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以来我院对28例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患者行肝部分切除加胆肠内引流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16例,年龄26~66岁,平均45.7岁。既往病史10~25年不等,有1~3次手术史20例,其中胆囊切除术8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T型管引流14例,胆肠内引流术5例。本组病例术前均明确诊断,术后均证实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左右肝内胆管结石并存19例,左肝内胆管结石7例,右肝内胆管结石2例,同时有胆总管结石26例。手术方式:左叶或左外叶肝切除26例,右后叶三例,右前叶不规则切除1例,均同时行肝门部空肠胆管端…  相似文献   

2.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常存在术中不易定位、术后残余结石的问题,部分阻塞性黄疸病例术前亦不易确诊。为了解决手术中更好的定位问题及减少残余结石的发生,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术中超声和胆道镜监测肝胆手术8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3例;年龄28~75岁,平均51·3岁。肝内胆管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3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非结石性阻塞性黄疸1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6例(其中肝腺瘤、血管瘤各2例,肝棘球蚴病、原发性肝癌各1例)。1·2方法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B超定位,切开肝组织取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在腹腔镜下对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区内肝外胆管结构变异的认识.探讨手术处理胆囊三角区结构变异的最佳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2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所见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区内肝外胆管结构变异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分别针对胆囊管变异、胆囊管汇入胆总管位置变异和胆囊三角区内肝外胆管结构变异等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操作.结果 全组90例,术中中转开腹14例(包括mirizzi综合征I型4例Ⅱ型4例全部中转;胆囊管汇入胆总管过低2例;胆囊管开口于胆总管后壁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共同一侧壁,并并行约2cm1例;右肝管汇入胆囊管1例,开腹术中证实).Lc术成功76例.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Lc术后1周因胆囊床迷走胆管渗漏胆汁再次手术1例.胆管残留结石1例(术后2周经ERCP取出结石).19例文氏孔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2~5 d拨除.全部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熟悉胆囊管及胆囊三角区内肝外胆管结构变异,细致解剖胆囊三角区,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位置,针对不同的变异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是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胆囊管残留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原因、预防及诊治.方法 对28例胆囊管残留综合征患者行残留胆囊管切除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残留胆囊管切除术后,既往症状均消失,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1~6年,3例术后4年因复发胆总管结石再次手术;1例死于高血压脑出血,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 在行胆囊切除时,应仔细解剖胆囊管,尽量暴露至胆总管处,如同时合并胆总管扩张,可切开胆总管从胆囊管开口处逆行辨认,特别注意解剖变异等特点,避免残留过长.切除残留胆囊管时,应注意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关系,避免误伤.另外还要注意将胆囊管入口处结石全部取净,否则将会导致多次手术且症状亦不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早期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OC)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早期再手术的31例病例。结果:31例中胆总管损伤13例,副肝管损伤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4例,肝内残余结石3例,胆囊管残余结石1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腹腔出血2例,术后遗留小胆囊1例,胆囊癌和肝癌漏诊各1例。结论:恰当的术前检查及病史、适当的LC中转指征、规范的术中操作、术中B超和造影的应用等措施可减少和避免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和早期再手术。  相似文献   

6.
胆管损伤是肝胆手术的严重并发症。198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诊治医源性胆管损伤24例(其中3例为外院会诊病例),现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6例,女18例;年龄28~74岁,平均44·5岁。原发病: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5例,胆总管结石4例,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各2例,肝癌1例。1·2手术方式传统胆囊切除术(CC)11例,胆总管探查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2例,肝左三叶切除术1例。1·3胆管损伤情况及处理1·3·1损伤部位:胆总管14例(其中1例为胆总管下端),肝总管8例,右侧肝内胆管与右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CT、B超、ERCT或MR证实为胆石症的32例胆道手术病人术中进行胆道镜探查,常规开腹切除胆囊或切开胆管将结石取出后,胆道镜经胆囊管残端或胆管切开处插入胆道依次探查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结果 32例病人中发现肝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2例,胆管癌1例。3例残留结石中2例以取石器将结石取出,1例结石嵌顿在乳头开口处,以胆道镜推送至十二指肠内。2例胆总管末端狭窄,给予胆道镜下扩张治疗,减轻了术后因胆总管末端狭窄而导致的不良后果。1例在探查中发现胆总管下端不光滑,有小结节状隆起,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胆管癌而改变术式,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结论 胆道手术时行胆道镜探查,可减少残留结石的发生,并能及时发现其它病理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减少漏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胆道镜及腹腔镜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9月在丽水市中医院肝胆外科行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的4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重视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并给予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发生胆漏、残留结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0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行胆道造影患者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98例成功经胆囊管造影4例经胆总管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5例,胆囊管异常开口8例,胰、胆管汇合畸形(PBM)6例,右侧副肝管5例,Mirizzi综合征5例,胆囊管结石5例,胆道损伤1例。术中予改相应术式,经处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清楚显示胆道结构,能发现术前未确诊的胆总管结石、胆囊管结石,对胆管、胰管变异的诊断提供确切依据。胆道造影简便易行,增加术者的信心,值得在广大的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03-3004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并根据取石满意度、胆总管直径及下段通畅情况、肝内胆汁淤积程度,选择留置T管引流或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9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其中,留置T管引流63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1例;手术时间为135±34min,术中出血量为65±10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5±1.5d,术后住院时间为7±3d,术后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术后随访均无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例分别因腹腔粘连严重和腹腔镜下出血难以控制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胆囊切除术是普通外科常规手术之一,术中致胆管损伤屡有报道,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1%~0.5%[1]。我院1989~2003年共实施胆囊切除术368例,其中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3例,发生率0·8%;同期另收治外院手术后发生的胆道损伤2例。现分析5例临床资料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4例;年龄30~66岁,平均64岁。手术原因:择期手术4例,急诊手术1例。胆囊结石3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1例,胆囊息肉1例。1·2胆道损伤情况及处理我院手术的3例均于术中发现胆道损伤,外院转入的2例,1例术后进行性黄疸加深,1例发生切口胆瘘及腹膜炎,转入我院后手术探查证实…  相似文献   

12.
胆道再次手术1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再次手术是指胆道手术后因为并发症,原有疾病未治愈或者再发而再次实施的手术。由于胆道的解剖变异较多,且胆道与肝、脾、十二指肠等脏器关系密切,结构复杂,是腹部外科中处理最棘手的问题。我院自10994年7月~2004年7月共行胆道再次手术1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8例,男48例,女80例,年龄17~78岁,平均47岁。胆囊切除、胆总管T型管引流术后仍存在胆总管及肝内胆管结5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肝内胆管有结石33例;残留小胆囊结石4例,胆囊切除致肝外胆道损伤14例,胆道术后胆漏13例,胆道术后胆道出血14例。手术方式:胆囊壶腹部切除、…  相似文献   

13.
胆囊管结石术后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管结石在胆系结石中有特殊性,提高基层医院医生的认识水平,对提高手术治疗质量,特别是减少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十分必要的。我院2000~2006年施行胆囊切除术192例,共发现胆囊管结石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5~65岁,平均52岁。胆结石伴胆囊管结石7例,单纯性胆囊管结石3例。1·2临床表现8例有上腹痛史,在进食高脂肪食物或劳累后有胆绞痛发作;6例有时伴有发热;2例在急性发作时入院,发病急,腹部疼痛剧烈,胆囊肿大,体温升高。1·3 B超检查7例行B超检查,均发现胆囊内多发结石,其中1例胆总管中段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这项微创技术术后T管拔管及闭管的时间。方法自1997年7月-2004年10月共收治420例肝外或肝外、肝内胆管并存结石,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胆道镜手术中取石。术后胆道镜取石,或术中胆道一期缝合。结果420例肝内外胆总管结石病人在术中或术后完全取净结石,无结石残留,随访3个月-6年,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3例术后18天拔管发生胆汁漏,其余3—4周拔管均未发生胆汁漏,T管造影有残留结石184例,术后6周取石拔管无胆汁漏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达到微创目的,术后T管拔管时间,T管造影无残留结石拔管时间3—4周,T管造影有残留结石、拔管时间为6周,闭管时间均为2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行胆道探查术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62例患者中手术成功57例,占91.9%;失败5例,5例患者均中转为开腹手术。1例患者术后有胆石残留,残留率为1.8%,结石清除率为98.2%(56/57)。随访时间6~18个月,3例患者结石复发,复发率为5.3%;1例患者发生胆管炎,发生率为1.8%,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胆道探查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仅凭外科手术难以取净、治愈。作者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处理残留结石 ,疗效满意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胆道镜检查 3 2例 ,男 1 2例 ,女 2 0例 ,年龄2 1~ 6 9岁。术中检查 1 8例 ,术后检查 1 4例 (经T管窦道检查 )。术中 1 8例使用胆道镜检查均在常规取石冲洗后认为结石已取净。检查结果有 1 0例在胆道不同部位有结石存留。存留部位 :胆总管下端 1例 ,左肝内胆管 4例 ,右肝内胆管 2例 ,左右肝内胆管均有 3例。胆总管下端残石是由于胆管周围炎症 ,结石与胆总管壁粘连所致 ,胆道镜发现后用刮匙刮出。肝内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患者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型管引流。手术时间1~4 h,平均1.5 h。住院时间3~12 d,平均5.5 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进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患者30例,术前、术后采取正确、细致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同步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术,1例出现残留结石,1例出现肝下引流液含少量胆汁,1例出现重置鼻胆管和内支架引流。结论:做好术前护理及术后监测,可解除患者的带管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同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本院 1992~ 1999年对 37例肝胆疾病手术病人应用术中纤维胆道镜诊断和治疗 ,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结合临床资料对术中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男性 16例 ,女性 2 1例 ,平均年龄 4 8.6岁。术前病史、体查、B超、ERCP/PTC及CT完整者 18例 ;梗阻性黄疸原因不清 3例 ;肝内外胆管结石 2 6例 ,合并肝内胆管狭窄 16例 ;胆囊多发性小结石 ,胆囊管直径≥ 3mm或胆总管直径≥ 10mm ,既往有黄疸史和胰腺炎病史 ,疑胆总管继发性结石 8例。1.2 镜检方法 经胆总管切口进行肝内外胆管胆道镜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7-02 128例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期缝合组64例,术后胆漏2例、胰腺炎1例,结石全部取出;T管引流组52例,术后胆漏4例、胆道出血1例,结石残留3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组12例,无并发症及结石残留。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8个月,均未发现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把握好三种术式各自适应证,更能发挥微创外科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