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68例。结果:优45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总有优良率92.6%,随访治患者骨折愈合良好,腕关节活动均良好。结论:拔伸折顶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复位位置佳,避免2次手术、痛苦相对较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折顶手法整复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双骨折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7—56岁,中位年龄24岁。病程0.5小时-4天,中位病程1.5天。采用折顶手法整复,观察其复位效果。结果:取得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87例,复位失败3例,成功率达96%。结论:折顶手法整复重叠移位前臂中下段骨折复位手法简便、省力、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治疗中遇到儿童不合并尺骨骨折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Ⅱ型骺损伤时,因其受伤机制与成年人的Colles骨折类似,一般采用常规Colles骨折的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往往发现骨折端对位不佳,远折端向背侧移位发生率仍然较高。我科调整复位手法改变复位方式,以桡骨近端为远折端向背侧按压对位,取得良好效果,在复位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Ⅱ型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Colles骨折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系指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的松质骨骨折且远端向背侧移位者。我科门诊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共诊治Colles骨折315例,包括严重移位、涉及关节面的较严重骨折类型,除3例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收住院手术治疗外,余均采用牵引折顶手法整复,发挥中医正骨优势避免手术,患者疼痛小,费用低廉,疗效显著。我们查阅文献资料,采用此法临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5.
Colles骨折系指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而言,为人体常见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0%,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可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稳定型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手法复位可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稳定型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经过6~18个月的随诊,参照丈献报道的功能及复位标准:无1例发生再移位;复位评分:优28例,良5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89.2%;功能评分:优23例,良8例,中6例,差0例,优良率83%。结论手法复位可塑形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大多数稳定型Cones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牵抖折顶法治疗少年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6例桡骨远端骨骺分离运用牵抖折顶法整复,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86例患儿中,82例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3例轻度成角或移位,1例再移位成角20°。80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结论]牵抖折顶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分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折顶法结合横向挤压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折顶法结合横向挤压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84例。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和腕关节的疼痛程度、功能状况、活动范围、握力等,并采用Cooney等修订的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腕关节评分。【结果】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4例骨折再次移位(桡侧移位2例,背侧移位1例,掌侧移位1例),再次复位3例,拒绝再次复位1例;中后期发现桡骨短缩8例;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按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本组疼痛评分平均为(22.93±0.80)分,功能障碍评分平均为(22.80±1.50)分,活动范围评分平均为(19.42±0.60)分,握力评分平均为(19.60±0.10)分,总分平均为(84.75±0.39)分。其中优34例,良43例,可5例,差2例。【结论】采用折顶法结合横向挤压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苏建华  翟睿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157-157
目的:探讨科雷氏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折项回旋法闭合复位,配合外敷中药、小夹板固定治疗折科雷氏骨折。结果:术后随访半年,骨折1期愈合满意率达89%,有部分患者由于术后不能积极配合固定、不适当的功能锻炼而发生再移位,但是没有使所有复住完全丢失,功能恢复相对满意。结论:选用折顶回旋法闭合复位,配合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膏、小夹板维持外固定的治疗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满意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coile8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折顶造角法治疗不稳定coils骨折的经验。方法:选取不稳定colles骨折70例,治疗组37例,行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两组均随访6~24个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1.89%.对照组87.88%。P〉0.05。结论:折顶造角夹板外固定治疗不稳定colles骨折基本上能达到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优良率高,且不用麻醉,整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小型"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Colles骨折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型“T”形钢板对colles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掌侧入路应用小型斜行“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及粉碎性Colles骨折47例。结果 经术后2~10个月随访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为93.6%。结论 该钢板对严重移位粉碎性骨折具有良好的包裹和稳定的固定作用,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腕关节的功能障碍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的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及解剖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回顾选择426例Colles骨折移位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分别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屈位和腕伸位,其中腕屈位固定196例,腕伸位固定230例。经过6个月~4年,平均2.4年的随访,对比骨折再移位率;骨折愈合后,根据Gatrland and Werley评分法评定腕关节功能,对比其优良率。结果: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骨折再移位率低(P<0.01),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1)。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治疗Colles骨折再移位率低,疗效好,可获得好的腕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小夹板治疗Con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应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90例,并对其进行骨折的复位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9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0个月,平均13.6个月,复位评分优良率81%,功能评分优良率77%。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小夹板外固定对大多数稳定型Colles骨折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中立位石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8年~ 2 0 0 1年应用中立位石膏夹板治疗Colles骨折 35 0例 ,对有移位的 2 63例进行随访 6~1 0个月 ,平均 8个月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5 0例 ,男 1 62例 ,女 1 88例 ,年龄 1 6~ 86岁 ,平均 49岁。骨折类型 : 型 87例 ,关节无移位 ; 型 1 0 5例 ,关节外移位 ; 型 92例 ,关节受累 ; 型 66例 ,关节内骨折移位。直接暴力 62例 ,传达暴力 2 88例。就诊时间 1 0分钟~ 7天。2 治疗方法对 型骨折直接用石膏夹板固定 ,无须整复。对 ~ 型骨折则须整复。对不耐疼痛和年龄较大的患者 ,应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复位。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观察手法整复及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骨折背向移位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组接受用拔伸牵引、旋转、分骨手法纠正侧方移位,然后行折顶手法纠正背侧移位,最后夹板外固定。对照组接受手术开放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骨折解剖对位及近解剖对位情况,对照组优于实验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治疗尺桡骨下段背向移位骨折,有利于伤肢功能恢复并能减少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穿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辅助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结果: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39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Aro关于Colles骨折复位后的功能评价:优5例,良1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2%。结论:对经关节面骨折且有明显关节面移位的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闭合穿针固定治疗简单、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7.
Colles骨折又称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距腕关节面2~3cm处发生的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的骨折.目前Colles骨折含义有所扩大,包括了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并旋后掌侧成角,背侧皮质嵌插或粉粹的所有关节外骨折[1].临床除了某些严重的开放性粉粹性骨折或陈旧性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需手术治疗外,一般均可由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我院1999年12月~2010年7月收治300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克雷氏骨折(Colles)系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而言。1814年爱尔兰人首次报道该病并有详细描述。此后,凡属桡骨远端3cm以内的骨折,向背侧及桡侧移位的骨折,均称为克雷氏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占所有骨折的6.7%~11%,占腕部骨折的50%左右,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 (DRS)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 Colles骨折合并 DRS患者 1 7例进行追踪观察 ,并做临床分析。结果 :随访 6月至 3年余 ,伤后 3月骨折愈合 ,DRS完全纠正 ,功能恢复 4~ 9月。结论 :中心移位和垂线比这两种方法有助于 Colles骨折合并 DR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天津市天津医院急诊44例Colles骨折中老年患者,通过中医手法复位,合理加垫,小夹板外固定,观察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综合疗效。结果:本组44例患者,疗效优秀11例,良好29例,一般4例,差0例,优良率90.9%。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合理加垫,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