不规范和不合理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药物警戒思想建立的含肝肾毒性成分中成药数据库效果.方法 检索2005年1月-2019年5月发表于中国知网、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关于中药肝肾毒性风险物质、不良反应报道的文献数据,参考药品说明书和2015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等中药成方制剂卷,梳理肝肾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品种并纳入药品信息数据库,更新完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以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师处方审核时间、医生满意度为指标,进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数据库更新效果评价.结果 中成药数据库更新后,中成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占比下降5.7%,中成药处方月平均合格率提升1.74%,药师处方审核速度提高7张/h;医师对系统数据库更新的满意度为98.81%.结论 建立含肝肾毒性成分中成药数据库并纳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可有效促进合理用药,规避含肝肾毒性成分中成药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对门诊不合理中成药处方实施事前干预措施,规范医师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中成药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根据《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事法规要求,在医院HIS信息系统中嵌入的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构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规则,并用于临床用药管理的实践。对2014~2015年丽水市中医医院门诊药房干预的不合理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某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能通过药品处方限定、超适应症限定、中成药品种数限定、用法用量限定、跨科开药限定、禁忌用药限定等措施规范处方开具行为,实现了药品分级管理,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医院中成药处方合理率由2014年的88.6%提高至2015年的95.1%。结论:通过实施信息化手段,从源头上规范了处方开具,使处方质量得到了提高,不合理用药得到了有效干预,促使医师和药师提升中药辨证论治能力,药事工作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评析南宁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情况,以提高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12月的门诊西药处方共5495张,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将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挑选出来进行统计分析,判断我院中成药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我院门诊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之处,主要为:重复用药、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临床医生应切实做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物,以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旨在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095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3.4%。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审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0.
金敏 《中医药导报》2012,18(1):72-7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中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旨在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0950张进行统计分析,对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占总处方的33.4%.主要表现在辨证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药品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使用疗程不当等几个方面.结论:应定期进行处方审查,提高医师和药师的药学知识水平,规范合理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9,(12)
目的点评与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为规范中成药处方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处方点评抽样原则,随机抽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每月500张,共计6 000张。对所抽取处方进行逐一审核,点评、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在抽取的6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778张(12.97%),其中不规范处方464张(59.64%),用药不适宜处方314张(40.36%)。自2018年1月起,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的数量和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实施中成药专项处方点评后,门、急诊中成药用药处方合理规范已有所提高,但仍需医院、医师、药师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临床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拾倩  于丹 《江苏中医药》2016,48(3):75-77
目的:分析评价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15060张,以随机抽样法抽取60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结果:共查出不合理处方920张,占总处方的15.33%。其中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占45.6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5.11%、联合用药不适宜占11.52%,此外还有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和超疗程用药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不合理处方中超过六成为西医师开具。结论:门诊中成药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对于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西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时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当等情况较中医师更为突出,应更注重对西医师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医院所设定的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规则。2020年1—6月,未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前。2021年1—6月实施中成药处方前置审核,设为实施后。描述实施前后所抽取的中成药处方数量。比较实施前后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占比情况。结果:实施前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4 621张;实施后共抽取含有中成药的处方56 377张。实施后中成药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中成药处方判定为不合格数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医师和西医师的不合格处方比例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处方前置的审核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中成药临床使用不合理的情况,规避工作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刘婷婷 《光明中医》2022,37(6):952-954
目的 分析实施中成药处方审核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0年医院实施中成药处方审核制度,比较实施前后对中成药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结果 不合理中成药处方总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理中成药处方类型中适应证不适宜及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无医师签章的发生率下降(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适应妇产科专科特色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方法 引进处方前置审核软件,经后台运行收集基于商业知识库规则的审方数据,建立妇产科用药规则维护分级依据,进行规则优化并形成妇产科合理用药知识库,疏通处方前置审核流程并加以实施。结果 通过抽样数据对比发现,药师审方上线后,系统预审问题数及比例、医师提交问题数及比例明显下降、医师主动返回修改问题数及比例相应上升,人员疏忽所致的严重用药错误可被拦截,药师干预处方/医嘱成功率达93.81%。结论 建立妇产科专科特色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能有效保证审方准确性,能减少临床医师和审方药师不必要的工作量,有利于处方前置审核工作的推进,进一步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12 月使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审核处方,总任务量 224639 份,药师审核任务量 5792 份,评价该系统应用 效果。结果:2021 年 7 月,任务平均合格率为 92.80 %;2021 年 8 月,任务平均合格率为 88.78 %;2021 年 9 月,任 务平均合格率为 91.99 %;2021 年 10 月,任务平均合格率为 92.56 %;2021 年 11 月,任务平均合格率为 91.68 %; 2021 年 12 月,任务平均合格率为 95.23 %,总平均合格率为 92.17 %。结论:处方前置审核能有效规范医生的开方行 为,提高处方质量,降低用药风险,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讨中成药处方点评对社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社区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处方点评,研究组应用中成药处方点评。比较2组不合理用药率、满意度、药品发放情况、服务质量,评价处方点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大处方、用量异常、重复用药、错误用药等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8.3%,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6.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满意度更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药品发送准确率更高(P 0.05);对照组服务优良率为80.0%,研究组服务优良率为91.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服务优良率更高(P 0.05)。结论中成药处方点评可提高用药准确率和满意度,同时可降低重复用药与错误用药发生率,用药安全性与质量明显提升。因此,在社区老年患者用药中,中成药处方点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在促进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22年2—10月开具的感冒类中成药处方1 200张。选取2022年2—6月中的600张中感冒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标准,设为干预前;选取2022年7—10月中的600张中感冒类中成药处方进行处方点评标准,设为干预后。干预前,开设感冒类中成药的处方,按照常规的中成药管理方法展开。干预后在干预前的基础上,使用一种新的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的管理模式。从而分析感冒类中成药品种及类别分布、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干预前后用药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用药的满意率。结果:共整理出26种口服剂型的治疗感冒的常用中成药;干预后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情况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使用药物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用药满意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感冒类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的规范,可大幅降低此类药物的不合理处方数量,有效推动临床中合理地使用药物,从而可以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王岩  金锐  鄢丹 《北京中医药》2019,38(2):161-164
目的总结中成药处方点评最新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依据,为临床中药师提供干预依据,促进门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7年1—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9 000张,开展处方点评,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总结和解析具有代表性的不合格处方。结果不合格处方共816张,不合格率9.07%。不合格处方中,重复用药占37.7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21.94%,联合用药不适宜占20.46%,显著高于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比例。中成药处方点评有其特殊性,包括药品说明书、药物因素及医师因素。结论应从医师、药师、医院his系统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在源头上杜绝不合理处方,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体现药师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厦门市中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使用情况,并探讨用药的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的精配安全用药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抽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仅开具中成药的处方(无同时开具中药饮片或西药),按每月各科室相同比例数,随机抽取约100张,共计1211张。对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不合理处方占比、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生类型占比和各类不合理处方占比进行统计,并对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与分析。结果 每张处方平均金额120.68元,不合理处方163张(占总处方比13.46%),其中不规范处方48例(占29.45%),用药不适宜处方119例(占73.01%)。结论 厦门市中医院医生对中成药的使用中尚未达到国家卫健委所规定的要求,需加强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培训,开展处方前置审查,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药师,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