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面临的挑战。影响反复种植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胚胎因素及母体因素,母体因素中的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尤为重要,宫腔灌注(intrauterine infusion)治疗作为一种创伤性很小的治疗方法,因其操作简便、无疼痛、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在RIF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临床最常应用的不同宫腔灌注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不断得到改善,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胚胎反复种植失败。在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诸多因素中,内膜因素是影响胚胎着床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提高妊娠率,在胚胎移植前有多种经验性方法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除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等)、子宫内膜搔刮(和/或联合宫腔镜检查)外~([2-5]),宫腔灌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向宫腔内灌注某些药物或因子以达到刺激子宫内膜,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种方法。通常在胚胎移植前1~3天进行~([6])。其灌注的物质包括人绒  相似文献   

3.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阻碍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妊娠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造成反复种植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其次为胚胎发育缺陷.作为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内膜和宫腔的病变,同时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和处理,改善宫腔环境,从而提高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组为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32例,对照组为首次行IVF-ET助孕临床妊娠者32例,观察两组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的情况,实验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其对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P0. 01)。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胚胎成功着床是ART获得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床是胚胎黏附和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而正常形态的宫腔和子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的关键;子宫异常(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及各种后天性子宫病理状态)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妊娠失败。本文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对ART助孕结局有影响的各类型子宫因素,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蠕动波、子宫畸形、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AR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反复体外受精失败(repeated IVF failures)的定义尚不明确,反复IVF失败涉及的因素多而复杂,主要受配子质量、胚胎质量欠佳、子宫内膜容受性减低以及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全面筛查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处理,可有助于提高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改善反复体外受精失败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不孕不育的人群日益增多,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目前体外受精(IVF)的临床妊娠率为40%~60%,但是反复植入失败(RIF)的发生率仍有5%~11.1%~([1])。有研究~([2])认为,大约2/3的胚胎移植失败需归因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  相似文献   

8.
反复种植失败是指经过几个体外受精(IVF)周期治疗,并且移植优质胚胎后仍种植失败。反复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母亲或胚胎因素相关。我们针对近年关于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治疗它。  相似文献   

9.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手段,胚胎成功着床是ART获得成功妊娠的关键因素之一。着床是胚胎黏附和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而正常形态的宫腔和子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维持妊娠的关键;子宫异常(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及各种后天性子宫病理状态)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和妊娠失败。本文通过文献复习,介绍对ART助孕结局有影响的各类型子宫因素,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蠕动波、子宫畸形、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改善ART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ET)中,影响女性能否成功妊娠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胚胎的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随着控制性超促排卵、IVF和胚胎培养等方面的改进,胚胎数量、质量已逐渐得到优化,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尚未得到平行发展,致使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IVF-ET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其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人类能接受胚胎种植的内膜环境只存在于某一特定时期,即种植窗,一般是排卵后5~7 d.IVF-ET着床失败的病例中南于子宫内膜容受性原因导致的约占2/3[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微创术对冷冻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接受冷冻胚胎移植的114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腔正常的52例患者为宫腔正常组,宫腔异常并辅助子宫内膜轻创术治疗的62例患者为宫腔异常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宫腔异常患者中有18例为轻度粘连,占29.03%,23例为内膜炎,占37.10%,21例为内膜息肉及增生,占33.87%;宫腔异常各类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与宫腔正常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正常患者临床妊娠率为63.46%,胚胎种植率为42.53%,宫腔异常患者临床妊娠率与胚胎移植率分别为58.06%和36.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宫腔正常和宫腔异常患者的不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子宫内膜轻创术可以明显改善冷冻胚胎移植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显著提升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宫腔灌注对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生殖中心接诊的80例RIF不孕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观察组在胚胎移植前分离自体PBMCs并行宫腔灌注,对照组不进行PBMCs宫腔灌注。检测观察组宫腔灌注前后宫腔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中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整合素αvβ3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宫腔灌注前相比,观察组宫腔灌注后宫颈管内分泌物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升高(355.85±65.74 ng/L比94.80±16.69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降低(14.29±1.78 ng/L比17.20±1.86 ng/L)(P0.05)。两组D1、D3日培养液中LIF、整合素αvβ3水平无差异(P0.05),观察组D5日的LIF及整合素αvβ3水平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胚胎种植率(32.5%比12.5%)、临床妊娠率(52.5%比27.5%)有差异(P0.05),流产率(5.0%比0)无差异(P0.05)。结论:RIF不孕症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自体PBMCs宫腔灌注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平衡,提高胚胎种植率及妊娠成功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反复着床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是指经历多个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出现的临床妊娠失败,其原因多而复杂,母体方面因素包括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低及母胚免疫异常等多个方面,胚胎方面因素则包括胚胎遗传物质缺陷、胚胎孵化不良、胚胎培养环境不良、胚胎移植操作不当。如何针对RIF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解剖结构异常可采用手术进行矫正,为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可采用增加内膜厚度、抑制频繁宫缩、改善凝血功能、调整免疫状态、刺激内膜应答等,胚胎方面则需要筛选优质胚胎、辅助胚胎孵化、改进移植技巧。现就各种因素RIF的相应干预措施及进展进行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16S rRNA测序技术及宏基因组学的发展,研究证实子宫腔内有微生物菌群的定植。以乳酸杆菌为子宫内膜主导微生物群的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较高,妊娠结局较好。子宫内膜微生物在胚胎着床、妊娠维持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机制为其参与子宫内膜免疫调节、直接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调节炎症因子表达,进而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过程及胚胎种植;子宫内膜共生微生物竞争抑制保持稳态。本文就宫腔微生物来源、组成成分、对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子宫内膜微生物对胚胎种植中的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内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FET助孕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75例,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3组,A组:63例患者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B组:52例患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宫腔内G-CSF灌注;C组:60例患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宫腔内G-CSF灌注+皮下注射LMWH。对3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内膜转化日,与A组相比,B、C组子宫内膜厚度、Ⅱ+Ⅲ型血流比例均增加,RI、PI均降低(P<0.05)。治疗结局方面,与A组相比,B、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增加,周期取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期流产率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宫腔内灌注G-CSF可提高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注射LMWH可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6.
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自然杀伤(NK)细胞是妊娠早期出现最多的淋巴细胞,在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K细胞数量、表面受体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有关。当机体暴露于超生理水平的性激素下,免疫状态对胚胎种植的影响有不同的观点。将最近有关对生殖系统NK细胞研究的新发现、外周血和子宫内膜NK细胞组成及其表面受体的变化对胚胎种植,高性激素水平对生殖免疫的影响,以及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冻融胚胎移植(FET)前患者行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宫腔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宫腔灌注重组人生长激素(GH)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8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着床失败再次行FET治疗的患者共376个周期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A组(子宫内膜机械刺激36个周期)、B组(宫腔灌注hCG 158个周期)、C组(宫腔灌注GH 90个周期)、D组(未进行宫腔灌注治疗92个周期),比较各组患者黄体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结果A组、B组、C组、D组黄体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9.77±1.20)mm、(10.08±1.51)mm、(9.35±1.54)mm、(9.30±1.25)mm,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78%、55.70%、52.22%、36.96%,4组黄体酮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012,P<0.05;χ^(2)=8.614,P<0.05)。结论着床失败的患者在FET前行子宫内膜机械刺激、宫腔灌注hCG、宫腔灌注GH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和子宫内膜中自然杀伤(NK)细胞是妊娠早期出现最多的淋巴细胞,在着床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NK细胞数量、表面受体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有关.当机体暴露于超生理水平的性激素下,免疫状态对胚胎种植的影响有不同的观点.将最近有关对生殖系统NK细胞研究的新发现、外周血和子宫内膜NK细胞组成及其表面受体的变化对胚胎种植,高性激素水平对生殖免疫的影响,以及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STAT3在小鼠胚胎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与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义清  章汉旺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800-1802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活化子3(STAT3)在小鼠胚胎围种植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和活化及其与胚胎种植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昆明小鼠胚胎围种植期(D0、D1、D3、D4、D5和D6天)STAT3在小鼠子宫内膜和腺体的表达与活化情况。结果:STAT3和活化状态的STAT3(P-STAT3)只在妊娠的D4午夜在宫腔上皮细胞有强表达,而在其他的时间无表达或有弱表达。将STAT3和P-STAT3在D4组的灰度值与其他各组的灰度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和活化的时间正好和胚胎在子宫内膜黏附种植的时间相一致。STAT3和P-STAT3可能参与了胚胎的种植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建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接受宫腔镜检查的RIF患者临床资料,宫腔镜下无异常发现且诊刮术后病理正常者为A组(57例);宫腔镜下有异常发现,且诊刮术后病理异常者为B组(61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为B1组,其它病理类型为B2组。所有患者均再次接受胚胎移植,比较A、B1、B2组患者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反复胚胎种植失败患者宫腔异常检出率为51.7%,其中B1组40例(65.6%),B2组21例(34.4%)。A组与B1组相比,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无差异(23.7%比30.1%,P0.050;43.9%比55%,P0.050),但B2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A组和B1组(23.7%比30.1%比8.9%,P=0.024;43.9%比55%比14.3%,P=0.009)。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发现并处理RIF患者的宫腔异常病变;子宫内膜息肉为RIF患者宫腔异常的最常见病理类型;较其它病理改变,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接受宫腔镜治疗术后能够显著提高再次移植胚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